词条 | 孙绳武 |
释义 | 一、北京市政府参事孙绳武个人简介孙绳武 (1894-1975)北京人,回族。曾任全国点报督办。 北京市政府参事。青岛市代市长。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常务理事等。后去台湾。1975年在台湾病死。 个人履历孙绳武,笔名孙玮。文学翻译家。河南偃师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194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商学系。曾任中苏文化协会编译委员会、时代出版社编译。1953年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苏联东欧文学编辑室主任、外国文学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编审委嘤会主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译有【苏】杨卡·库巴拉《卢笛集》、伊萨科夫斯基《谈诗的技巧》、梅热拉伊蒂斯《人》等,与蒋路合译【苏】布罗茨基主编的《俄国文学史》。 二、即墨名人孙绳武人物介绍孙绳武(生卒年不详),字卒先,号福斋,即墨人。 明万历年间贡士,初任周至县县丞,继任绥德通判,再任米脂知县。时值灾荒严重,民众纷纷揭竿,孙绳武所到之处,救灾抚民,社会得以安定。经陕西巡抚极力推荐,升迁延安府同知,奉檄监三副将军,后调任五省军前监纪。其在军中事无巨细,皆认真办理。往来雒陕之间,曾经单骑说服满天星、过天星、蝎子块等起义军头目。嗣后向朝廷上《招抚条议八款》:“散协从以解其势,按籍贯以分其行,布置村落以安其身,设处牛种以恤其贫,挑选强壮以责其效,鼓舞头目以大其用,严禁诈骗以全其命,推诚抚辑以系其心。”孙绳武的主张得到朝廷的赞许,妄图用宽容怀柔的政策扑灭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但明王朝的大势已去,终难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孙绳武因劳累过度而卒于军旅之中。祀即墨名宦、乡贤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