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绍贵 |
释义 | 个人简介孙绍贵,男,汉族,1952年12月生,安徽和县人,1971年参加工作,合肥市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中专学历,中医职业医师、西医职业助理医师。现任职于白桥镇兴隆卫生所。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受广大乡村群众好评,相关事迹已入编《中国乡镇人物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魂》、《世界名人录》等书,2002年曾被农村医药报社、北京名医名方研究推广中心授予“特色专病专家荣誉称号”,并于2012年3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乡村“名医”:中医秘方苦盼传人》进行报道。 专科特长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脂肪肝等一系列肝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 发表论文1、1994年向全国发表了《小儿肝炎快速疗法》; 2、1997年撰写的《愈肝汤治慢乙肝浅谈》被全国第二届临床医学研讨会评为《优秀论文》; 3、1998年撰写的《大墩穴按摩配合五铃饮治慢乙肝》获98新医新药国际“华佗杯”论文大赛金杯奖,并列入《中国新医特效专科》书籍出版; 4、1999年撰写的《红丹汤治疗急性重症肝炎体会》在中国乡医杂志上发表; 5、2000年撰写的《贴敷大敦穴配合三白饮治疗原发性肝癌》被《中医古籍出版社》收录。 感人事迹1、赤脚行医四十载,赤心为民见真情孙医师自1971年当起“赤脚医生”,至今已40多年,他在乡村道路上不停奔走,穿村过户,治病救人,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在了农村卫生事业上。1981年7月的一天下午,孙医师患病在家休息,突然有个村民跑来,说他的儿子因喷洒剧毒农药(1605)中毒性昏迷,情况十分危急。孙医师闻讯,立马从床上起来,顾不得穿鞋和袜子,赤着脚紧急赶往抢救。经过5、6个小时的抢救,病人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而此时的他,由于过度疲劳,加之重病在身,已经昏倒在病人的床边。他常说: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一名医生的神圣职责,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是苦中生乐、其乐无穷。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孙医师已为乡村群众治疗服务达10万多人次。 2、妙手回春医肝胆,以身试药勇攀登为了攻克乙肝难关,继承和挖掘祖国医学遗产,更好地发挥中草药在治疗乙肝方面的作用,几十年来,孙医师一直致力于肝病研究,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刻苦学习中西医学知识,认真钻研医学经典和医疗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反复实践,终于研制出治疗乙肝的“良方”,它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转阴及肝腹水、肝癌具有显著疗效。为更好地确定药物剂量和试用新药,孙医师曾多次尝服中草药,亲身体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他有数次出现胃胀、呕吐等不良反应,但却没有丝毫的退缩和埋怨,毅然在布满荆棘的科研之路上一往无前。 3、中西结合多面手,与时俱进争先锋孙医师是一名全科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尤其是中医造诣很深。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他仍然坚持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不断追求进步。2001年,全国正推行执业医师制度,当时年近半百的他,因患有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症而卧床治疗,他不服老、不畏难、不怕苦,决心参加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在卧床复习的大半年时间里,他忍受着巨大的疼痛,把厚厚的书本放在胸口,困了就打个盹,累了就闭目养神一会,每天通常学习8小时以上。就这样,他自学了全部课程教材,研习了大量试题,与那些年轻大学生们同台竞技,最后他以全镇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了考试。1999年,他被认定为中医执业医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西医师结合,这在全国的乡村医生中都很少见,实属难能可贵。 4、不取分文济患者,一心为民甘奉献医者仁心,天使化身,不仅重在高明的医术,更贵在高尚的医德。孙医师对于那些“五保户”实行免费治疗,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只收取药品成本费。2008年的一天上午,二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带着孩子来到诊所。他们是个十分不幸的家庭,老人儿子儿媳相继因肝病去世,二个孙子至今还深受病痛折磨、久久未愈。由于缺乏经济来源,家庭生活极为困难,平时衣食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花钱去看病了。孙医师听完,深表同情,决定对二个孩子进行免费治疗。经过3个月的精心治疗,二个孩子已全部痊愈,重获了久违的快乐童年。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