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靖宇 |
释义 | 孙靖宇(1901——1963),原名孙其祥,颍上县耿棚人。出身贫苦。9岁入学,17岁考入师范,毕业后在耿棚小学任教。1926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济南分校,学习一年半后,任直系联军一军团支队部秘书。1927年,国共合作,他脱离直系,参加北伐,在泰安一师一团搞缮写期间,结识共产党员邵柘(后改名邵振华)。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孙靖宇1928年秋,因思想进步而受怀疑,并被遣回原籍。正值共产党领导的阜阳“四九”起义暴动失败,皖北陷入白色恐怖,无法立足,于1929年去山东掖县,参加一次武装暴动,失败后,又赴河南参加豫西地方警卫军一师(西北军冯玉祥部)。 1929年,该部改编为第一师,靖宇先后任司令部参谋和师参谋长。蒋冯战争后,该部改编为三十二军七十五师,他任一旅参谋长。不久,部队被调到河南参加“围剿”鄂、豫、皖红军。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邵柘突然来访,公开自己身份和任务,要求提供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部署和行动计划,他欣然应允,并把邵柘推荐给师长,任师政训处宣传干事。后邵柘为避免暴露身份,离开政训处,在孙靖宇所在部队继续做情报工作。不久,七十五师被红军歼灭,引起师、旅长对他们的怀疑。当部队向驻马店集中后,邵柘再次来取情报,靖宇立即将他送上火车回汉口,自己也只身逃往洛阳,后潜往郑州,继续进行反蒋、反内战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冯玉祥组建的抗日同盟军,在山西、河南一带为抗日同盟军组建部队和筹措经费物资,被特务觉察。 1931年冬,在郑州被捕,判刑15年,关押在南京陆军监狱。1937年,被转押到汉口。在狱中,他不怕威胁拷打,不受利诱,受尽折磨,留下严重残疾。“七七”事变后,国共二次合作,被释放出狱。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做统战工作。 1938年,·参加安吾堡青年训练班学习,当年转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晋东南一分校学习。1940年毕业,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教育股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四师十一旅司令部军教股长。1942年,任“抗大”四分校军事教育科长。 1943年,任十一旅司令部作战股长。 1944年,任淮北三分区参谋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淮北一分区参谋处长,豫、皖、苏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豫、皖、苏军区军政干校教育长、四分区参谋长。带领部队在阜阳、颍上等地,开辟新解放区和追剿土匪。 1949—1951年,先后担任皖北军区军政干校教育主任、皖北军区教导团团长、第十六初级步校副校长。 1952年春,任安徽省农业建设五师第一副师长。下半年,该师改为铁道兵十一师,随部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4年5月,部队回国,他转业到地方,任铁道部第七基建分局局长,参加鹰(谭)厦(门)线铁路工程施工。 1955年,授勋时,他荣获“独立自由”二级勋章和“解放”三级勋章各1枚。 1958年,任南昌铁路局副局长。 1959年,任福州铁路局副局长。 1963年9月1日,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在北京逝世。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