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海龙
释义
1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训练部高级工程师

孙海龙, 男,1954年8月生。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

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现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训练部技术六级高级工程师。他是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训练部高级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自幼酷爱科学,十年浩劫中也一心学习科学知识。1972年参军28载,顽强攻关,在普通岗位上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处于国内、军内先进水平10项,创造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为军队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军内外知名的发明家。1972-1975年,研制成功报靶器、微型探雷器等装备器材,配发全军有关部队,对战备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给“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科技成果奖”,评为所在军区先进科技工作者。80年起先后为学院和兄弟院校的军事、经济、政治等专业设计了8套先进的教学系统,提高了教学效率;1993年研制成功EM3B电化教学标准讲台,率先应用多媒体、红外屏技术,通过总参军训部鉴定“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全军院校科技成果金奖;1993年完成电视插播系统,获全军院校科技成果银奖。另外,为总参谋部和兄弟部队研制办公自动化控制系统5套,具有军内先进水平,为总部机关和首长提供了先进的办公条件;1993年作为主要贡献者完成的军事外交专业新学科建设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科研工作中,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1994年南京市政府授予“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总参谋部批准为“优秀中青年专家”并提前晋升技术等级,1997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在教育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方面,基础理论系统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并善于创新和解决难题。目前他正有潜心攻关,力争为军队和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孙海龙,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曾任西安市中院副院长,现任重庆市高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2010年受聘为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兼职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教育、现代司法和知识产权。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男,1967年10月生,黑龙江省绥化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背景——1991年3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中山大学进修法律;1994年获得律师执业资格并兼职律师;199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2001年6月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教学科研——注重教书育人,曾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宪法学”、“法理学”、“知识产权法专题”等课程;加强法学研究,先后在《法学家》、《现代法学》、《知识产权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法学论文近20篇,主编出版《新编民商法概论》、《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经济法与现代企业管理》等著作,曾参加国家863计划和国防科工委研究课题。

法律实践——自1994年以来,曾代理多起民商事案件并先后担任近二十家各类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其中部分案件受到法律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自2003年8月起担任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具有比较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

4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男,1967年10月内蒙古生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任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教育背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经历:在高校先后担任五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学副院长;在法院先后任广州中级法院和西安中级法院副院长,分管商事、知识产权、涉外和行政审判以及研究室工作。

研究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近三年荣获最高法院学术奖励7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以及“指导优秀硕士研究生奖”一项。

学术兼职: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和诉讼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科技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仲裁法研究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会副会长,知识产权法研究会、诉讼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改工作专家组成员,《今日中国》杂志社专家顾问团法律专家,陕西省知识产权局讲师团特聘讲师。

成果:研究方向是知识产权、现代司法和法学教育。发表学术论著90余篇(部),主持或参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