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绥米唢呐
释义

吹唢呐是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简介

吹唢呐是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以前,一班吹手由五人组成,两个吹唢呐者,既一个压上眼吹高音(吹上手),一个压下眼吹底音(吹下手),另外三个分别是擂鼓的、拍镲镲的和捣老锣的,另带两杆长号和几个火药铁炮。而现在的吹鼓手班发展得有小海笛、架子鼓、大小铜号、管了、笙、小锣等乐器,有八到十人组成,好似一个小乐队。无论新、旧吹手班吹唢呐者都是主角,敲击者是配角。上手吹高音并掌握曲调,下手吹中音跟上辅助,一般呜哇一呜哇音定好后,敲击者咚嚓——咚嚓便开始吹奏。

基本内容

陕北绥米唢呐音乐曲牌曲目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曲牌产生的渊源主要有:

一、随唢呐的传入,同时传入一些专用曲牌。

二、与民族音乐和民歌小调嫁接产生的新曲牌。唢呐吹奏当时当地的一些民歌小调,博得广大下层民众的喜爱,民歌小调成为唢呐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维持唢呐艺术生命长青的沃土。如《下江南》《哭长城》《南瓜蔓》《刮地风》《狮子令》等唢呐曲牌,就是民歌和民间小调经再创作的唢呐音乐。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歌词消失了,只保留下原来民歌曲牌和名称。在现代民歌也有不少乐曲被改编成了经典唢呐曲牌,如《绣金匾》《五哥放羊》《拥军秧歌》等。

三、取材于戏剧音乐。一部分源于戏剧曲牌,经再创作,也用于戏剧舞台,如吹奏过场牌子,伴奏唱腔。一部分戏曲曲牌,如晋剧音乐曲牌《水龙吟》《柳青娘》《到春来》《哭皇天》等,演变为唢呐曲牌。

四、吸收宗教音乐形成的曲牌,如《不知调》、《千声佛》、《西风赞》、《四合四》等。

五、作曲家创作的曲牌。解放后,不少热爱民族音乐的音乐家创作出了不少陕北绥、米唢呐曲牌。如陕西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徐光明(绥德籍)为绥德汉唢呐团创作的陕北唢呐曲牌《沸腾的黄土地》《闹元宵》,这些作品为陕北绥米唢呐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陕北绥米唢呐曲牌宝库。

陕北绥米唢呐与陕北人的生、死、婚嫁、娱神娱人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可或缺的联系。以其用途可分为:一、喜庆唢呐。喜庆唢呐主要用于生日满月、庆贺寿长、婚嫁礼仪、节日娱乐、开业庆典等场合。常用曲牌有《大开门》《大摆队》《西风赞》等,以及现代歌曲。

二、娱神祭祀唢呐。逢道观庙会、春节秧歌谒庙请神等场合,都有唢呐吹奏。常用曲牌有《开庙门》《西风赞》等。

三、哀悼唢呐。哀悼唢呐主要在殡葬仪式上吹奏,常用曲牌有《花道子》《散白银》《孟姜女哭长城》等。

绥德文库立《唢呐音乐》专卷,已收录陕北绥米唢呐曲牌千余首。

陕北绥米唢呐吹奏形式主要为“动态”、“静态”两种。动态吹奏一般随迎亲、出殡、秧歌、谒庙、请神队伍在行进中吹奏。吹奏路程不一,若遇村村相连路段,在行进中连续不断吹奏二十多里路。“静态”吹奏在各种吹奏场合中都有,鼓乐班在庭堂院范围座吹奏,吹奏时间以项目仪程时间长短为准,长则2—3小时,短则数分钟。

近年,把唢呐吹奏与舞蹈等艺术相结合,编排出唢呐文艺节目,登上舞台进行演奏。

基本特征

陕北绥米唢呐音乐从明代盛行于当地后至今的六百余年的岁月中,它的形成和发展具备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唢呐由波斯传入我国后,先为宫廷器乐,后明戚继光用入军乐。现在陕北唢呐中的《大摆队》、《大楚将军》、《催鼓令》、《三通鼓》、《得胜回营》等曲牌体现出锵铿有力的军乐特征;

(2)陕北绥米唢呐既保留传统曲牌,又移植秧歌、民歌小调、戏剧曲牌的唢呐曲牌,类别繁多,丰富多采,曲目具有多元性特征;

(3)陕北唢呐乐班,人数少音量大,既有排山倒海之势,又有细腻娓婉之效果,甚至单吹独奏照样能倾倒听众,具有听觉冲击力的特征;

(4)由于乐班人数少,便于出行,老百姓婚丧嫁娶、生日庆典从经费开支和生活安排方面都易于接受,所以形成广泛的群众性特征;

(5)陕北唢呐激越高亢,与陕北人的性格相吻合,形成具有黄土地人情感宣泄、精神栖息的特征;

(6)陕北唢呐单吹或对吹,采用拟声,如泣如诉,构成了具有摹拟性的特征;

(7)陕北唢呐口技与指法灵便,新老民歌、现代歌曲都能出色的表现,因此,便于贯彻党的政策,传递党的信息,所以构成了具有宣传鼓动特征。

相关器具及制品

陕北唢呐是民间制作的乐器,一般制作者同时又是唢呐手。制作唢呐要数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的常文周。常文周的唢呐制作和演奏由家族传承,到了常文周这一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唢呐杆选香木(柏木)为料,先截一尺三寸左右的木料,打荒成梯形四面体;再钻筒、打眼、外形打圆、校音准后放入清油中浸泡,杆即制成。用铜皮锤制喇叭形碗子、喉子。再用苇杆、铜丝制作哨。把碗子、杆子、喉子、哨子安装在一起,一把新唢呐制作成功。制作唢呐关键是校音,校音凭制作人对音域的准确感悟进行人工校正。

陕北绥米唢呐乐班的组成是:两个唢呐手各吹一把唢呐,分上下手,上手吹高音下手吹低音;鼓手、镲手、锣手分别击打牛皮鼓(半径6寸左右,最先为两面鼓由两名鼓手击,后去掉一个鼓手一面鼓,也有一个鼓手击打两面鼓的)、小镲、包锣(俗称圪瘩锣)。另有两把长号,由唢呐下手和鼓手吹奏。以五件乐器和五个人组成的吹打乐班,是五行学说的一种体现。这种乐班适合行进过程、野外院落吹打,声音洪亮,扬远传广,加之宗教包装,很受平民百姓喜爱,人们称之为“大吹”。

将上述乐班中的两把唢呐换成小海笛一支、笙一把、管子一支,再配上小铰子小铜锣或当当(又称铮铮)等乐器,组成“小吹”班子。“大吹”、“小吹”可为一套人马。“小吹”适合于庭堂院落“静态”吹奏,吹奏出的乐曲风格委婉清丽。

另外,根据唢呐手的增加,也相应地增加鼓面和大小镲,如绥德汉唢呐团100余人集体演奏,配备战鼓四面(直径1米左右),八副大镲和八副小镲。这种演奏适合于广场集会庆典演出,场面恢弘,气势磅礴。

历史渊源

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最先作为宫廷器乐演奏。到明代,戚继光用于军中作为军乐,以后,逐渐传入民间。经过长期的改造和发展,形成了“喇叭”和“大吹”两个流派。所谓“喇叭”即今日的高音唢呐;“大吹”即今日的中音唢呐,民间称之为“大唢呐”,也就是陕北绥米唢呐。

陕北绥米唢呐,仅从明代算起,迄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激扬高亢的唢呐声数百年来回荡在陕北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溶入陕北人的生产、生活、生命之中,成为陕北人文化需求、文化生命的一种独特符号。

绥德、米脂地处胡汉进退、平沙凉月、壮士残戈的动荡边陲之地,人们长期生活在远离皇畿帝乡,荒凉贫瘠的浑厚黄土地上,广阔的荒原,浑厚的土地,艰苦的生计,对生的渴求,命运的抗争,形成了陕北人独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这种独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与唢呐高亢嘹亮、粗犷深沉乃至吼天撼地的乐声,产生了心灵的共通、共鸣,唢呐音乐逐渐溶入下层民众的生活、生命之中,成为平民百姓情感宣泄的最好载体。一曲曲唢呐声是陕北人对宇宙的认识、人生的感悟的一种凝聚与升华,是平民百姓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忧的表白。

经过多少代唢呐手和唢呐乐户吹奏、创作的传承,完成了唢呐乐器到音乐的引进、发展、完善、兴盛的漫长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大碗唢呐。在解放前的数百年里,由于吹鼓手被认为是“下九流”,受到普遍歧视,所以唢呐音乐发展速度不是很快。解放后,特别是建国初期,唢呐艺人地位提高,唢呐音乐获得新生,发展较快。“文革”时期,唢呐视为“四旧”被禁锢,唢呐音乐受冷落。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绥米唢呐进入了新的发展高速期。民间唢呐手遍布各地,唢呐又成为婚丧嫁娶、喜乐庆典的最主要演奏形式,唢呐重新落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之中。尤其是1998年金秋10月,绥德汉唢呐团组建后的丰硕果实,成为西北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大亮点。绥德汉唢呐团先后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闭幕式、陕西省九九年春节文艺晚会、二OO三年首届中国老年艺术节、电信杯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等二十余次国家、省市大型演出活动,均获得成功,受到组织单位的嘉奖。

区域及地理环境

绥德县、米脂县相依相连位于陕西北部,黄河西岸,无定河下游。东西南北与吴堡、佳县、榆林、横山、子洲、清涧接壤,东南与山西柳林县隔黄河相望。纵贯陕蒙的西(安)——包(头)公路和横穿秦、晋、宁、陕的银(川)——太(原)公路在绥德县城交汇,神(木)——延(安)铁路贯穿全镜。

这块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的土地,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因其地处大漠边缘,是北拒匈奴,南守关中帝乡的边关要地,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刀光剑影千百年来在山峁间闪烁。号称“天下名州”“塞北咽喉”的绥德,千百年来曾是陕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绥德米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由于偏辟封闭,远离帝乡,少受皇家文化的影响,使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得到较好的保存。在本源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陕北文化。陕北唢呐(绥德、米脂,以下简称绥?米),就是陕北文化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主要价值

陕北绥米唢呐历史悠久,成果辉煌,是陕北吹打乐中的传统器乐,也是传播黄土地优秀民间音乐的重要工具,挖掘、抢救、保护、发展陕北唢呐音乐,其主要价值是:

1、学术价值:陕北唢呐仅从明代起以六百余年的辉煌一路走来,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极不寻常的足迹,它的丰富内容,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整个吹打乐中实属罕见。因此,进一步挖掘、抢救、保护和发展陕北唢呐音乐,使它走向世界,对丰富和完善中国和世界音乐史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实用价值:挖掘、抢救、保护和发展陕北唢呐音乐对推动陕北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增强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品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传承谱系

窦世有乐班谱系

1、班首窦世有

窦世有,男,生于1907年,陕西省绥德县辛店乡强家砭村人。其祖父为满清阁老,因犯罪被贬为龟子。龟子穿龟皮,只能干钉鞋、拉叫驴(驴公子)、吹鼓手等活计。为了生存,窦世有的祖父就学了吹唢呐。窦世有的父亲师承家传,学成了一把吹奏的好手艺,其吹奏帮地遍及今绥德县的大部及清涧、子洲、米脂的部分地区。窦世有也师承家传,技艺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名声在陕北大振,并教出了诸如王宪奇等唢呐吹奏名家。

2、班首王宪奇

王宪奇,艺名王恩,男,1917年生,绥德县白家硷南山村人。他母亲早年去世,从小在唢呐世家窦世有姑夫家过生活,获得了学唢呐吹奏得天独厚的条件。王宪奇在姑夫窦世有的精心培养下,刻苦专研,在少年时就学会了传统唢呐曲牌一百多首。后又吸取了陕北民歌的许多精华,使他的唢呐技艺更加娴熟,形成了浑厚纯朴的独特风格,受到同行的敬佩和音乐界的好评。

1955年,王宪奇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民间文艺调演,获得唢呐演奏甲等奖。1982年又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民间文艺调演,再次获得唢呐演奏甲等奖。并参加了影片《鲜花朵朵开》拍摄。

1960年至1964年间,先后应延安歌舞团、中央歌舞团的邀请传艺,多次接受延安歌舞团、陕西歌剧院、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等文艺团体的采访录音,并在历届地、县文艺汇演中获奖。1987年病故。

3、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

第一代 窦世有 男 1907年 不详 家族传承 不详 辛店乡强家砭村已故

第二代 窦应升 男 1923年 不识字 家族传承 不详 辛店乡强家砭村已故

王宪奇 男 1917年 粗识字 师传 1925年 白家硷乡南山村已故

第三代 刘德义 男 1935年 小学 师传 1944年 绥德名州镇

马 年 男 1934年 小学 师传 1943年 绥德名州镇

第四代 王毛强 男 1960年 初中 家族传承 1968年 白家硷乡南山村

窦二娃 男 1952年 小学 家族传承 1970年 辛店乡强家砭村

第五代 窦虎生 男 1989年 小学 家族传承 2003年 辛店乡强家砭村

常文周乐班谱系

1、班首常文周

常文周,男,1936年9月28日生,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人。13岁随祖父学唢呐吹奏技艺,15岁开始独自吹奏,至今从事唢呐吹奏艺术58年,1960年转为公办教师,一边教书,一边学艺。曾参加地区文工团当吹奏员,先后参加省、市级重大文艺汇演当领吹。1990年9月,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为安塞腰鼓队表演领吹,曾轰动京城,为陕北绥米唢呐在全国创下了名牌。

常文周不仅吹奏技艺高超,还是唢呐制作的高手。他师承父亲常家中的制唢呐技艺,制作的唢呐外观精美,音乐准确,在陕北及周边乃至西安地区享有盛名。民间唢呐手及西安各艺术院校和文艺演出团体都首选购买常文周制作的唢呐。

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

第一代 常家中 男 不详 粗识字 家庭传承 不详 米脂县印斗乡已故

第二代 常文周 男 1936年 初中 家庭传承 1951年 米脂县印斗乡

第三代 柴随随 男 1956年 小学 师传 1976年 米脂县城关乡

第四代 高 九 男 1978年 初中 师传 1996年 米脂县十里铺乡

第五代 李冬冬 男 1982年 初中 师传 2002 米脂县城

申正华 男 1983年 初中 师传 2003 米脂县城

汪世发乐班谱系

1、班首汪世发

汪世发,艺名“斗”,男,1949年8月出生,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后街村人,自幼多才多艺,十二岁开始,随本街唢呐艺人曹来前学艺,因聪明好学,十九岁出师立班,并继续刻苦磨练,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由于他懂简谱,故精通数百首古今唢呐曲牌。由于技艺超群,为人厚道,在陕北唢呐演艺界中享有崇高威望。一九八四年受省文化厅邀请,由陕西省音像出版社出版本人录音盒带《陕北唢呐曲牌选集》,热销西北各地。

绥德汉唢呐团成立后,作为主吹参加过国家、省、市级二十多次大型演出活动,受到各级奖励和演艺界音乐家们的好评。

2、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姓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汪维发 男 不详 粗识字 师传 不详 四十铺后街已故

第二代 曹来前 男 1944 小学 师传 不详 四十铺后街

第三代 汪世发 男 1949 初中 师传 不详 四十铺后街

第四代 张晓红 男 1965 小学 师传 不详 四十铺孟家沟

刘佩云 男 1962 小学 师传 不详 赵家砭乡姬刘家沟

马生祥乐班谱系

1、班首马生祥

马生祥,艺名马栓,男,汉族,1906年出生,绥德县义合镇清水沟村人,自幼拜师于义合民间艺人胡彦华门下学习吹唢呐。1949年曾与李大牛、王恩、晋文华、常文清等人组建“陕北民间鼓吹乐班”,解放后曾多次参加榆林地区、绥德县举办的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已故著名剧作家白龙同志的发起下,他曾组织艺人晋文华、王恩、刘应武等人学习演奏新秧歌曲牌和革命歌曲、民歌,使陕北唢呐的演奏内容和技巧得到了了很大的扩展和出新。

1955年,应延安歌舞团之邀,马生祥与王恩、麻胜高、米脂常文清等唢呐艺人一起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他们在为“陕北八人场子”的伴奏中荣获演奏甲等奖。

1960年参加了省商业系统会演,马生祥改编并领奏的唢呐合奏《兰花花》、《三十里铺》等曲目受到好评,并在纪录影片《鲜花朵朵开》中留下了美好的演奏镜头。

1964年,马生祥与著名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家李增恒(艺名“六六旦”)和著名唢呐艺人王恩赴北京中央歌舞团进行民间艺术交流,为榆林地区争得了荣誉。

1967年于绥德名州镇病故,终年61岁。

2、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田启华 男 不详 粗识字 师传 不详 田庄镇田庄村已故

第二代 刘子德 男 1912年 粗识字 师传 1919年 薛家峁镇榆林坪村已故

第三代 刘勤俭 男 1935年 初中 家族传承 1945年 薛家峁镇榆林坪村

 刘勤富 男 1940年 初中 家族传承 1948年 薛家峁镇榆林坪村

第四代 刘世龙 男 1973年 小学 师传 1985年 薛家峁镇榆林坪村

 张宝林 男 1971年 小学 师传 1988年 薛家峁镇榆林坪村

第五代 刘江波 男 1987年 初中 家族传承 1993年 薛家峁镇榆林坪村

刘子德乐班谱系

1、班首刘子德

刘子德,艺名刘五,男,1912年生,陕西绥德县薛家峁镇榆林坪村人。他七、八岁时开始随民间唢呐艺人田启华学吹唢呐,为了学艺,勤学苦练,倾注心血,在老师的启发下,他熟悉记了一百多首传统曲牌,还学会了独特的陕北民间小调演奏技巧。

刘子德的唢呐演奏技艺的特点是功底厚实,风格纯朴,乡土风味浓厚,音量粗犷洪亮,气势浑厚,在榆林地区,特别是在绥德、清涧、吴堡一带享有盛名。是陕北唢呐在演奏风格和技巧上典型性的艺人之一。

赵英武乐班谱系

1、班首赵英武

赵英武,男,汉族,陕西绥德县石家湾镇赵家屯村人,1930年出生。从小爱听爱学陕北唢呐曲调,18岁拿上唢呐正式投师学艺,拜米脂唢呐艺人常文刚门下为徒,他遵循师傅教授,认真踏实苦学三年。出师后领班奔波于陕北各地,自谋生计。几十年来,由于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努力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艺,使他的演奏风格婉转悠扬,逼真动听,节奏明快,耐人回味,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他很注重培养接班人,在学生中享有盛名,并曾多次参加省地县调演在唢呐演奏方面获得不少奖励。

刘汉玉乐班谱系

1、班首刘汉玉

刘汉玉,艺名满仓,男,汉族,1931年出生,绥德县薛家河镇周家沟村人。他自幼出身贫寒,为了谋生,从小苦学唢呐演奏技艺,先后投师两处。第二次投师于当地著名艺人麻胜高的门下,得到迅速长进。他博采众长,演奏技艺有独到之处,并且音色丰润,耐人寻味,让人有随声入境之感。

刘汉玉酷爱陕北民歌不仅唱得好,而且用唢呐演奏起来得心应手,深受广大听众欢迎。他唢呐技艺精湛,人品高尚,办事认真,很受组织和同行信任。他曾先后获地县级奖励30多次,中央、省、地(市)所属音乐界、艺术团体和不少大专院校艺术系曾先后派员登门采访录音。

1994年,刘汉玉病逝于绥德。

濒危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绥米唢呐虽然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当地党委和政府部门在挖掘、抢救、继承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一些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淡化,一些乐班引进了小号、架子鼓等西洋乐器,作为“大吹”的陕北唢呐逐步缩小了活动空间;

2、一些造诣很深的唢呐手因年事已高而相继去世,很多个人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不少年青唢呐手急功近利,不注重艺术的厚积薄发,故享有威望者居少;

3、因经费困难,有关单位无力对境内所有唢呐艺人进行思想和业务方面的集体培训;

4、“下九流”的封建意识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挥之不去,故除家庭传承外,从少年开始学艺者很少。

保护计划

简介

目前已投入资金情况:

1998年在创建绥德汉唢呐团的过程中,绥德县政府拨专款8万元购置相关乐器。

对组织绥德汉唢呐团过程中的人员调查、业务开支都由有关部门财务报销;

对参加活动唢呐艺人给予适当补贴。

主要保护内容

为了保护陕北绥米唢呐,制定十年保护计划,由县政府文体局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建立绥德县米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领导小组,由两县文体局负责管理、检查、督促。保护计划要点如下:

(一)静态保护

1、进一步全面细致地开展陕北绥米唢呐的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陕北唢呐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乐班、乐手、相关乐器、乐曲的价值等全部状况;

2、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3、进一步开展陕北唢呐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力图把这些研究成果编印成册。

(二)动态保护

1、对两县有影响的20个唢呐乐班,50名唢呐手实行重点保护;

2、培养女子陕北唢呐手,为创建第一个女子唢呐乐班做好准备工作;

3、从两县近一百余班唢呐乐班中,指定有辅导教学能力的二十个乐班接受培训任务,解决唢呐艺人后继无人的状况;

4、以县上举办陕北唢呐培训班,提高唢呐手的演奏水平和多方面的艺术档次;

5、建立陕北唢呐艺术开发公司,使陕北唢呐吹打乐进一步推向市场;

6、每四年召开一次陕北唢呐演奏技巧和音乐创作比赛,检阅和促进陕北唢呐的传承与发展。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从1986年开始收集民间唢呐老艺人吹奏曲牌300多首;

2、建立绥德汉唢呐团成员个人档案;

3、从一九九八年绥德汉唢呐团建立以来,县政府有关领导经常参与过问活动情况和了解存在问题。

4、从2003年开始编撰《绥德文库》中专门设立了《唢呐音乐卷》《陕北唢呐》专辑,由两县文化馆音乐干部担任主编;

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 全面普查陕北唢呐传统曲牌,建立四十铺镇、义合镇、崔家湾、石家湾四个吹打乐教学试点,并在这四个点上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

2007年 整理普查资料,在学校中开展唢呐教学,培养女子陕北唢呐乐手。

2008年 建立业余女子陕北唢呐演出队,培养优秀的陕北唢呐演奏员。

预期这三年里完成以下目标:1、完善普查资料,做好静态保护基础工作;2、全面普及开展学校吹打乐教学;3、创建唢呐文化生态村,组建女子陕北唢呐队,加大陕北绥米唢呐原生态保护力度;

2009年-2010年二年使里社会和学校唢呐培训步入正规化;加强对陕北唢呐音乐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筹建陕北绥米唢呐艺术开发公司。预期达到目标:1、编撰《陕北绥米唢呐新作品卷》;2、陕北唢呐音乐进入学校;3、唢呐产业发展起步。

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文体局局长为责任人的陕北唢呐吹打乐保护领导小组(现已建立);

2、建立以县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陕北绥米唢呐普查工作队伍(现已建立并开始工作);

3、建立以县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文体局局长为副组长,各教学点与文化馆专业教师为教委委员的唢呐教学领导小组(该组织已建立)。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搞好陕北唢呐教材编写工作(现已成立了15人组成的教材编写组);

4、把陕北唢呐的保护和推广纳入有关单位的干部和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中,并实行责任制。

5、借助招商引资,发展陕北唢呐的文化产业;

6、县政府每年筹集4万元以上的保护发展经费。

建立机制

在实施五年保护计划中,要重点建立五大保护机制,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这五大机制是:

1、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上“定位”,工作决策上“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2、原有唢呐手、新生唢呐手、专家学者步调一致,互助互补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3、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与不断提高技艺、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的动态持续保护机制。

4、品牌效应与日常的唢呐吹奏相结合,以打造品牌带动一般性的唢呐演奏活动的发展机制。

5、发展陕北唢呐艺术与开发陕北唢呐产业相结合,并以产业实体为依托,以发展陕北唢呐艺术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营运机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