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随处体认天理
释义

中国明代湛若水的心学主旨、格物说,大意是说“人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要体会、实践自己心中的天理”。“随处体认天理”的“体认天理”取自南宋理学家李侗之说,“随处”是修正其老师陈白沙的“静坐”说所得。

简介

中国明代湛若水的心学主旨、格物说,大意是说“人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要体会、实践自己心中的天理”。“随处体认天理”的“体认天理”取自南宋理学家李侗之说,“随处”是修正其老师陈白沙的“静坐”说所得。

“天理”有两层意思,一指总的自然法则,《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以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二指 “天理之性”,这是程朱理学的引申,指“仁、义、礼、智”的总和,即德性之理。“随处体认天理”所讲的“天理”既指“中正之心”、人心所包含的德性之理,也指万物的总法则,这是湛若水“大心”说的特点。

“体认”是“至”、“实践”的意思,一指体悟、认识自己心中的理,二指身体力行实践自己心中的理。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马注认为从外部世界讲,天地是一个大世界,人居于其中,从人的身心来讲,人是个大世界,而天地居其中,湛若水的《心性图说》和《真心图说》都有类似意思。正因为人心的理与万物之理是相同的,因此在湛若水的心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心”对“天理”的体认是自然的,人这个小生命对宇宙大生命的体认是自然的。

“随处”,湛若水解释说:“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 湛若水指出:“吾所谓体认者,非分已发未发,未分动静。所谓随处体认天理者,随已发未发,随动随静,盖动静皆吾心之本体,体用一原故也。”

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对“随处体认天理”予以极高的评价,他说:“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在当时就被用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比较,湛若水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时称“王湛之学”。

哲学性质

心学是入世之学,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中的“体认”、王阳明的“致良知”中的“致”都包含身体力行的意思,因而两人都屡屡强调人要在“事上磨练”。同样,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所以说,心学特别是“随处体认天理”学说,是实践的学说。

湛若水继承和发展了陈白沙的学说的同时,又尝试以“合一论”把程朱理学、心学、张载的气一元论统一起来。在湛甘泉看来,宇宙万物莫非一心、一气、一理,他有意在心学的基础上结合朱熹、张载等人的学说,并以“心合一论”总结了宋明理学,他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因此,湛若水的学说非唯心、也非唯物,他以“气”去解释万物、人身的同时,又以“理”、“心”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意义。

“随处体认天理”与心学的真谛

有人问,既然“心具万理”,为什么湛若水还要讲“随处体认天理”?

因为“随处体认天理”的“天理”是指“心中正即天理”的“天理”,亦即人心中的道德之理。那么,“随处体认天理”就是要求人在做人做事中实践自己心中的道德之理。换言之,“体认天理”不是向外物求理,而是实践人心中本来之理,并通过对人心中本来之理的实践成就自己、造福他人,达至中庸和谐以至“赞万物之化育”。这就是心学的真谛,恐怕也是人的意义。

“随处体认天理”与湛若水心学的特点

“随处体认天理”这个心学主旨集合了各家所长,这与湛若水心学的地点有关。湛若水心学走集大成的道路,他企图调和各家之言,以他经常引用《中庸》的语句就可见一斑。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总结了前人的格物之说,形成了自己一家之言。“随处体认天理”有“一内外”、“兼知行”、“贯动静”三个特点。

“随处体认天理”何以“一内外”呢?“随处体认天理”是指人自己的中正之心,所以“体认天理”就是体认自己心中的理。因为人心所具有的“理”与创造、推动万物的“理”是一样的,所以湛若水指出“心”包含又贯穿天地万物。“心” 包含又贯穿天地万物,人心能体认万物而没有遗漏,即“心无内外”。

“随处体认天理”何以“兼知行”呢?湛若水认为“格物”是“知行并进”、是“造道”,他认为“造道”不仅包括“知”也包括“行”。所以,“体认天理”不仅是“致良知”的“知”,也包括“知行合一”的“行”。“体认”是兼知行的。王阳明在与湛若水的讨论中说“随处体认天理”不及其“致良知”简短,其实,在王阳明的心学中,“致良知”必须加上“知行合一”才完全,而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就已经包含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意思。从字数上看,“随处体认天理”比“致良知”、“知行合一”还少一个字。

“随处体认天理”何以“贯动静”呢?如前边所说,湛若水所讲的“随处”是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非分已发未发,未分动静。

哲学的集大成者的出现必须有经济或科技重大发展、社会或时代有深刻变革的客观环境为条件。有这种环境,人才会在思想上有大创造。事实上,“随处体认天理”就表达了人对“天理”的认识受“处”——客观环境限制的观点。湛若水生活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后期,显然缺乏哲学集大成的环境。虽然“随处体认天理”的意义不能使湛若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集大成者,不过走集大成的道路使湛若水的看问题客观、思想圆熟,因而他比起同时代别的理学家更能有发现前人和当时学术上的问题。也正因为不偏不倚的集大成道路,他提出“自得”之说,批判当时人云亦云的风气同时启发了后人。

“随处体认天理”的政治实践

1521年,紫禁城内外,几百个士大夫们嚎哭大叫发疯奔走,仿佛世界末日,究竟发生了什大事呢?原来,明武宗朱厚照死于1521年,他没有儿子,由堂弟朱厚熜继位,即明世宗。按照封建礼制,朱厚熜必须尊朱厚照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才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不过,朱厚熜即位第四年却下令恢复旧称追封自己亲生父亲,对朱祐樘仍称为伯父,“大礼仪”事件就这样发生了。于是,众多士大夫大为震动,大呼道德沦亡,纷纷冒死直谏,大有为真理而献身之心。朱厚熜毫不感动,对不听话的士大夫作出惩罚。

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看这件事,认为只是皇帝的家事,和道德、天理不相干,作为臣子不应该横加议论、干预。什么是“随处”?湛若水说,“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国,随家,随天下。”皇帝换人、皇族之间称呼改变,然而“天理”还是那个“天理”。因此,湛若水在“大礼仪”中保持智慧的沉默,这是“随处体认天理”在政治上的实践。

帝王师

历代儒家学者都以附助、指导帝王为己任,不过他们内部常因为派别等原因有不同的意见。帝王们显然认为儒家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更有利于自已的统给,从而乐意听一些不同的声音,因此湛若水虽然不是“正统”的儒家学派,他的心学思想被诬蔑为“伪学”而且本人不受重用也能做大官(《国榷》记载,“若水虽至大僚,终不柄用,累以伪学曰之,未必非此梳为先入也!”)。湛若水在“大礼仪”中的表现、在多次上疏中的诚意无疑让嘉靖感动,湛若水因此受到尊重,只是不能高估一个非正统儒家学者作为帝王师的作用。

“随处体认天理”的现代意义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这一点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都应该遵循的。“不同”含义很广,包括国家、种族、文化、宗教的不同,这不就是湛若水所讲的“随处”吗?在宇宙万物的运行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一种伟大的和谐,“和”是大自然的本质,可以说是“天理”。所以,“随处体认天理”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异曲同工。

“宇宙各处的物质规律是否一样”是现代科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到现时为止,宇宙能观测研究得到之处的物质规律是一样的,再加上“大统一理论”的研究,都是现代科学对“随处体认天理”真理性的证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