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隋经义 |
释义 | 隋经义,高级工程师。北京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是中国广电视设备制造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中文名:隋经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寿光县 出生日期:1917年7月5日 职业:高级工程师 毕业院校:西北工学院 主要成就:首台黑白电视发射机 主要职务曾任资源委员会中央广播器材修造所北平分所助理工程师。194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建国后,历任北京广播器材厂总工程师、厂长,电子工业部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先后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大功率广播发射机和首台黑白电视发射机。 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曾任资源委员会中央广播器材修造所北平分所助理工程师。1948年获美国 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建国后,历任北京广播器材厂总工程师、厂长,电子工业部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先后主持研制成功中国首台大功率广播发射机和首台黑白电视发射机。 中国电子学会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曾任资源委员会中央广播器材修造所北平分所助理工程师。1948年获美国 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建国后,历任北京广播器材厂总工程师、厂长,电子工业部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先后主持研制成功中国首台大功率广播发射机和首台黑白电视发射机。 个人简历隋经义,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17年7月5日生于山东寿光县(现寿光市)。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1年到1947年先后应聘于重庆中央广播修造所和重庆中央广播修造所北京分所,历任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设计科长等职,其间练就了设计制作广播发射机的看家本领。1947年7月公费留美,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同时选读电子学方面的课程,获硕士学位。1948年底回国后受聘于上海中央广播器材修造所(上海解放后改名为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任工程师、设计科长。1950年,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迁京并改名为人民广播器材厂,1955年1月划归主管电信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领导,更名为“北京广播器材厂”(以下简称“北广),由于其军民结合的企业性质于1960年被授予第二厂名为国营第七六一厂。 技术研究该厂迁京初期,隋经义仍任工程师、设计科长,随后任厂工程师(相当于总工程师),自1955年到1978年冬先后担任总工程师、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代厂长、厂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务。未经改扩建的北广厂,其原有基础是一家仅能利用进口元器件组装收音机(年产量只有千余部)、扩音机(年产量不足50部)和小功率广播发射机(年产量仅有4部)的作坊式小厂。隋经义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执著追求,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团结并带领全厂职工,把该厂发展成为以生产广播电视发送传输设备为主,能自行设计制造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雷达显示、微波中继、视频录像等多领域高科技产品的大型电子企业。这一发展过程,正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方针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的封锁,他们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仅就其主导产品——广播电视发送传输设备的生产发展而言,无一不渗透着隋经义在追求技术进步、发展新型产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培养人才上所付出的辛劳,无一不体现了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荣誉名誉978年,他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荣获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78年底,隋经义奉调参加筹建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随之出任总局副局长,开始了参与大力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及其行业的决策历程。1982年,该总局成建制地改建为电子工业部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管理局,隋经义被任命为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分管科技、质量、外事工作。他在国家机关工作八年的业绩主要表现在狠抓提高产品质量,正确贯彻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方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中国电视机,收录机的生产形成了既能满足国内需要,又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 1987年,电子工业部机构改革,隋经义因年事已高,改任新成立的中国通广电子公司高级顾问,为公司的创业、发展出谋划策做出了贡献。1991年10月30日,隋经义因病久治无效逝世于北京,终年74岁。 隋经义热心社会工作,积极参与群众性学术活动和参政议政活动。生前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及该学会所属广播电视分会和科学普及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中国工业美术协会电子美术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通信顾问组长,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 艰苦创业初期建设语声广播设备隋经义发展中国语声广播设备,做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原有的广播电台很少,而且设备残缺不全,广播发射总功率仅100千瓦左右。经过一年的恢复到1950年,全国广播电台的总数只有64座,发射功率不过272千瓦(不包括港、澳、台),国内许多地区听不到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声音,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听不到新中国的声音,这和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为了让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声音传遍全国,让新中国的声音传遍全球,国家有关部门作出了优先发展广播发送设备,建设广播设备制造业的决策,并把与之相关的各项任务源源不断地下达给北京广播器材厂。当中央广播事业局领导找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座谈,提出研制较大功率广播发射设备时,隋经义满怀信心地接受了任务。回厂后立即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组织力量展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技术攻关从1950年到1965年,由该厂仿制和自行研制开发的产品,共计有中波广播发射机11个品种(功率等级从1千瓦到2000千瓦);短波广播发射机15个品种(功率等级从1千瓦到150千瓦),生产总量合计323部(其中中波机126部、短波机197部),发射总功率合计17505千瓦(其中中波机10124千瓦、短波机7381千瓦)。这些成就都是靠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取得的。没有大型加工设备就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解决,没有配套元器件就自己研制,如珐琅电阻、纸介电容器、可变电容器、调幅变压器等。用在产品设计上的许多新技术、新器件,如功率合成激励器、蒸发冷却技术、金属陶瓷发射管等,都是在没有技术资料借鉴的情况下取得的。在这些成果中,隋经义不仅仅是决策者,而且是组织实施者,他常常深入第一线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一道研究、攻关。 迅速发展1958年初,该厂得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从国外进口设备,建设一座超大功率1000千瓦中波广播电台,以加强对外宣传的信息后,经多方努力,争取到这一任务。最初苏联答应提供图纸和特大功率电子管等关键器件,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未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隋经义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仅凭得到的几张原理图从1958年9月开始研制工作,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产品设计工作,其中仅设计图纸一项就达一万余张。这部含有200多万个零件、设备总重量约150吨,总体积达900立方米,使用了460个包装箱和14节车皮装载的超大功率发射机从设计到制造完成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广播发射机研制生产的奇迹。这一奇迹也是全国大协作的产物,是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科研、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丰硕成果。这部设备于1959年11月26日0点30分单机发射成功,1960年1月15日开始并机试播,同年4月15日正式播音。1960年以后该厂又生产了两部超大功率中波广播发射机,通过并机发射,其输出功率达到2000千瓦。使新中国的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远。 引进技术国家广电总局提高国内水平和能力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和其他工业门类一样,虽然起步不晚,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长期处于自封闭的大环境中,极大的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为广播电视工业指明了缩短差距、进而迅速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的发展方向。 为贯彻这一方针,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制订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全面规划,在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在电视产品领域先后组织了彩色电视机整机生产线(三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印制板生产线、调谐器生产线、回扫变压器生产线的技术引进工作。在收录机产品领域先后引进了机芯、磁头、电机生产线。通过首批引进项目的投产,使国内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为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首批引进从产品选型到统一对外的组织协调工作都是成功的,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而管理知识和经验。 作为首批技术引进项目技术谈判的主要负责人隋经义在思想上是很明确的,和组织领导者即引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工业的垫脚石,他认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高峰,是新形势下的自力更生。 学术成就两个市场电视隋经义奉命调到国家机关工作以后,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分析广播电视工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较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基本思“两个市路场”和“从终端抓起”的两个基本观点。 们的产品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以国际市场上产品的技术、质量、价格、服务水平为目标,从事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而所需原材料、元器件则以满足整机需要为前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择优选购。这一观点和思路无疑是符合改革开放方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直到迎头赶上。 终端抓起抓终端产品来带动基础元器件技术、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不像有些人误解的那样,只抓终端产品不抓基础。有一次他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关于“电视工业是树稍工业”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根深才能叶茂花盛的本末关系。中国电子工业产品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基础产品不能满足要求,这一点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基础产品的发展要以整机发展的要求为目标,在当时却不是都很清楚的。如果供广播电视消费类产品应用的电子元器件,不按整机的要求组织生产必然带有盲目性,不仅市场需求不会兴旺,而且会制约整机产品的发展和提高。 以上两个基本观点构成隋经义在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工业的基本思路,这一基本思路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 隋经义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八年所作的贡献主要在发展广播电视消费类产品上。中国电视机产品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收录机的生产也已的。 人物评价隋经义在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突出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左的路线影响,他虽曾遭受过种种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迫害,但他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他毅然将分得的遗产全部交公,“文革”期间在车间劳动时仍不忘发挥技术专长进行了功频炉等多项技术革新。他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勇于承担重任,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他具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和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能团结同志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工作,是广播电视行业出色的技术专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