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俗字
释义

释义

词目:俗字

拼音:sú zì

基本解释

[characters in popular form] 俗体字,异体字的一种。过去文字学家称流行于民间的文字为俗字,别于正字而言。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颜氏家训·杂艺》

详细解释

1. 即俗体字。旧时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别于正体字而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2. 习用而无新意之字或不高雅之字。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校释引陶明濬《诗说杂记》:“何谓俗字?风云月露,连类而及,毫无新意者是也。”《红楼梦》第七六回:“﹝‘凹’字﹞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青苔赋》……不可胜举,只是今日不知,误作俗字用了。”

概述

所谓“俗字”是区别于正字而言的一种通俗字体。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把汉字分为俗、通、正三体。说明俗字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其造字方法未必合乎六书标准的浅近字体,适用于民间的通俗文书,适宜平民百姓使用。

俗字的产生和存在,对那些世代相传的正字来说,是一种威胁、一种反动。而事实上,正字和俗字却是辅车相依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正字,就无所谓俗字。在一定的文字系统中,正字占据主导地位,俗字则作为从属。正字是文字系统的骨干,俗字则是正字系统的补充和后备力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换,正字与俗字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7: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