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溪镇 |
释义 | 1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苏溪镇为一地名,在我国浙江省和江苏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 区划人口义乌市苏溪镇位于义乌市东北部。东邻诸暨市、东阳市,南界廿三里街道办事处、稠城街道办事处,西连后宅街道办事处,北接大陈镇,交通便利。地处东经120°06′,北纬29°05′。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系省级上业吲区——浙江义乌工业园区核心开发区域。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2010年底,苏溪镇镇域总人口14.19万,其中建成区常住人口8.8万,户籍人口8.17万,外来人口10万。镇辖69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502个村民小组,系浙江义乌工业园区所在地,是义乌的中心镇和副城区、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浙江省衬衫工业专业区,是义乌市最具活动的区域之一。镇政府驻地胡宅村,处在镇中西部,距义乌市政府13公里,离国际商贸城福田市场6公里。义乌民航机场距苏溪仅12公里。37省道公路、阳光大道、环城北路穿镇而过。 ◎ 历史沿革苏溪(又名酥溪)的行政区域名称多次变更。明朝属龙祈乡七、八、十都。清乾隆年间设酥溪镇。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驻义乌时,并乡后,又属北乡;1934年又改设苏溪镇;1946年,乡镇裁并,苏溪为乡,辖21个保,251个甲,1949年5月,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农会,1950年苏溪乡分划为苏溪、立塘、中心、路东、联合、新新、新建、甘溪8个小乡;1956年并乡,苏溪乡辖苏溪、立塘2个乡及中心、路东2个乡的部分村;1958年9月改称苏溪生产大队,1961年建为苏溪人民公社,辖19个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在原公社范围建乡;1986年12月撤乡建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新新、巧溪、杨梅岗3个乡并入苏溪镇,共辖50个村,2001年3月,原荷叶塘镇的上西陶、西山下、畈田、娄下张、东宅、上大路、上山下、范家、东殿前、上甘、新厅、下陈、东湖门、木城、石塘、张浒、里宅、高岭、塘头应、东陶、东洪、后山坞等22个村并入苏溪镇,划出八里桥头、立山黄、新和等3个村并入大陈镇。 ◎ 自然资源自然资料丰富。有钴土矿、凝石灰岩矿。野生动植物繁多。兽类有30余种,黄鼠狼、水獭、麂、野山兔、松鼠、狗獾、野猪、狸子、刺猬、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穿山甲、江猪。鸟类有200多种,属稀有珍贵的有啄木鸟、杜鹃、黄鹂;主要鸟类有雉鸡、山鸡、竹鸡(泥滑滑);野鸭(凫)、稻鸡、长尾鹊、鹁鸪、相思鸟、猫头鹰、麻雀、山雀、翠鸟、布谷鸟、斑鸠、画眉、燕子、雁(雁鹅)、白头翁、老鹰、隼、喜鹊、八哥、乌鸦、鹭鹚等。蛇类主要有乌梢蛇、蕲蛇(五步蛇)、蝮蛇(犁头蝮)、赤练蛇(火辣蛇)、眼镜蛇(老鸦朴)、竹叶青蛇、油菜花蛇、银环蛇、水蛇等。介甲类繁殖于溪、塘、水库中,多属野生,有鳖、虾、螺蛳、蟹、蚌、蛇、田螺、乌龟、克蛇龟等。野生鱼类有鲫鱼、乌鲤、鲇鱼、泥鳅、黄刺鱼、黄鳝、鰟鮍、 鱼粲 条、鳗鱼、麦穗鱼、石板鱼等。山区林地主要植被松、杉、毛竹等。 ◎ 旅游风光苏溪山明水秀,绿树成荫。境内有滴水岩公园、齐庐山景区和双溪风景旅游区。1997年群众自筹,在滴水岩公园的讲学山山顶建造聚宝塔1座,塔身为缙云石块砌成,7层,高35.50米,塔壁上饰有浮雕佛像1000尊,内有蹬高楼梯108级,盘旋而上,蹬上最高层朝南远眺,可看到东阳市的白云塔,两塔南北呼应,其间高楼、田野、道路交融。齐庐山和高殿山的绿树丛中各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安眠着几十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们前往祭扫。墓旁有亭、殿,又成了人们游览、小憩的景点。滴水岩公园的水竹洞天更是清幽迷人。古时文人墨客到此即触景作诗。清?唐肃《水竹洞天》:“人间洞天三十六,谁到苏溪溪上头。湘水有人裁玉笛,武陵无地入渔舟。半泓龙起或成雨,六月夜来疑是秋。更有高楼名积翠,重重帘箔不须钩。”清?范干《水竹洞天》:“苏溪溪上亭还好,水竹清幽胜倍加。万干修篁领风月,一泓寒玉浸烟霞。讵知洞府神仙窟,便在山林处士家。安得携朋并载酒,烂题诗句发英华。” ◎ 科教文卫苏溪镇每年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6次以上,内容包括:大型文艺晚会、大合唱、卡拉OK、交谊舞、象棋、书法、征文等比赛活动,其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率较高,社会影响面广。体育运动、体育竞赛蓬勃开展,参加市级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据统计:2004年10月止,苏溪镇有灯光球场42个,普通球场18个,乒乓球室26个,排球场5个,门球场3个,溜冰场2个,台球厅18家(经营性),田径场5个,健身馆7个。2003年6月,位于苏溪镇开发区好派路,占地25亩的新院址内建筑面积8379平方米的新门诊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同时苏溪医院由原址搬入新址,极大的改善了工作环境及群众就医环境。苏溪医院是一所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一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医保定点单位,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骨伤科、疾控科、妇幼保健科、发热门诊、中医科、医技科、手术室和住院部等科室,开放座位25张。主要设备有东芝彩超、进口全身动生化、500mA、200 mAX光机、CLE-10胃镜,十二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麻醉机、心里监护仪、母胎监护仪等设备。到2003年底有正式在编职工93人。苏溪镇其他卫生机构设置:村卫生室37个,私人诊所3个。苏溪镇现有八所小学,包括苏溪一小、苏溪二小、新新小学、同春小学、西山下小学、巧溪小学、后山坞小学、杨梅岗小学;一所初中即苏溪镇初级中学,一所职校即苏溪职校。苏溪镇中于1999年下半年,由苏溪镇政府投资3000万元,市教委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120亩,有班级40个,在校学生数2104人,正式教职工129人,今年的中考成绩在乡镇初级中学中名列前茅,有11人考入义乌中学。 ◎ 工业发展苏溪镇现有工业企业2200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功能,扎实开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使整个工业经济运行不但在量上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在质的方面也有明显提高。同时,紧紧抓住省级开发区——义乌工业园区落户的契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力度,引进了一批科技优势、创业优势、环保优势明显的企业,发展多元化企业,使该镇的工业经济呈现多头并进的态势,企业的科技含量、综合竞争力、经济外向度等有了大幅提升。涌现出了四达五金、博尼服饰、棒杰服饰、沙洲丝巾、鸿仰彩印、琳达袜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2010年全镇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财政收入1.65亿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31.6%。 2006年浙江义乌工业园区正式落户苏溪镇。服装业做为苏溪镇的一项支柱产业,在经历了数年的市场低迷后,开始转暖。苏溪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服装企业挖掘潜力,开展自主创新,走科技化、外向型的发展道路。在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方面,鼓励企业走创牌之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今年上半年,苏溪镇四达五金的“一星”商标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博尼服饰的“欧耶”、棒杰服饰的“法维诗”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苏溪镇农业生产情况良好。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充分,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较大的旱涝灾害。农业服务工作比较到位,农民培训、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动物防疫等工作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 农业发展苏溪镇现有耕地25960亩,其中水田22300亩,小二型以上水库6座,标准农田19200亩,占总耕地的73%。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农优惠政策。一是近年来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建设标准农田3000亩,改善了生产条件;二是扶持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现全镇有种养大户90余户、农业企业55家,经营面积7000亩,占总耕地的30%。其中,全华火腿有限公司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藤香园等7家为义乌市农业龙头企业。全镇现有农业部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家、义乌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家。2007年,藤香园有限公司种植的“雪青梨”、“早生新水”二个品种被评为省级金奖优质农产品。苏溪农业正向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发展,农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新提高,农业效益持续获得新提升。 ◎ 镇村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是苏溪发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镇今年实施中的市重点工程有8项,镇重点工程有13项,是全市重点工程数量最多的镇街之一,工程内容涉及交通、水利、农田改造、学校建设、市政设施等各个方面。该镇一方面精心抓好市重点工程建设,努力确保各项市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着力抓好镇重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 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苏溪农村的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全镇69个行政村中已有59个村达到“双建设”各类标准。从2003年以来,苏溪镇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村庄整治村有45个,同时启动了胡宅、杨梅岗等8个村的旧村改造。镇政府还积极帮助巧溪水库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第一期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已竣工,入住农户202户;第二期下山脱贫小区包括2栋水平房(即290套)已进入招标程序。经过几年建设,涌现了一批先进村,如苏南村被列入省级小康示范村,长府、新乐等村被列入金华市小康示范村。 ◎ 创建工作近年来,苏溪镇在努力提升投资环境的同时,着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卫生环境。在镇区,通过“拆违、治乱、绿化、亮丽”四大战役和全民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农村,通过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双建设”活动以及“乡风文明村”创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乡风文明村”和“双建设”示范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义乌市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该镇也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 计生工作全镇有育龄妇女10397人,落实各种避孕措施9517人,综合避孕率达91.54%。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行计生全员责任制,着力抓好性别比整治、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计生协会建设、查环妇检和四环手术落实等工作。努力构建“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计划生育符合率在94%以上,稳定在低生育水平。 ◎ 社会治安苏溪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民主法制建设。针对苏溪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等特点,该镇以创建“平安苏溪”为突破口,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并进,努力抓好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镇69个行政村、50人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治调委员会、义务消防队,每年投入联防经费150余万元。按照“一片一警”的要求,建成了四个片警务室,设立外口办,建立报警点、警民联系点,形成了“守点”、“巡片”和“控面”的警务工作方式,还在全镇范围内安装了红外线电子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监控。在抓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同时,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作为促进全镇和谐稳定的关键,做到常抓不懈。 ◎ 社会事业苏溪镇辖区现有小学八所、初中一所、高中一所、中心卫生院一所、村卫生室三十七个、中心敬老院两座。 苏溪镇党委、政府把社会事业工作当作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6次以上,内容包括:大型文艺晚会、大合唱、卡拉OK、交谊舞、象棋、书法、征文等比赛活动,其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率较高,社会影响面广。体育运动、体育竞赛蓬勃开展,门球、篮球、武术、柔力球等项目均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了佳绩,镇区还一年一度举行千名老年人健身走活动。苏溪镇中、苏溪一小的课程改革工作得到了国家课改工作评估组的高度肯定,镇政府还先后投入了7000多万元对苏溪镇中、职校教学楼进行了重建、扩建,苏溪三小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积极开展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在今年第二次慈善资金募集中,全镇共募集善款640余万元。几年来,苏溪镇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首批金华市农村公共卫生示范镇、义乌市卫生强镇等诸多荣誉。 ◎ 名人名篇蒋仲苓,1922年9月21日生,义乌市苏溪镇蒋宅村人。1938年南京震旦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同年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六期通讯科学习,1940年毕业。其后在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特二期、陆军步兵学校高级班六期、陆军参谋大学正规班六期、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将官班结业。1941年任湖北二六集团总司令部参谋处中尉参谋。1944年任第六师上尉连长、1945年任通讯兵第七团上尉连长。1946年任通讯兵署署长室上尉参谋、1947年任七十五军军部少校参谋、中校科长。去台后50年代初期驻守大陈岛,任陆军营长、副团长。1955年江山岛战役后随军撤至金门。1959年任九二师团长、1968年任预六师师长、1970年任二六师师长、1972年7月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参谋长。1975年任第九军(后改为第三军)中将军长。1977年任第六军团司令,1980年任金门防卫司令官。1981年11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任陆军总司令。1988年5月任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1989年1月兼任中山科学研究院院长。1989年11月任总统府参军长,至1992年10月1日届龄除役,改任国策顾问。1981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88年7月当选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1993年8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1994年11月任国防部部长。1992年2月,辞去国防部长职务。1999年9月获美国诺维契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国民党副主席。 ◎ 定位发展苏溪工业开发规划科学,设计超前,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工业基地一、二期引进企业89家,总投资10亿元。三期开发的外商投资区、标准厂房创业区、服饰印刷区申请入区企业270多家,用地4600多亩,城镇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道路网架。苏溪镇中、苏溪医院、广电大楼、财政大楼、供电大楼及江北综合市场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投资1亿多元的苏溪江绿化防洪工程已全面启动。“绿化、环保、生态”苏溪,不仅是投资创业发展的热土,更是居住休闲的宝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行了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镇已有8000余亩土地用于特色农业开发,涌现出蔬菜、苗木、瓜果、畜禽等60余家种养大户。以现代科技应用为特色的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初步形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义乌工业园区于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位于苏溪镇境内。目前规划开发面积17.34平方公里,由老区与新区两部分组成。老区于90年代陆续开发,已完成开发3.30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1亿元。建成区面积2.81平方公里,共有企业155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家,5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外资企业17家,中外合资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固定资产投入51.8亿元,引进外资1.2亿美元。截至目前,园区企业今年共实现销售收入40.2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6.3亿元,完成企业税收1.2亿元,实现企业利润3.6亿元。 经过省发改局牵头组织的9家单位专家的联合评审,园区产业规划已基本通过论证,产业规划的基本定位是: ⑴把园区打造成为义乌市的中心副城区。在强化产业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商贸、居住、科教、休闲、文化等功能,协调推进工业园区和新城区建设,形成以高附加值为特色的工业新城。 ⑵吸引集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产业,促进现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转型提升,使园区成为义乌市产业升级的主要平台。 ⑶留住本地、吸引本市和引进周边地区的企业总部,重点强化管理、研发、营销等总部职能,占据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适当转移一般加工制造等职能,使园区成为企业总部聚集地。 ⑷加大创意设计和技术研发力度,配套建设科研功能区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全市小商品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研发、设计等服务平台,成为科技创新先导区。 ⑸践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强化循环产业链设计,严格控制能耗、水耗和固废排放,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资源节约利用率,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园区重点发展四园一群,即:精品服装针织园、配套装备电器园、时尚工艺饰品园、创意设计孵化园和企业总部楼宇群。除此之外,园区还配套了行政办公区、文教区、金融服务区、市场集散区、物流中转区和居住区。 ◎ 扩容情况目前,园区扩容范围内的土地详查已完成。扩容范围总面积11.29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9.4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01平方公里、林地0.57平方公里、未利用地0.25平方公里,分南北两个区块,南区块7.47平方公里,东至外环快速通道,南至苏福路,西至老浙赣铁路,北至滨河路;北区块3.82平方公里,位于大陈江北侧。 2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苏溪镇◎ 基本概况苏溪镇位吉安市泰和县西南边境,与万安县、遂川县接壤。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2个村小组,160个自然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5万亩,耕地面积3.8万亩。全镇常住人口2.2万余人,农业人口1.9万余人,5000余户。圩镇白土街,为镇政府驻地。200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2亿元,财政总收入360余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7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7元。 ◎ 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苏溪镇建制始于明朝,古称白土里。1954年2月,为便于梅陂水渠管理,经万安县、泰和县协商,吉安专员公署批准,将万安县所辖的白土乡划归泰和县第二辖区,成立白土乡。1958年10月,白土乡人民政府改名苏溪人民公社。1969年苏溪、马市、栖龙三个公社合并为马市人民公社,1972年马市人民公社又拆为苏溪、马市、栖龙三个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乡人民政府,1997年撤乡建镇至今。辖上宏、高溪、芫背、横塘、苏溪、三居、石陂、上彭、下彭、石洲、水口、油居、良边、雷冈14个行政村。 ◎ 交通与资源苏溪镇交通便利,105国道途径圩镇,贯穿全镇9个村委会,境内长达11公里,全镇村村通路,部分村组通水泥路。圩镇离县城21公里,离赣粤高速公路6公里,离火车站23公里,离井冈山机场25公里。 苏溪镇水资源丰富,有小(二)型水库三座,小山塘51座,水面面积3000亩,梅乌江贯穿全镇,过境流程20.5公里,梅陂水库、梅陂渠道、梅陂灌溉站、雷冈水电站是全镇的主要灌溉工程,全镇有效自流灌溉面积达27000余亩。 矿产资源有磁铁矿、石膏矿,分别分布在苏溪村,下彭、水口、雷冈村,但因储量不明,尚未开采。 ◎ 特产近年来,苏溪镇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农作物以优质稻(玉雪粘、马坝油粘、马坝新粘)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工业蔗、水果蔗、西瓜(无籽西瓜、水蜜双色冰淇淋西瓜、拉网西瓜、秋西瓜)、花卉苗木、百合、花生、双低油菜、芝麻、杨肖二六柑桔、棚柑、车前籽、沙田柚、板栗等。百合是传统特色经济作物,现种植面积有1000余亩。工业蔗、水果蔗、优质稻为全县重点生产乡镇之一。全镇现有花卉苗木基地4个,面积1500余亩,主要品种有杨树、红花继木、杜鹃、沉水樟、含笑、人工草皮等;特色畜禽产品有:鹅、羊、乌鸡、肉牛。近年来,该镇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发展草食畜禽,种草养牛、种草养鹅、种草养羊逐步兴起,全镇2002年种草3000亩,养牛5000余头,养鹅3万余只,养羊100余头。 ◎ 企业镇政府将企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招商引资、激活民资上来,不断发展工业企业。全镇现有重点企业7个,即江西松泰林化发展有限公司、广泰化工发展有限公司、银河珠宝有限公司、天虹玩具厂、天依装饰材料厂、华兴精制米厂、泰和县二建公司等。2002年全镇企业总产值6500万元,其中工业企业总产值4741万元,上缴税收290万元。 ◎ 城镇建设苏溪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有全区一流的综合集贸市场和农民商贸街、小康示范村、短途汽车站、长途汽车站、自来水厂等。农贸市场二期工程开发已启动。 ◎ 文教卫生全镇有一所初级中学、4所完小、7个教学点、16所幼儿园。初级中学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茅,每年考入泰和中学学生达60余名。小学积极争取希望工程支助,投资15万元的希望楼正在建设之中。 全镇建有电信、移动、联通三个基站,共有手机用户1000户。村村通电话,固定电话用户达2400户。广播电视由过去的微波有线电视改为光缆传输电视,电视节目达29套,全镇有线电视用户600余户。 全镇共有1所中心医院、1所分院、15所卫生所,中心医院为一级甲等标准医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