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代止赵王伐燕 |
释义 | 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拑:同钳。 ②雨:亦有版本作“涌”。指吐。 ③相支:相持不下。 ④赵:国名,都城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 ⑤燕:国名。 ⑥曝:pù,晒太阳。 ⑧喙:鸟嘴。 ⑩惠王:惠文王赵何。 11、苏代: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苏秦的弟弟。 鹬:水鸟 译文赵国准备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对赵惠文王说:“我今天来,经过易水,河蚌正出来晒太阳,但是鹬鸟啄住了河蚌的肉,河蚌又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死了。”河蚌也对鹬鸟说:“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鹬鸟和河蚌都不肯放开对方,渔翁就把他们两个一并抓了去。现在赵国准备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对抗,致使百姓疲惫不堪,我担心强秦就会成为‘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啊。”赵惠文王说:“好。”于是停止出兵进攻燕国。 道理(1)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争斗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从而使第三方坐收渔利。 (2)苏代借用故事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带来灾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一成语即从此而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