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之的研究资料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宋之的研究资料

作 者:宋时合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802477612

开本: 16开

定价: 62.00 元

内容简介

宋之的,原名宋汝昭,现代著名剧作家、散文作家。《宋之的研究资料》分生平及文学活动,创作自述及对剧运的论述选录,创作评论,资料目录索引等四个部分,全面收集了关于宋之的的研究资料。

目录

生平及文学活动

宋之的传略(宋时)

宋之的生平及创作活动年表(1914-1956)(宋时)

回忆北平左翼戏剧运动(魏照风)

笔游击一作家战地访问团日记(节录)

记“作家战地访问团”(宋之的)

旅港剧人协会与香港话剧运动(司徒慧敏)

您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茅盾)

悼宋之的同志(魏巍)

宋之的同志生平

悼念宋之的同志(刘白羽)

谈宋之的(于伶)

怀念宋之的(陈沂)

之的不朽(夏衍)——《宋之的选集》代序

惟有豪情似旧时(刘白羽)

早谢的红花(李伟)——怀念宋之的同志

怀念之的(荒煤)

缅怀宋之的同志(沁园春)

(石凌鹤赵铭彝陈鲤庭于伶)

创作自述及对剧运的论述选录

今后戏剧运动的路(艾淦)

《赐儿集》后记(宋之的)

写作《武则天》的自白(宋之的)

《旧关之战》序(宋之的)

抗战前的演剧运动(宋之的)

《旗舰出云号》序(宋之的)

戏剧与宣传(代序)(宋之的)

从戏剧节说到抗战剧运的两种倾向(宋之的)

创作前的准备(宋之的)

谈“抗战八股”(宋之的)

关于《上海屋檐下》(宋之的)

关于艺术作品的民族性问题(宋之的)

关于《全民总动员》(宋之的)

论新喜剧(宋之的)

语言·思想·行动(宋之的)

战地演剧观感(宋之的)

剧场杂拾(宋之的)

我的一九四一年(宋之的)

论敌后文化工作(宋之的)

《戏剧春秋》一解(宋之的)

《清明前后》演出前后(宋之的)——演剧生活的回忆

形式的构成主义小论(宋之的)——演剧生活的自我批判

论军中戏剧创作的一些问题(宋之的)——在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全军文工会议上的报告

《皇帝与妓女》的主题、史料及其它(宋之的)

《皇帝与妓女》的创作思想和改编意见(君良整理)——宋之的同志在华东戏曲研究院的报告

对于京剧改革问题的一些意见(宋之的)

论《西厢记》(宋之的)

《保卫和平》的创作意图(宋之的)——对《保卫和平》剧组全体的讲话(1956年1月24日)

给李国栋扮演者的一封信(宋之的)

创作评论

1936年的回顾(立波)小说创作——丰饶的一年间(节录)

1941年文艺运动的检讨(座谈会发言摘录)

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

试论宋之的的剧作(曲六乙)——介绍《宋之的剧作选》(节录)

《无限生涯》外景队杂写(阿郭)

《武则天》座谈会

演《武则天》的必要性(节录)(沈兹九)

关于《武则天》(茅盾)

论《武则天》(社渐陈沂)

从创作到上演(杨之炜)

回忆“中国剧作者协会”和集体创作、联合

公演《保卫芦沟桥》(节录)(于伶)

为什么演——《民族万岁》(白尘)

评《全民总动员》(节录)(江兼霞杨华)

《全民总动员》中之总动员(施焰)

中华民国第一届戏剧节(节录)(综合报导)

《全民总动员》的一般批判(节录)(辛予)

观《国家至上》后(节录)(以群)

从演出谈《国家至上》(白薇)

《国家至上》《包得行》演出座谈会(节录)

(戏剧春秋社主催姚平记录)

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节录)(老舍)

《国家至上》后记(老舍)

《国家至上》序(老舍)

关于《雾重庆》(节录)(李榕)

《雾重庆》献辞(于伶)

香港剧运的再出发(夏衍)——祝《雾重庆》上演

为了《雾重庆》的演出(茅盾)

谨以今日的本刊献给《雾重庆》的演出(陆浮)

一点小感想(戈宝权)

关于《雾重庆》中的人(以群)

《雾重庆》的意义(节录)(钢鸣)

中国话剧选(二)《雾重庆》序

谈《腐蚀》与《雾重庆》(节录)(廖全京)

《刑》之我见(刘念渠)

《祖国在呼唤》读后感(茅盾)——宋之的编剧

《祖国在呼唤》主题三探(廖全京)

应云卫先生四十岁生日献言(春亩夏衍)

《戏剧春秋》后记(夏衍)

“东北是我们的”考(陆鸣皋)——《戏剧春秋》题外的话

谈《戏剧春秋》(章罂)

《戏剧春秋》新版后记

论《春寒》的人物与主题(刘友瑾)

五个战时剧本(节录)(乐少文)

评《皇帝与妓女》(苏蓬庐)

也谈《皇帝与妓女》(王子辉)——对苏蓬庐同志一文的几点不同见解

是谁控诉?(北风)——评话剧《控诉》

对于《是谁控诉?》一文几点商讨的意见(陈播)

评话剧《控诉》和由此产生的一些意见(袁水拍)

评越剧《西厢记》的改编工作(戴不凡)

评话剧《保卫和平》(陈其通)

资料目录索引

宋之的书目索引(宋时)

宋之的著作系年(宋时)

宋之的研究资料目录索引(宋时)

宋之的笔名录(宋时)

编后记

……

文摘

我们的兄长和战友——作家宋之的同志不幸逝世了。不想正在上演的《保卫和平》,竟成了他最后的呼喊;他准备修改的描写农业合作化的剧本《春苗》,他正要动笔的电影剧本《杜甫传》,以及他积极准备动工的剧本《八一起义》和其它描写革命历史的著作,已经不能实现。他逝世的时候才四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有为之年!……这也正是同志们所特别悲痛的地方。

他的逝世是中国戏剧文学的一大损失!

之的同志,作为一个革命者来看,他的品质上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党,对人民的坚定和忠实。1931年,即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他就接受了革命的影响,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左翼戏剧家联盟”。从那时起到现在,他的革命的文学与戏剧活动,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二十多年中,不仅入党以后(他是1948年人党的),即在人党以前的长时期内,他都是和党坚定地站在一起的。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他曾两次被捕,数度逃亡,但他毫不动摇。更难得的是,当他还是一个非党群众的时候,就能够处处接受党的领导与调遣,只要听说是党的意见,无不欣然乐从,这也说明之的同志对党、对人民是何等忠实!

因此,作为作家来看的之的同志,就不能不是一个革命立场异常鲜明的作家。在创作方面是这样,在同敌对思想进行斗争方面也是这样。

后记

一、由于宋之的很少论述他自己的作品,所以我增选了他的一部分有关戏剧运动的论述,希图为研究他的思想发展提供方便。

二、在选录创作评论时,我注重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按作品集中编排;对于某部作品的争论意见,则选择双方主要观点加以收录,以供研究者参考。

三、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评论剧本演出的文章中,涉及导演的处理和演员表演的内容占一定篇幅。可以看出由于他们的再创造,为剧本增添了不少光彩。研究一个剧本的社会效果,理应加以全面的分析,但由于本书体例所限,这部分内容在此都不收录。

四、一个剧本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一般不在它发表的时候,而在它上演了以后,所以我把搜集到的有关宋之的剧本上演的反映概述在他的传略和年表中,以便读者了解当时的面貌。

五、1981年我开始搜集资料时,仅知道宋之的1935年曾用“一舟”为笔名发表过文章。在北京图书馆查阅上海当年的报纸时,发现《民报》“影谭”上有“一舟”撰写的影评。后来他的生前友好提供:在《民报》“影谭”上,宋之的还使用洛夫、怀昭、宋一舟等笔名发表文章。82年我再去北图查阅《民报》时,不巧《民报》却被馆内提走,无法查阅了。两年半来,我曾多方设法,仍未得以查阅。如能得到社会热心人士协助,查阅补漏,使资料更接近完整,我将十分感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