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一痕
释义

(1910~1967)

宋一痕,原名达言。云南昆明人。1921~1926年就读于昆明私立成德中学。1926年初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二师政治部工作。七一五事变后,逃亡上海,失掉中共组织关系。1934年来武汉,在张学良领导的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后改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行营)任机要组汉口联络科长,兼任小型画报《血路》编辑。此间,与潘冬舟一道将“剿匪”文件提供给中共湖北地下组织。事泄,潘遭杀害,宋被拘押于武昌政训处。后被指定在汉口《扫荡报》“待罪”工作,七七事变后被解除管束,脱离扫荡报社。

1937年春,宋率先在武汉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展出人、物、风景和模特儿摄影作品99幅。其中《老干横秋》、《浓荫》、《乡村四月》等作品寓有深刻涵意,具有独特风格。当时汉口出版的《华昌月刊》发表《宋一痕个展专辑》,称他是“艺术界一位很有造就的艺术家”。1937年9月18日,在汉口创办《战斗画报》(周刊),自任主编兼发行人,宣传抗日。该刊编辑有冯乃超、翦伯赞、叶浅予、光未然、蒋锡金等。摄影记者有郑用之、刘旭沧、张印泉、罗毂荪等。画报第五期刊有周恩来、彭德怀、何柱国座谈合影,八路军开赴前线及战斗生活等照片。第六期有《鲁迅逝世周年祭》的漫画和诗歌。第七期有《八路军抗战特辑》,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出发前线的照片作为封面,内有《八路军整装待发》、《副总司令彭德怀在晋北前线》、《总参谋长左权和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在前线视察》等专栏照片。第八期发表了林默涵的《车站难民》、杜鳌的上海《八百壮士》等照片。《战斗画报》共出版13期,因出“八路军抗战特辑”被查封。宋被国民党政治部羁押两星期,经六十军军长卢汉保出,作六十军参议,随即赴鲁南投身抗战工作,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后因风湿病复发回昆明,瘫痪数年。

1946年底赴香港,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从事争取云南起义的工作。1949年5月,国民党云南绥靖公署主任、省主席卢汉准备起义,以宋为代表秘密北上,在北平受到周恩来、李维汉接见,商谈起义事宜。7月初返昆明,协助卢汉策划起义。云南解放后,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公安处处长、省人民政府委员及省劳动就业委员会秘书长、省政协副秘书长、省文化局副局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等职。1958年3月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抄家,摄影、美术作品及有关资料尽失。1967年5月含冤病故。1979年平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