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尔弗烈德大帝
释义

阿尔弗雷德大帝(849-899),英格兰韦塞克斯王国国王(871-899)。年轻时受过军事训练。868年从军,随兄艾特尔雷德国王率军支援麦西亚王国抗击丹麦维京海盗的入侵。871年维京海盗攻打韦塞克斯,在危难之际,他退守山林,重整军队,于876年在埃丁顿之战中击败敌手,迫其议和,并撤至伦敦到切斯特以北地区(史称“丹麦法区”)。此后,为巩固国防,派兵镇守边关,修建城堡,并积极扩充军。885年率军击退入侵肯特王国的海盗,并于次年占领伦敦。在位期间,重视文化教育,翻译大批古典名著,并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影响深远。

简介

阿尔弗烈德出生于恐怖的北欧海盗入侵的年代,带领英格兰人民第一次迫使剽悍的北欧海盗节节败退,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英格兰政治、文化和心理上的统一。作为一个有深厚学术素养的国王,他在文化方面的影响更为持久,他的《阿尔弗烈德法典》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原则,让摩西十诫及耶稣的金律成为英国法律规条的基础,以及英国自由的基石。

这部法典成为后来英国法律体系的基础。阿尔弗烈德还主持编修了《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他本人还曾将《英格兰人民教会史》、《哲学的安慰》等名著由拉丁文翻译成英文。

阿尔弗烈德是英格兰国家形成关键时期的杰出人物,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深深渗入了英格兰民族的血肉之中,也通过英国文明在世界上的扩张而影响了世界。

历史背景

尽管在他的时代英国还未实现统一,但在英国人心目中,阿尔弗烈德大帝的地位非同寻常,甚至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他是唯一拥有(thegreat)头衔的英国国王。

自8世纪后期起,英国进入了“恐怖的维京人时代”,面对凶悍善战的海盗维京人(即诺曼人、北欧人,入侵英格兰的诺曼人主要来自丹麦),英国人节节败退,几乎被压着打,几百年前英格鲁—萨克森人征服原住民的历史,似乎又要重演。

在联合对抗外敌的迫切需求下,英格兰内部的统一得到加强,经过漫长的通婚、盟约或战争吞并的过程,828年,威塞克斯国王埃伯格基本上兼并了其它六个国家,统一了英格兰。但面对强悍的维京人在英国人土地上烧杀抢掠,即便是统一的英格兰统治者依然措手无策。

在这个急需要英雄的时代,阿尔弗烈德终于被历史所选择,走到了前台。

生平经历

他是威塞克斯国王埃塞乌尔夫的第四子,幼年时曾两次被送到罗马朝圣并学习,并被教皇利奥四世册封为罗马的名誉执政官,这些经历赋予了阿尔弗烈德的开阔眼界和深厚学术修养。阿尔弗烈德的兄长埃塞列德继位后,丹麦人的侵略变本加厉。

867年,阿尔弗烈德在麦西亚第一次参加了抗击丹麦人的战争,获得了胜利,将丹麦人赶出了麦西亚。870年冬阿尔弗烈德再次参战,大获全胜,打死了丹麦国王和5个公爵,此战大大提高了阿尔弗烈德的威望,一时成为英格兰众所瞩目的英雄。

871年4月,埃塞列德去世,尽管他有儿子,但由于阿尔弗烈德的巨大声望,贤人会议推举他为国王(当时英格兰的王位继承制度尚不成熟,贤人会议在确定国王人选上有很大权力)。

即位之后,阿尔弗烈德最主要的任务仍是对付剽悍的丹麦人的入侵,他为此耗尽了毕生精力,甚至还曾经化妆为行吟歌手,到丹麦军中刺探情报,开了国王亲自当间谍的先河。尽管丹麦人英勇善战,但他们毕竟是以掠夺作为主要目的,缺乏长远的战略,而殖根于英格兰土壤的阿尔弗烈德,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和责任感,这是阿尔弗烈德能战胜丹麦人的原因。

改革制度

军事制度

阿尔弗烈德改革了英格兰的军事制度,改变了靠征集公社成员打仗的落后方式,建立了一支常备军,称为“塞恩”,成为职业军人,被授予土地,并允许世袭,这开了骑士制度的先河。阿尔弗烈德还拉起基督教作为他的大旗,每次作战都以基督教的名义进行,并要求战败者昄依基督教,这也是他获得巨大声望的原因之一。877年,丹麦王古斯仑向阿尔弗烈德大举进攻,阿尔弗烈德一度被逼到威塞克斯西部边境靠近威尔士一带,次年在“塞恩”和民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著名的爱丁顿战役的胜利,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最后,阿尔弗烈德与丹麦人划界而治,东北部划归丹麦人,成为“丹法区”,阿尔弗烈德则统治西南部,在当时完全赶走丹麦人力不能及的情况下,这是明智的做法.

议会制度

阿尔弗烈德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国王和贤人会议”制度,有人认为,这是英国议会制度的雏形。他在886年从丹麦人手里收复并重建了伦敦城,确立了它作为英国首都的地位。

杰出贡献

文化

作为一个有深厚学术素养的国王,他在文化方面的影响或许更为持久。他在位期间,兴办贵族学校、奖掖学术。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阿尔弗烈德法典》,这部法典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原则,让摩西十诫及耶稣的金律成为英国法律规条的基础,以及英国自由的基石。这部法典成为后来英国法律体系的基础。阿尔弗烈德邀请各国学者到他的宫中研究学问,主持编修了《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他本人是一个出色的翻译家,曾将《英格兰人民教会史》、《哲学的安慰》等名著由拉丁文翻译成英文。

工业

阿尔弗烈德是英格兰国家形成关键时期的杰出人物,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深深渗入了英格兰民族的血肉之中。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若干类似于阿尔弗烈德的历史关键人物,不过由于英国作为工业革命和近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在世界历史上的独特地位,阿尔弗烈德的思想和作为也深深地渗入了五大洲的历史进程之中,成为世界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一代帝王。阿尔弗烈德大帝诞生于英格兰民族的生存遭受巨大威胁、民族命运最为低迷的时代。在他的时代,战斗以驱除入侵者、建立文化上的权威以团结全民族是两大时代使命,而他正是以出色地履行时代使命而获得了在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当然,阿尔弗烈德的法典的价值是超出单个民族的。

人物故事

公元9世纪,丹麦维京人逐渐强大起来,并在欧洲大陆疯狂扩张。从公元835年开始,丹麦维京人对英国发动了一连串猛烈进攻,在此后的30年内,他们连续抢掠了英格兰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公元871年,丹麦人占领伦敦,英格兰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来势汹汹的丹麦侵略军以及整个英格兰的混乱状态,阿尔弗烈德认为,如果与丹麦人正面作战,英国军队必输无疑。在打探不到丹麦军队具体情报的情况下,阿尔弗烈德决定只身涉险,化装混入丹麦军营。他的行为开创了世界历史上国王亲自从事谍报活动的先例。

当时,阿尔弗烈德打扮成一个行吟歌手,一身便装,头扎布带,气宇轩昂地走进丹麦军营。在那个时代,浪迹天涯的行吟歌手普遍受到欢迎。嘹亮的歌声、漂亮的竖琴使他畅通无阻。再加上阿尔弗烈德从小就会唱很多民歌,并能穿插表演一些杂技和小魔术,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博得阵阵掌声。在军营中,阿尔弗烈德用自己精彩的表演迷惑了丹麦官兵,并赢得了信任。他趁机游走于各个帐篷之间,于细微处看破绽。不久,阿尔弗烈德潜入丹麦司令官古瑟罗姆的营地。他马上发现丹麦人纪律松弛,他们以征服者自居,完全不把敌人放在眼里,防卫措施并不严密。此外,丹麦军队没有长久的作战计划,他们靠掠夺附近地区的财物过着舒适的生活。他们不仅搜刮美酒美食,还强抢当地妇女,糜烂的生活使丹麦军队战斗力极差。

经过长时间的刺探,阿尔弗烈德断定丹麦人已不再适应持久的战争,他们的军需供应处于无组织状态,只是靠临时劫掠来维持。阿尔弗烈德根据这一结论巧用战术,让自己的部队神出鬼没地出现在丹麦军营附近,使他们惊魂不定,精疲力竭。阿尔弗烈德还派出巡逻队阻止丹麦人抢劫,渐渐地,饥饿开始威胁丹麦人。阿尔弗烈德趁机组织了一连串的小规模突袭,在他不断的进攻下,丹麦人终于走上了绝路。

公元886年,阿尔弗烈德从丹麦人手中夺回了伦敦,解放了英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他进入伦敦后,一切不接受丹麦统治的英格兰人都拥戴他为国王。公元892年,丹麦军队继续进攻英格兰,阿尔弗烈德予以迎头痛击。丹麦人见难以获胜,只好宣布停战,撤回军队。此后,英国获得了较长时期的安定。阿尔弗烈德借机加固要塞,打造一支更加强大的海军。到9世纪末,阿尔弗烈德的威名令丹麦人闻风丧胆。但是,公元899年,这位伟大的国王去世,丹麦人又开始向英格兰进攻,阿尔弗烈德先前取得的战果,在许多地方毁于一旦。

社会评价

阿尔弗烈德大帝活在一个骚动的时代里。在他做王之前和之后,英国不是被她的征服者围困,就是被大火焚烧。这个国家最大的梦魇是古挪威人,他们肆虐欧洲沿海地区。包括英国几个岛屿。这是一段黑暗时期。然而,阿尔弗烈德大帝带给人民盼望。

法兰生

法兰生(Allen Frantzen)指出:“借着出版一套法律,也是英国第一套法律,阿尔弗烈德大帝更新了自从威京人(The Vikings)入侵之后即陷人的错乱法律、政治和社会系统。”然而那不只是更新而已;

历史家罗伯兹

历史家罗伯兹(J. M. Roberts)断言:“阿尔弗烈德大帝的革新是欧洲社会里唯一的政府创新努力,并且标记着英国伟大时刻的开端。”

丘吉尔

阿尔弗烈德大帝用最高的伦理标准来统治国家,丘吉尔在他《英语系民族的历史》(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一书中做如下的表达:

“在古挪威人战舰狰狞的时代里,阿尔弗烈德大帝是一盏明灯,是撒克逊人成就的光环标志,也是这个民族的英雄。在丹麦战役当中,这位统冶者教给了他们勇敢和信心,他用国家和宗教的信仰挺住他们,并颁给了他们法律、良善的管理制度,记载了他们英勇的事迹。人们以轶闻和歌谣来颂扬他。”

即便是那位高度怀疑主义者,反基督教的伏尔泰(Voltaire)也评论到:“我不认为世界上谁能比阿尔弗烈德大帝更值得有无穷尽的子孙!”

阿尔弗烈德大帝的性情是受《圣经》指引的,他所制订的法律也是如此。安塔弗德教授(Pauline Stafford)解释:“在那本法律书的前言里,阿尔弗烈德大帝大量地引用旧约。这位第九世纪国王心目中的君王典范是,士师记中那些专心取悦造物神的统治者。”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其它的事物影响到阿尔弗烈德大帝。法兰生指出:“阿尔弗烈德的律法将许多传统合成在一起,包括摩西律法。初代教会的会议记录、以及最重要的,他本国的法律条文。”丘吉尔补充:“阿尔弗烈德大帝律法以肯特(Kent)、韦塞克斯(Wessex)和麦西亚(Mercia)现有的法律为基础,混和了摩西律法、基督教原则和德国习俗法。”

薛夫

薛夫(Philip Shaff)在他的《基督教会历史》(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一书中更指出,阿尔弗烈德大帝的改革融合了《圣经》的原理:

“他的律法以十诫和其它源自圣经的原理为前导。为纪念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旅居生涯,他的法律保护陌生人。如同摩西律法上给予奴隶自由的条例,他的法律也在七年之后开释奴隶。为了阻止一切的血腥报复,它创立了罚款制度。他下令通行黄金律(Golden Rule),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趣的是,阿尔弗烈德律法之中有一种特别的企图和启示。

法兰生

“他的律法之中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它的合成性目的......整套律法共有一百廿本书,是一个有组织的架构,而其所呈现的是文学的传统,非逻辑性的必然。分成一百廿章是被视为纪念律法宗师摩西在世的年日;咸信摩西活了一百廿岁。”

史塔弗德

“当阿尔弗烈德制订他的律法时,他的目的是在地上推行和保存天上的律法版本。在律法中,他将罪推广到罪行,并解释神人之间关系的错乱,是模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窃盗或谋杀而错乱的。”

他所做的,以及他之所以如此行的原因是不能小觑的。阿尔弗烈德大帝是英国第一位把律法根深蒂固地建立在《圣经》之上的国王。日后在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律法系统里,包括美国的,英国的法律系统一直扮演着吃重的角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