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尔弗雷多·斯特罗斯纳 |
释义 | 巴拉圭独裁者,20世纪下半叶拉美国家中第一个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考迪略,他在美国的支持下保持权利达35年之久,期间清洗了军队和支持他的红党,并两次修改了巴拉圭的宪法,积累财富达50亿美元,是拉美右翼独裁的标本式的人物。 政变上台阿尔弗雷多·斯特罗斯纳·马蒂奥达(Alfredo Stroessner Matiauda)(台译:史托斯纳尔)(1912年11月3日—2006年8月16日 ) 巴拉圭总统、独裁者(1954年8月15日-1989年2月3日). 斯特罗斯纳生于巴拉圭恩卡纳西翁,他的父亲乌戈原是德国巴伐利亚啤酒厂的一名会计,移民到巴拉圭。母亲Heriberta Matiauda是当地一个富裕家庭的女儿。他于1929年进入亚松森军事学院学习。在17岁斯特罗斯纳参加了巴拉圭军队,他参加了1932年反对玻利维亚的查科战争。以作战勇敢而闻名,二年后成为了一名陆军中尉。随后他在军中平稳地晋升,1940年成为少校,被送到巴西接受专业军事训练,回国后指挥炮兵部队,后来进入陆军参谋部工作,1948年他获得了准将军衔,成为了南美洲最年轻的将军。 1947年巴拉圭红党和白党爆发内战,斯特罗斯纳作为政府的忠实支持者在紧要关头奋力保卫首都亚松森,国民共和国获胜后,内部又发生分裂,斯特罗斯纳支持的这一派节节败退,他不得不流亡国外。1951年,他运用自己以前在炮兵部队的影响力,支持政变,获得胜利后升至武装部队总司令位置。1954年5月4日斯特罗斯纳在二战后的拉美国家中第一个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总统费德里科·查韦斯,同年7月起任总统。 统治手段他手上的权利来自部队对国家共和党的控制,作为战斗英雄,他拥有许多忠实的战友,几年之间,他通过巧妙的操纵,鼓动一派去打垮另一派,不断清洗军队中的潜在的威胁人物,终于成为军中唯一的派系。又依靠军队控制政党,通过政党控制平民。着此后1958年到1988年他连续8次连选连任总统,1977年起成为终身总统。他当政35年,成为拉丁美洲独裁政治的“标本式人物”。 斯特罗斯纳政府是保守的,他不想破坏现有政治或者社会权利结构,相反,他试图在一个人的统治下强化这些机构,当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地区出现时,如契迪·贾根在英属圭亚那,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斯特罗斯纳进行了激烈的反对,此举使他赢得了美国人的支持,斯特罗斯纳容许泛滥于军界和政界领导人中的非法活动,反对土地革命,鼓励外国投资。直到820年代初,斯特罗斯纳政府的统治基础还很稳固。他向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与巴西合建当时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伊泰普水电站,这座耗资160亿美元的水坝是上个世纪70年代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站解决了巴拉圭的自来水问题。 收留战犯由于斯特罗斯纳是德国人后裔,因此他对纳粹战犯特别慷慨。收留纳粹战犯约瑟夫·门格勒,门格勒是关押犹太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德国军医。 他还收留了尼加拉瓜前独裁者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德瓦伊莱。 流亡而死若干经济问题的发生,激化了政府和军队的紧张关系,通货膨胀和外国投资的萎缩导致经济疲软和工人失业,随着越来越多的批评者遭到拷问、失踪和杀害,斯特罗斯纳政府的一贯镇压做风越来越明显,红党中的人越来越想从他的控制下挣脱出来,更为严重的是,军队看到政府的困境后,也想通过换马来摆脱一起完蛋的困境。 1989年斯特罗斯纳被他的儿女亲家安德烈斯·罗德里格斯将军政变推翻。斯特罗斯纳和儿子古斯塔沃·阿道弗流亡到巴西,居住在巴西利亚,他生活低调,从未公开离开过巴西,直到2006年8月16日患腹股沟疝和肺炎去世。 斯特罗斯纳的家属和朋友要求为他举行国葬,但巴拉圭当局拒绝这一要求。巴拉圭一个名为“真相和正义委员会”调查了斯特罗斯纳执政时期400多人的失踪和死亡情况据估计,人权组织的律师阿尔马达在1992年发现在所谓的“兀鹰行动”中,他与阿根廷的独裁者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和智利的独裁者皮诺切特一起在三个国家共杀害了10万多人。他认为,斯特罗斯在巴拉圭和在拉丁美洲都是一名犯罪分子,可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犯下的罪行或指使别人犯下的罪行道歉过。在他执政3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约50亿美元的财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