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康王 |
释义 | 宋国第三十三任国君,周显王三十一年,即宋偃元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齐灭宋,偃凡称王四十三年。循是下算,合前十年,为在位五十三年也。 中文名:戴偃 别名:宋康王,宋偃王,宋王康,宋王偃 国籍:中国战国宋国 出生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 逝世日期:公元前286年 职业:宋国第三十三任君王 在位起讫: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 立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年号:(癸巳,公元前328年) 人物简介宋康王,或称宋王偃,原名戴偃,宋剔成君之弟,史载戴偃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剔成二十七年(前329年)戴偃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载偃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史记称“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位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有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到了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举兵灭宋。宋王偃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省温县)。 王偃的形象,在秦汉以后多有抹黑,如穷兵黩武,暴虐无道,人称“桀宋”。又如,夺封丘舍人韩凭之妻息露,《搜神记》载韩凭自杀,息露女士亦死,死前求合葬而不得。两座坟墓上,忽然各长出一棵小树,相攀相附,结成连理。宋康王大怒,性情更加暴戾,“剖伛之背,锲朝涉之胫”。 历史记载偃之称王,去魏齐徐州相王已六年,而尚在秦、韩、燕、赵称王之先,故颇为当时所嫉视。今据《孟子》书,万章问宋小国,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孟子以汤武之事告之。又观其臣如盈之,如不胜,议行什一,议去关市之征,进居州以辅王,其政当有可观。而《国策》记其射天笞地,《世家》书其淫于酒色,并皆谓之桀宋,与孟子、万章之言迥别。盖出于一时忌嫉之口,非信史也。全祖望焦循皆为宋偃辨诬,良非无据。(参读《考辨》第一三〇。《史记》又称“宋偃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考之诸国《世家》及《年表》,皆无其事。梁氏《志疑》亦辨之。《吕览 禁塞》“宋康死于温,”高注:“温魏邑,康王败魏于温,与齐、楚、魏为敌,齐、楚、魏灭之,故曰,死于温,”似据《史》为说,疑不足信。)抑余于王偃故事,又别有见。虽若虚囗无证,而考古之事,固时有不限于实证者。则姑陈吾说,以备一见,或亦为深思眇虑之士所乐闻也。 写于东晋年间的《搜神记》及相关历史文献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国君偃游于封父之墟,遇见采桑妇甚美(即韩凭之妻),乃登青陵之台以望之,想霸为己有。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暧书,缀其辞日:“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日:“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因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日:“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家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家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家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日“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宋康王闻之大怒,性情更加暴戾,“剖伛之背,锲朝涉之胫”。 《书·泰誓》:“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锲朝涉之胫”与“斮朝涉之胫”相近。“剖伛之背”与“剖贤人之心”相近。此为一假。 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 后,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为哀悼他们而写下《孔雀东南飞》来记述这件事。诗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与“遇见采桑妇甚美”相近;“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因腐其衣,遂自投台”相近;“焦刘两家要求合葬,左右两侧种上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与“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家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相近;“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与“ 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相近。此为二假。(《韩凭妻》很可能是仿《孔雀东南飞》所作,纯属虚构) 干宝为河南新蔡人。而孔雀东南飞遗址就在安徽怀宁县小市镇。两地相隔如此之近,干宝未闻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可能性极小。 铚邑和寒山被宋国吞并后,有一部分干族人再度迁徙,一部分则留在故地,所以后来史书上出现的干氏名人也多是该地区的人物。史籍《姓苑》在记载春秋时,陈国大夫“干徵师采食于干邑,因氏焉”,干徵师自然是干人,采食之地也就是封地,干邑的地望也应当在陈国附近,即今河南淮阳一带。后来撰写《搜神记》的干宝,就是新蔡人,而新蔡古为陈国之地,晋朝时期新蔡的地望在今河南新蔡、息县、淮滨、以及安徽临泉等一带地区,加之《搜神记》本身就带有神话色彩。故其中记载宋王形象值得怀疑。(注:“寒” “干”相通) 《史记 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韩子 五蠹》:“徐偃王处汉东,(汉疑应作潢。)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淮南 人间训》:“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二国。(陆疑应作割,下引《后汉书》同误。)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后汉书 东夷传》:“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得騄骥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即本此为说。此徐偃王之故事也。《史记正义》引《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行有周卫,岂得救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此事非实。”崔述《丰镐考信录》亦辨此事,谓:“前乎穆王者,有鲁公之《费誓》,曰: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后乎穆王者,有宣王之《常武》,曰:震警徐方,徐方来庭。则是徐本戎也,与淮夷相倚为边患,叛服无常,其来久矣。非能行仁义以服诸侯,亦非因穆王远游而始为乱也。且楚文王立于周庄王之八年,上距共和之初已一百五十余年。自穆王至是不下三百年,而安能与之共伐徐乎?”今按谓荆文王伐徐者,韩非也。谓楚庄者,《淮南》也。谓周缪王者,《史记 秦本纪》也。混《韩子》《史记》为一谈者,《后汉 东夷传》也。缪王之事,不载于《周纪》而见诸《秦本纪》,此自秦人称其祖造父,欲神其技,大其功,因附会于偃王之事。《赵世家》又载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此本以著异闻,非以为信史。故灭之于《周纪》,而存之于两家。史公之意,至慎至显也。(马氏《绎史》亦云:“《史》称造父御王巡狩,见西王母。徐偃王反,日驰千里马,攻破之。岂王之贰车,遂足以制胜?抑六师之众,咸有此捷足哉?《史》不录于《周本纪》,亦不过杂采异说,以传疑。”此说发明史例,极为有见。余辨《史》载苏、张纵横传说之妄,亦用此例,参读《考辨》第九五。又按《檀弓》载徐大夫容居曰: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不知此驹王属何时,盖非行仁义之偃王可知。若谓今《秦纪》《赵世家》缪王故事,由徐驹王而来,则仍与徐偃王行仁义而见灭于楚者不同。盖徐偃王自与宋王偃有关,不必以徐驹王疑之也。)至楚文王时,考之《春秋传》及《楚世家》,均无徐偃王事。(楚成王伐徐,齐桓公救之,徐恃救而败,见《左传》僖十五年。徐为吴灭,徐子章羽奔楚,见《左传》昭三十年。)此韩说之妄。然称徐偃王以仁义灭国,则三说皆同。余疑徐偃王即宋王偃,其见灭时,惟《淮南》楚庄王之说得之。宋称徐者,战国时宋都盖迁彭城。《韩世家》“文侯二年伐宋,至彭城,执宋君。”《年表》亦载此语。其时宋当休公世,盖已迁彭城,而史阙不载。盖宋都商丘,其地四望平坦,无险可守。彭城俗劲悍,又当南北之冲。自楚拔彭城以封鱼石,晋悼围之,重以畀宋,而彭城乃为形胜所必争。宋之徙都,实与赵徙邯郸,韩徙郑,魏徙大梁同意,皆就冲要以自镇。故宋亦称徐,即指新都彭城而言。如韩称郑,魏称梁,是也。(彭城晋立徐州,至今犹称。淮夷、徐戎,素属商。故商宋亦得徐称也。)又《史记 封禅书》:“周之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始皇本纪》:“二十八年,过彭城,齐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亦宋都彭城之证。(语详后。)《后汉 东夷传》称偃王处潢池东,《水经 济水篇》有黄水黄沟,其东为沛,秦之泗水郡,刘备徐州治此。又南为彭城,东为武原徐山。(《泗水注》作徐庙山。)此即偃王之国矣。云其地方五百里者,《宋策》墨子说楚,亦言宋方五百里也。偃王者,疑乃王偃之倒。考谥法无偃。《秦本纪集解》引《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駰谓号偃由此。”此语无稽,而可以证偃之非谥。《志疑》云:“偃身死国亡,未必有谥。然《国策》《墨子》《吕览》《新序》诸书俱以偃谥康王,而《荀子 王霸篇》称为宋献。杨倞注曰:国灭之后,其臣子各私为谥,故不同。”则是王偃谥康谥献,于当时本非通行,故野人小民,遂乃倒王之名以为称。《庄子 列御寇》:“曹商为宋王使秦。”《释文》:“司马云:偃王也”则王偃后人固亦称之偃王矣。谓其见灭,惟《淮南》楚庄王之时得之者?楚两庄王,一在春秋时,(考之《春秋传》及《楚世家》,庄王元年伐舒蓼,十三年众舒叛,楚灭舒蓼,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如是而已。《左氏传》备载庄王事,亦不似有所谓徐偃王,割地而朝者三十二国,而见灭于楚也。)一在战国时,顷襄王又称庄王。(参读《考辨》第一三一。)《六国表》宋灭当楚顷襄十二年,故《淮南》以为庄王也。宋亡于齐,其后楚得其淮北徐地。当时盛毁之者,拟之桀纣,盖出诸列国之君卿。而宋之小民,则口道仁义不能忘。凡今先秦书记宋偃之不道者,皆本列国史记。而宋以国亡无史,其仁义之设施,已不足自传于后世。惟野民小人之所称誉,谓徐偃王行仁义而亡国者,其流传失真,乃误以为春秋之徐,或乃以谓在楚文在时,或乃以为当周缪王之世。传者弗深考,乃不知其即宋王偃。古事流传,其漫迤流衍如此者多,不足怪也。 又按:荀子《非相》列举徐偃王、仲尼、周公、皋陶云云,似徐偃王年代最在后,则亦非周缪王及春秋楚文、庄时人矣。此篇列之圣贤之俦,而《王霸》篇又并称宋献、齐湣,此则时人对宋偃评量本不一致,《非相》亦不必出荀卿手笔耳。 关于现实生活中的宋康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暂无结论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方可定论。 相关故事《搜神记》中还记载着这样一个关于宋康王的故事: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因何氏貌美,宋康王就想将她霸为己有。于是,韩凭心怀怨恨,致使宋康王把他囚禁了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与他,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们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果不其然,不久韩凭自杀死了。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 有一次,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观景,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自杀而死。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王以我生为好,我以死去为好,希望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宋康王发怒,非但不听从韩妻何氏的请求,还使韩凭夫妇同里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宋康王还恨恨的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假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 不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非常感动人。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感到悲凄,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变成的。至今,睢阳还有韩凭城,韩妻何氏作的歌谣还在流传。 宋康王十一年(癸卯,公元前318年),宋康王在这一年才真正的自立为王。史记称“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山东省滕州市),有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 宋康王四十三年(乙亥,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在位53年时,宋国发生内乱,齐国举兵灭宋。齐、楚、魏三国三分其地。宋王偃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省温县)。 公元前286年,齐愍王在楚、魏两国的配合下,进攻宋国,宋兵向朝廷汇报,朝中宦官说:“齐国那样弱小,怎能进攻我强大的宋国呢?肯定是报告人心怀叵测,图谋不轨。”宋康王大怒,把报告人给斩了.另派人去侦察,汇报如前,宋康王又把他斩了,再次派人侦查齐军动向。此时,齐军已兵临宋国都城,百姓纷纷逃避,这个被派出侦察的人再如实上报,肯定又会被斩首。于是,此人回答宋康王说:那有什么齐军啊,百姓都生活得好好的。宋康王大喜,宦官还说前几个人该死。宋康王重重赏了此人,此人拿了钱便逃之夭夭了。 《列子·黄帝》中还记载了一篇有关宋康王的故事: 战国时,宋康王非常迷信武力,他特别喜欢勇武的人。 有一次,有个书生惠盎去见他。康王见他是个儒生,顿足大笑说:“我所喜欢的是勇敢有力的人,不喜欢书生。客人您准备用什么来指教我呢?” 惠盎说:“我这里有一种办法,可以使那些勇敢的人刺不入;虽有力气,却击不中,大王您想知道这种办法吗?”宋康王说:“好呀!这种办法我倒很想听听。”惠盎说:“刺不入,击不中,虽然好,但有人敢于击、敢于刺,毕竟还是受了侮辱。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得那些勇敢的人不敢刺,虽然有力,也不敢去击。不过,所谓不敢,不等于不想,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我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使得一切人根本不想去刺,不想去击。这不更好吗?” “当然不想去刺,不想去击,也就是不理会你,那里比得上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呢!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互相亲爱,互相帮助,这种办法比勇敢有力的人更高一筹,这是上面四种办法中最好的办法了,难道大王您就不想知道吗?” 宋康王说:“这种办法好啊!我真想得到它。”惠盎说:“孔墨的仁义道德就是这样的办法。孔子、墨翟,自己没有国土,却被人当作君王一样看待;虽然没有官职,却被人们尊为最高的长官一样。天下的男人和女人,无不伸长脖子,踮起脚跟来盼望,使得到相安相利。如今大王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国主,如果你确实有行孔墨主张的意愿,那么,全国都会得到它的利益的,您会比孔墨更胜得多了。”宋康王听了,无言以对。于是,惠盎退了出来。宋康王对左右的大臣们说:“这个人真是善辩啊!我真是被他说服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