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朝戏剧
释义

3.诸宫调

把属于一个宫调之若干曲子,联成一起称为一套,例如赚词;而集合许多宫调的一支支曲,再加说白夹叙,说唱故事的形式,则称为“诸宫调”。诸宫调亦称“诸般宫调”。大致形成于北宋神宗年间,但也有说法认为是北宋熙丰元佑间泽州人孔三传所创始。其曲调来自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代唱赚的缠令以及宋代当时流行的其他俗曲。例如南宋民间艺人张五牛作的《双渐苏卿诸宫调》、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南戏《张协状元》,其戏文开始部分由末色所唱诸宫调一段就是实例之一。诸宫调所用的伴奏乐器,在宋代时期主要为鼓、板、笛;金元以后,开始加入弦乐器和其他打击乐器。

诸宫调的曲调既多,遣词造句,变化也多;有时代言,有时带叙,有时写景,有时抒情,所以成为一种史诗的形式。曲调包罗万象,篇幅形式也十分自由较不受限,可以讲唱一些较为曲折动人的长篇故事,所以比起鼓子词和唱赚,有了极大的进步。诸宫调以一人独唱,并以几个宫调的一支支曲来唱叙故事的体制,为后来元曲所继承;但诸宫调是代言说唱,而元曲则是由人来扮演角色而已。

诸宫调在南宋时代曾经极为盛行,到元代前期仍然流行。但尔后随着战乱以及新式戏曲的出炉,目前传世的甚少,以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保存最为完整,此外还有金代《刘知远诸宫调》(作者佚名,仅残存四十二页,五段情节)及元代王伯成作的《天宝遗事》的残篇和《张协状元》戏文中的曲词片断。

4.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国戏曲发展

《西厢记诸宫调》由于曲调非常丰富,共用了14个不同的宫调,150个左右基本曲调。这些曲牌的乐谱约有三分之一还保存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因此可说是现存诸宫调当中最重要的一部。

有一典籍《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将宋代歌舞剧曲分成大曲、舞曲及曲破、法曲、鼓子词、转踏、诸宫调、赚词等七类,并分七个专章进行论述,详细的叙述宋代戏曲的发展。宋、金时代还流行的赚词讲唱文学,以及同为宋代所流行的“诸宫调”讲唱文学正是后来元代杂剧联套形式的基础。元代的杂剧同时吸纳了这两种讲唱文学的元素内涵而发展出自己的脉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