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送贺兰上人 |
释义 | 《送贺兰上人》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赠别贺兰上人的诗作。该诗以简单的笔墨刻画出了一位漂泊无迹的野僧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贺兰上人的赠别之情,以及对其孤高秉性的赞美之意。 作品名称:《送贺兰上人》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贾岛 作品原文送贺兰上人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①。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②。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③。 此去非缘事④,孤云不定家。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①略:简陋。 ②蹋:踏。 ③格:品位、气度。 ④缘事:关系于人身之事物。《圆觉经》:“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 作品译文山野之僧与我告别,坐地依傍清泉流沙。 高擎空钵迈上远道,遁入深山轻踏落花。 未拜宗师禅心自悟,品格高尚诗句堪夸。 此行非关身家之事,孤云漂泊永无定家。 作品鉴赏得道之人,入禅之人,其行为举止自有其出众之处,脱俗之处。与友人告别,不在长亭,更不会有酒宴,只在清泉旁席地小坐而已。千里远行,无盘缠,更无车马,只高擎一空钵,赤脚踏遍地落花。远行僧之清苦可见矣,远行僧之清高亦可见矣。诗先写其行径,再写其胸襟。禅宗标榜“教外别传”,这位山野之僧无宗无师,但却有清静智慧,禅心自通。禅宗本“不立文字”,但亦不废文字,山僧既有孤高秉性,发而为诗,其句自妙。这次野僧来告别而去,也并非有什么人事的牵绊,只如孤云野鹤继续漂泊而已。雁过长空,影沉水底。雁无投影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贾岛该诗以淡淡的笔墨写一位漂泊无迹的野僧。 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思入僻,多荒凉枯寂之境、寒苦之辞。与孟郊齐名,人言“郊寒岛瘦”。有《长江集》。《全唐诗》存其诗4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