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释义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七言绝句。诗曰:“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道院的僧人、长老过着贫困生活的同情。诗人向罗浮道院德长老赠送了雕有佛面头拐杖,以表诗人对德长老的敬重和对僧人的关怀,祝贺德长老得到佛面头拐杖后,将使万物万事顺利,修行法力无穷。

中文名: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诗体:古诗词

原文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作者:苏轼朝代: 宋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

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

出处

《苏轼诗集》卷二十九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译文

这支雕有佛面头拐杖表示佛圣释迦牟尼独尊于十方和心灵世界.

我东坡持着这支拐杖像掌握着释迦牟尼功法的一切。

现将佛面拐杖送给惠州罗浮道院德长老,

带回佛面拐杖将会使万物万事像号令的势头一样畅通无阻,法力无穷。

赏析

这首诗诗人写于绍圣二年十一月,即公元1095年11月至12月间。诗人到惠州居住有一年多,在这期间,结识了不少僧人道士,也到过惠州附近的道院禅舍游览。其中惠州罗浮道院是诗人拜访的一所,

全诗可分为两层来理解。

诗的前两句,为第一层。“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十方”,是佛教语。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这里指四面八方的意思。“三界”,是佛教语,据 《楞枷》记载,“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这里有指心灵世界的意思。“世尊”,是佛教语,梵文的意译。指佛教徒对释迦牟尼佛圣的尊称。佛经说释迦牟尼有众多功德,益于世间,独尊于世间。这两句诗意思说,这支雕有佛面头拐杖,表示出佛圣释迦牟尼独尊于四面八方和心灵世界。我东坡持着这拐杖,像释迦牟尼的功德一样,掌握一切,平安地伴随它走遍大江南北各地。这一层是诗人对佛面头拐杖的称赞和热爱,因释迦牟尼功德无限,有益于世,诗人希望自己也能这样。

诗的后两句;为第二层。“送与罗浮德长者,携归万窍总号风”。“罗浮”,指惠州西湖中的罗浮道院,也是诗人到惠州后不久(即绍圣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和僧人道士等人同游的道院。“万窍”,有指万物万事的意思。“号风”,指号令的势头。这两句诗意思说,现将佛面头拐杖送给惠州西湖中的罗浮道院德长老,谅德长老带回佛面头拐杖后,将会使万物万事像号令的势头一样顺利,畅通无阻,法力无穷。这层是诗人祝愿德长老得到佛面头拐杖后.将 会产生神奇功能,使万物万事顺利,修行功法力量无穷。

诗通过对佛面头拐杖的描述,赞扬佛圣释迦牟尼的功法无限有益于世的行径。诗人因有了这支佛面头拐杖而度过各种困难,从而抒发感情,祝愿德长老得到佛面头拐杖后,能使万物万事顺 利,修行功法力量无穷。这是诗人对罗浮道院长老和僧人过着贫困生活的同情和赞颂。诗的语言简朴,是诗人所创造的平淡文风的表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