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送春王令 |
释义 | 《送春》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寓情于物。花开花落,燕子飞来,子规夜啼都是自然现象。然而诗人认为,花也好,燕子也好,子规鸟也好,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把要消逝的春天唤回来。春光没有尽逝,生机犹存。 子规不停地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渐渐消逝的春光。最后两句诗人借此表达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突出了坚定的信心。 作品名称:送春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王令 原文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名词解释1.王令(一○三二~○五九),字逢原,初字锺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於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生,往来於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宋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为知己,遂以文学知名。卒於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2.子规:杜鹃鸟。传说杜鹃鸟不停地叫,口中流血;又,《寰宇记》载:蜀王杜宇,号望帝。有一天,杜宇把王位让给治水有功的宰相开明,他自己到山中隐居。二月间,子规鸟啼,当地人认为子规就是杜宇的化身,听鸟啼而心悲。子规鸟啼声悲切,一直到啼血而死。 译文暮春三月,花谢了又开;低矮的屋檐下天天有小燕子飞来。子规鸟不分白天、黑夜地啼叫,只到啼出血来。它们不信春风呼唤不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