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松脂膏 |
释义 | 简介松脂膏又名杜衡膏,古方剂,主治白秃及痈疽百疮,外敷。 基本资料【药物组成】黄芩1两,当归1两,黄耆1两,黄连1两,芍药1两,大黄1两,蜡1两,芎1两。 【处方来源】《千金》卷二十二。 【方剂主治】痈肿。 【制备方法】上(口父)咀,合松脂1斤半、猪脂0合半,微火煎之,三上三下,绵布绞去滓,火炙,敷纸上。 【用法用量】随肿大小贴之,1日易3次,即痊愈。 其它介绍松脂膏:《圣惠》卷四十 主治: 头疮经年不愈。疖肿,酒渣鼻。 成方: 松脂3分,黄连3分(去须),川大黄半两,水银1两半,黄芩1两,苦参1两(锉),蛇床子1分,白矾半两(烧令汁尽),胡粉半两(合水银,入少许水,同研令星尽)。 制作: 上为细末,用腊月炼了猪脂,调令稀稠得所。 出处: 《圣惠》卷四十。 用药方法: 每日敷疮上。 松脂膏:《普济方》卷三一三 主治: 一切痈疽发背,溃后日夜疼叫口不合。 成方: 松脂1斤,猪脂半斤,大黄1两,白蜡4两,细辛半两,防风半两,黄芩半两,芎半两,白蔹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莽草半两,黄柏半两,白芷半两,黄连半两,麻油半两(一方有黄耆1两,一方无麻油)。 制作: 上(口父)咀,先煎2脂、白蜡令烊,次纳诸药,三上三下,以绵绞着水中为饼。 出处: 《普济方》卷三一三。 用药方法: 取少许火炙之,敷油纸上,贴疮处。 松脂膏:《千金》卷二十二。 主治: 痈肿。 成方: 黄芩1两,当归1两,黄耆1两,黄连1两,芍药1两,大黄1两,蜡1两,芎1两。 制作: 上(口父)咀,合松脂1斤半、猪脂0合半,微火煎之,三上三下,绵布绞去滓,火炙,敷纸上。 出处: 《千金》卷二十二。 用药方法: 随肿大小贴之,1日易3次,即愈。 松脂膏:《圣惠》卷九十一。 详细>> 主治: 小儿白秃疮及诸癣。 成方: 松脂半两,天南星1分,川乌头1分(去皮脐),腻粉1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别研如膏),清油2两,黄蜡1两。 制作: 上为末,先取油、蜡,入于瓷器内,以慢火熔之,后下诸药末,和搅令匀,熬三五沸,膏成候冷。 出处: 《圣惠》卷九十一。 用药方法: 涂疮上,日再用之。 松脂膏:《普济方》卷二八五。 主治: 痈肿脓溃。 成方: 松脂1斤(炼煮),(月区)脂3合(生),椒叶1两,白蜡3两,蛇含1两,黄耆1两,芎1两,白芷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芍药1两。 制作: 上切,以水先煎脂、蜡烊尽,纳诸药,三上三下,白芷色黄,膏成。 出处: 《普济方》卷二八五。 用药方法: 用剪故帛,量疮大小,涂膏贴之,日夜各1次。 松脂膏: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 主治: 耳聋。 成方: 松脂3分,巴豆1分(去皮心),大麻子仁3分,熏陆香3分,食盐3分。 制作: 上药和捣如膏,丸如枣核大。 出处: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 用药方法: 纳于耳中,1日换1次。 松脂膏: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见《圣惠》卷四十。 主治: 头面上风。面上风疮,黄水流出,或痒或成痛。 成方: 松脂1两,石盐1两,杏仁1两,蜜1两,蜡1两,熏陆香2两,蓖麻仁3两。 制作: 上熟捣作饼。 出处: 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见《圣惠》卷四十。 用药方法: 剃净百会上发,贴膏,膏上安纸,3日1易。若痒,刺药上,不久风定。 松脂膏: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三○○。 主治: 肉刺。 成方: 柏树上白胶1两,松脂1两,黄蜡半两。 制作: 上药合于火上,炼成膏。 出处: 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三○○。 用药方法: 将贴之,用物系定,明日自挺出落地。 松脂膏:《千金》卷十三。 主治: 白秃及痈疽百疮。 成方: 松脂6两,矾石1两,杜衡(一作牡荆)1两,雄黄1两,附子1两,大黄1两,石南1两,秦芎1两,珍珠1两,苦参1两,水银1两,木兰1两。 制作: 上(口父)咀,以酢渍1宿,猪膏1斤半煎之,以附子色黄,去滓,乃纳矾石、雄黄、水银,更着火三沸,安湿地待凝。 出处: 《千金》卷十三。 用药方法: 以敷上,每日3次。 松脂膏:《圣惠》卷六十五。 主治: 久恶疮,黄水出流。 成方: 松脂1两半,熏陆香1两半,白羊脂3分,乱发灰半两(细研),生地黄汁5合,石盐半两(细研)。 制作: 上药先煎羊脂、松脂、熏陆香等烊,次下地黄汁煎令稠,即入发灰并盐,和令匀,成膏。 出处: 《圣惠》卷六十五。 用药方法: 每日涂2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