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松山镇
释义
1 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

松山镇位于罗源县东南部,罗源湾畔,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2004年)。辖6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104国道过境,通水运。罗源湾开发区建在镇内。

乡镇概况

松山镇位于福州市罗源县罗源湾畔,依山面海,是罗源湾开发区所在地,与台湾隔海相望,全镇面积1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4.2%,耕地面1213.13公顷,林地面积3743.87公顷,水域面积4666.67公顷,全镇下设6个居,16个村,总户数8155,总人口3.8万;全镇有35个党支,党员1209人;在职干部、职工81人,是罗源县最大一个乡镇。

历史沿革

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析置松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7年,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上土港、下土港、迹头、乘风、八井、剩头、北山、上杭、白水、泥田、小获、大获、竹里、外洋、前房、巽屿16个村委会和渡头、岐后、树柄、吕洞、南岐、岐头6个居委会

地理气候

松山镇地处东经119°,北纬2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年总降雨量1650mm,年总日照时数1752.8小时,年平均霜期13天,一年两熟。各类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

基础设施

全镇拥有中小学22所,其中:中学2所、完小校10所;各类企业厂场56家,其中镇办企业22家;大小水库7座,其中小型水库2座,总库容达534.6万立方;250千瓦水电站1座。

经济发展

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下同)23.55%,其中工业产值45803万元,比增9.54%,农业产值60000万元,比增59.46%;乡镇企业总产值71505万元,比增12.35%;实际利用外资274.91万元,比增409.1%;工业用电量2900万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财政总收入410.84万元,比增11.45%;粮食总产量78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152元,比增5.3%。

2 吉林省磐石市松山镇

松山镇位于吉林省磐石市。面积274平方千米。人口14314人。辖1个社区、10个村:江南社区、安山村、人和村、新民村、石门子村、爱耕村、兴农村、红旗庙村、前进村、东北岔村、富安村。

松山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畜牧养殖、药材种植、林蛙养殖、山珍采集等四项产业实现经济效益230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畜牧养殖业在松山镇有良好的基础。该镇除了加强已具规模的卓越鸡养殖基地、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外,还陆续兴建了正方大鹅养殖基地、绿色山猪养殖繁育基地、黄牛合作经营牧业园区、梅花鹿养殖园区。35户正方大鹅养殖户今年出栏10万只鹅,平均每户收入超过3万元。今年,该镇畜牧养殖业实现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

药材种植在松山镇很有传统。为把药材种植打造成优势产业,该镇联系敖东药业、神奇药业等制药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了药材种植收购意向合同,并成立了药材专业合作社。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目前,该镇药材种植面积超过750公顷,今年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松山镇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发展林蛙养殖。该镇帮助养殖户办理荒山、荒沟承包经营许可证,并免费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全镇72条山沟都已承包出去搞林蛙养殖,每年能创造520万元的经济效益。

松山镇山多林密,山珍资源十分丰富。该镇爱耕村小爱屯的18户农民农闲季节都搞山珍采集。仅此一项,每户农民每年能有两三千元的进账。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山野菜加工厂,使很多农民采集的山珍能就地销售。山珍采集每年能使该镇农民增收300万元。

3 山东省栖霞市松山镇

松山镇位于栖霞市区北10公里,距烟台40公里。全镇总面积136.78平方公里,辖52个行政村,人口3.8万。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松山镇、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

行政区划

松山镇下辖村:桑家庄村、东战家村、虎山村、前铺村、金山泊子村、兴利村、西鹿头村、下紫现头村、汉桥村、松山村、史家村、新店村、北衣家庄村、盘子涧村、大北庄村、枣林庄村、上艾口村、下桑树夼村、下艾口村、龙村村、郝家楼村、庵里村、南寨村、吕家埠村、东鹿头村、河南夼村、南庄村、隋家集村、裕富庄村、代家村、公山后村、客落王家村、东北庄村、艾山汤村、金山村、赤巷口村、留家村、百里店村、金山台村、后铺村、豹山口村、东马耳岙村、金山店子村、朱元沟村、上紫现头村、虎龙口村、客落邹家村、母山后村、上桑树夼村、客落潘家村、铺子夼村、山北头村

资源优势

松山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三高速、204国道、烟栖汽车专用路、张栖路纵贯南北,松十路、松任路横贯东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烟台市电力双回路供应与胶东电网输送中枢为松山镇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库容7010万平方公里的庵里水库与泾穿南北的白洋河为松山镇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丰富的黄金矿藏和地势资源为松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松山钟灵毓秀,历史上名人辈出,道教全真派鼻祖七真人之首丘处机,清朝兵部侍郎郝晋,著名训诂家郝懿行等,皆出于此。松山西侧的胶东第二山——艾山,其山间峦峰叠翠,幽谷跌宕;林泉潺潺,鸟语花香。盛产野味山珍,特产异草奇花,是胶东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

经济状况

松山镇果园面积19000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6000多亩,发展套袋苹果2亿个;利用山枣改接大枣技术发展优质大枣基地1000亩,品质优良,口味独特。 松山镇共发展保护地栽培3000多亩,蔬菜大棚2600个,主要生产西红柿、黄瓜、葡萄、美国西芹、韩国茭瓜、以色列辣椒、草莓等反季节蔬菜和高档菜、水果;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现有食用菌大棚2000多个,以香菇、花菇、鸡腿菇为主。松山镇养殖业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优良,以黄牛、奶牛、波尔山羊、猪、肉食鸡、山鸡为主,有规模养殖小区2个,专业户2000多户。

松山镇是栖霞的经济强镇之一,2001年全镇工农业国民生产总值达9.6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高效农业、工业园区、建材、矿产、旅游为基础的经济格局。

招商引资

2006年3月18日,松山镇在经济开发区C区举行6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投资总额达1.3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总投资1191万美元,分别是投资621万美元的烟台顶真食品项目、投资400万美元的烟台泉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水果罐头项目、投资100万美元的烟台加加新食品水产加工项目和投资70万美元的烟台善庆堂水养生食品项目;内资项目2个,总投资4000万元,分别是投资2000万元的烟台大禾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果酒果醋项目和投资2000万元的烟台山水果酒项目。预计除烟台泉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水果罐头项目外,其余5个项目将于8月底前全部竣工投产。这些项目的开工,对加快经济开发区C区的发展,提高我市食品加工基地建设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松山镇位于栖霞市区北10公里,距烟台40公里。全镇总面积136.78平方公里,辖52个行政村,人口3.8万。松山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三高速、204国道、烟栖汽车专用路、张栖路纵贯南北,松十路、松任路横贯东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烟台市电力双回路供应与胶东电网输送中枢为松山镇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库容7010万平方公里的庵里水库与泾穿南北的白洋河为松山镇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丰富的黄金矿藏和地势资源为松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松山钟灵毓秀,历史上名人辈出,道教全真派鼻祖七真人之首丘处机,清朝兵部侍郎郝晋,著名训诂家郝懿行等,皆出于此。松山西侧的胶东第二山——艾山,其山间峦峰叠翠,幽谷跌宕;林泉潺潺,鸟语花香。盛产野味山珍,特产异草奇花,是胶东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

松山镇是栖霞的经济强镇之一,基本形成了以高效农业、工业园区、建材、矿产、旅游为基础的经济格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松山镇已经初具现代化小城镇的发展规模,2001年栖霞市政府在松山镇的同三高速公路两侧开辟了栖霞第一个工业园区——栖霞科技工业园,使松山镇成为栖霞市最佳的投资宝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5914

男 18406

女 17508

家庭户户数 1250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5272

家庭户男 17946

家庭户女 17326

0-14岁(总) 6586

0-14岁男 3382

0-14岁女 3204

15-64岁(总) 25616

15-64岁男 13317

15-64岁女 12299

65岁及以上(总) 3712

65岁及以上男 1707

65岁及以上女 200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4576

下辖村

松山村  公山后村  庵里村  赤巷口村

兴利村  朱元沟村  虎龙口村  裕富庄村

龙村村  下紫现头村  上紫现头村  母山后村

郝家楼村  东战家村  枣林庄村  下艾口村

上艾口村  艾山汤村  吕家埠村  北衣家庄村

史家村  留家村  代家村  虎山村

汉桥村  新店村  前铺村  后铺村

东鹿头村  西鹿头村  铺子夼村  大北庄村

东北庄村  南庄村  金山村  金山店子村

金山台村  金山泊子村  河南夼村  南寨村

桑家庄村  东马耳岙村  盘子涧村  上桑树夼村

下桑树夼村  百里店村  豹山口村  山北头村

隋家集村  客落邹家村  客落潘家村  客落王家村

4 广西容县松山镇

介绍

松山镇位于容县西北部,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全镇有农户10372户,总人口41731人。辖区总面积19.84万亩,耕地面积2.08万亩,有林地面积13.28万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0067万元,全镇有乡镇企业324个,年地方财政收入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8元。主要特产有沙田柚、果苗。

地理位置

松山位于容县北部,东与县底镇相邻,南与容州镇相连,西与石头镇接壤,北与罗江镇交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8公里,是容县北片的中心乡镇。全镇总面积133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429个村民小组,人口4.2万多人;28个党(总)支部,党员949人。

气候温度

松山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镇年平均气温21.8°C;年平均积温6883°C;多年平均降水量1650mm;松山镇位于大容山脉北段,大部分属花岗岩丘陵地貌,约占总面积的77%,海拔多在200--300米之间,大致呈北东向分布;土层深厚,土壤中多有机质占55%左右;地表坡度30°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山地利用潜力大。

经济状况

全镇林地面积13.44万亩、水田面积17000亩、旱地面积2076亩;粮食年生产面积3.2万亩,粮食年产量1.33万吨;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6.6%;经济林基地42000多亩,其中沙田柚5320亩、八角12725亩、玉桂7806亩、速生丰产林13000亩、番石榴700亩、果木苗800亩、茶叶400多亩;年末生猪存栏3.8万头,肉猪年出栏1.25万头,年末家禽存栏20.21万羽;规模养殖户192户;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年发电量达950万度;外出务工人员达9160人,镇内企业用工830多人。

松山镇经济不断发展,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2.87亿元;现有企业21家,工业年总产值11300万元;农业总产值13000万元;财税收入3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

城镇建设

松山镇交通便利,贯穿全镇的容平二级公路正在抓紧建设中,率先在全县实现村村通四级公路目标。教育办学水平较高,镇内设有3所中学,13所小学,现有教师360人,在校学生6453人,办学水平不断改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山口圩镇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1.5万人;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建有自来水厂、农贸市场、文化设施等;开通了5500多门电话,建有多个联通、移动通讯基站,信息网络覆盖全镇。

旅游景观

松山镇人文旅游景观也十分丰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著名将领夏威、马晓军、韦云淞故居座落其中;大水自然风光以瀑布、天池、绿茵著称;沙田村木兰塘是中国名果--沙田柚的发源地,集原产地保护、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木兰塘项目富有内涵;三合村兰花远近闻名,别具一格。

5 贵州省紫云县松山镇

松山镇,镇人民政府驻地城关,地理坐标东经106005/,北纬25045/。面积178.29平方公里,辖31个村(居)委会,202个村民组,16379户,58635人。该镇是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 辽宁省凌海市松山镇

概况

松山镇辖24个行政村。秦沈高速铁路、G1和G16高速公路、102国道过境。古迹有清朝入主中原时松锦之战战场遗址,有嘉庆、道光皇帝题诗记述松锦战况的碑文。

历史沿革

原属锦县第七区,1955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位于凌海市西南部,距市区23.5千米,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6万。102国道过境,辖松山、水手营、前甸子、王姓屯、北壕、苗家、大穆、大岭、东沟、裴单、陆家、水泉、南三道壕、北三道壕、梁家、齐家窝铺、太平沟17个行政村。

2002年,镇政府驻松山,人口3.99万人,面积142.9平方千米,辖松山1个社区和松山、水手营子、前甸子、王姓屯、苗家、北壕、大穆、大岭、东沟、梁家、裴单、陆家、水泉、南三道壕、齐家、北三道壕、太平、巧鸟、二十里铺、四道沟、大管、高家、东山、关家、八家子、川心店、丁子沟、方家、贺家、柏家、小管、鲍家32个行政村。

行政代码

210711180:

~200 121松山村

~201 220水手营子村

~202 122王姓屯村

~203 220北壕村

~204 122大穆村

~205 122大岭村

~206 220东沟村

~207 220梁家村

~208 220裴单村

~209 220陆家村

~210 220水泉村

~211 220南三道壕村

~212 122齐家窝铺村

~213 220北三道壕村

~214 220巧鸟村

~215 220双十村

~216 220鲍家村

~217 220大管村

~218 220关家村

~219 220川心店村

~220 220方家村

~221 220柏家村

~222 220太平村

~223 220苗家村

7 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

介绍

天祝县松山镇地处祁连山脉毛毛山南麓松山滩草原,海拔在2500—3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260—300毫米,年蒸发量1703毫米左右,属干旱半干旱气候,也是全县降水量最小、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45个村民小组,人口3070户13086人,有6个纯牧业村和6个半农半牧村,是一个藏、汉、土、蒙古、回等多民族聚居的贫困乡镇。

松山镇地处祁连山脉毛毛山南麓松山滩草原,东北与古浪县接壤,东南与景泰县、永登县接壤,西邻县城华藏寺,天干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县城华藏寺17公里,交通便捷。松山镇前身为松山乡、钱宝镇,两乡镇于2004年9月撤并,合并后更名为松山镇。松山,因城北大山多松树而得名,藏语亦称密哈山,意为肉食之地。

地理位置

松山镇位于罗源湾畔,依山面海,是罗源湾开发区所在地,全镇面积1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4.2%,耕地面1213.13公顷,林地面积3743.87公顷,水域面积4666.67公顷,全镇下设6个居,16个村,总户数8155,总人口3.8万;全镇有35个党支,党员1209人;在职干部、职工81人,是罗源县最大一个乡镇,全镇拥有中小学22所,其中:中学2所、完小校10所;各类企业厂场56家,其中镇办企业22家;大小水库7座,其中小型水库2座,总库容达534.6万立方;250千瓦水电站1座。

资源优势

松山镇国土面积711.3平方公里,草原面积93.24万亩,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民小组,人口3017户13346人,有纯牧业村4个,是一个藏、汉、土、蒙古、回等多民族聚居,半农半牧的镇。全镇现有学校19所,其中独立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1所,六年制完全小学10所,村学7所。辖区内有县级单位天祝种羊场1个,镇属各单位12个,有钱宝砖厂、天祝县华锐酒厂、采石场、道渣石场、富强牛羊育肥场登5家企业和私营企业,餐饮、商贸个体工商户120户。

松山镇历史文化悠久,始建于明代时期的松山古城,森林密布、牧草丰美、牛羊成群,是当时供给军队马匹、饲草的重要牧场之一,战略地位突出,为古代“松山古道”和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气候和人为的因素,环境日益恶化,草场退化,古城日渐萧条。建国后历届政府在松山古城附近办公。现松山古城遗址被列为县级保护文物,保存完好。其它文物古迹有华尖鱼儿山、地沟梁一带古脊椎生物化石和红石堡子、藏民堡子遗址和达隆寺等。

民俗文化

松山镇民俗文化丰富,社火表演、赛马会等民间文化活动经常开展。组建于70年代的红石村社火队,是全县优秀社火表演队之一。每年春节和元宵节赴县城和附近乡镇进行表演,为群众活跃节日气氛。各村组春夏季节举办的赛马盛会,吸引远近赛马爱好者和群众前来比赛观看,为辽阔的松山滩草原平添了几分美丽。

经济状况

松山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农牧业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项目,走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为主导,资源开发为辅的发展路子。建成舍饲暖棚251座,富强牛羊育肥场和大圈湾养狐场2个特种养殖场;建成3000亩人工种草基地1个,特色畜牧业已成为促进全镇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004年,全镇农牧业总产值118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388万元,粮食总产量118万公斤,大小畜年末存栏66851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34元。

2003年底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5425万元,完成年任务100.04%,比上年增长(下同)11.52%。其中:工业总产值48015万元,完成年任务100.03%,比增17.1%;农业总产值37410万元,完成年任务100.05%,比增5.09%。本级财政总收入325万元,完成年任务100.93%(剔除体制调整级免征税费部分),同口径比增7.78%。农民人均纯收入3945元,完成年任务100.07%,比增2.7%。实现利用外资53万美元,内资到资696万元。工业用电量788万千瓦时,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明显增长。党建、计生、综治、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等其他工作也基本上都能按时保质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

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下同)23.55%,其中工业产值45803万元,比增9.54%,农业产值60000万元,比增59.46%;乡镇企业总产值71505万元,比增12.35%;实际利用外资274.91万元,比增409.1%;工业用电量2900万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财政总收入410.84万元,比增11.45%;粮食总产量78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152元,比增5.3%。

发展思路

以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总揽全镇经济工作全局,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突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狠抓以舍饲育肥为主的养殖业,以杂交油菜、豌豆、无公害蔬菜、中(藏)药材和牧草为主的种植业,以农畜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加工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领导名单及分工

刘生才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盘工作

黄忠荣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工作,分管统战、民族宗教工作

孟寿堂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盘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财务工作

刘子云党委副书记分管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精神文明、共青妇、老龄、工会、计划生育、机关党支部工作

曹永录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政法、纪检、综合治理、司法、信访工作

于建功副镇长分管农、林、牧、土地、水、电、扶贫工作

张华副镇长分管文教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广播电视、统计工作

刘青镇长助理协助分管农业镇长工作

李德元武装部长负责武装工作

王国杰经委主任负责经委工作、安全工作

杨抓新草华尖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负责华尖社区工作

杨振云计生办主任负责计划生育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