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九城 |
释义 | 橙小城,自称北京大爷的八五年姑娘,年少时满腔热血跟着朋友玩音乐,几年过去,留在身上的除了肩周炎就是摇滚精神。典型的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文笔中带着股痞味儿又不乏幽默,臭贫却不失独特。 书籍《四九城》基本信息*作 者: 橙小城 著 *出 版 社: 长征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 字 数: 250000 * 版 次: 1 * 页 数: 236 * 印刷时间: 2008/09/01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802044289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青春文学 >> 叛逆/成长 *定价:¥24.80 内容简介平安里的小胡同,四合院的石榴树,后海、新街口, 阳光灿烂的日子。 哭哭啼啼的小赫儿什么时候长成了打不倒的超人? 沉默寡言的王旭什么时候开始拿起鼓槌组上了乐队? 小昭、萧阳,生活里什么时候蹦出来这些了不起的姑娘? 他们身上到处是耀眼的光芒。 程筱看着那些一起长大的伙伴儿一路飞跑, 跟着整个儿北京城一起从她身边飞跑过去。 时光要流转,谁也挡不住。 媒体推荐我也生在北京,四九城里也有我的影子,但是可惜我没有过那么精彩的故事。真羡慕拥有过这样的青春的人。 ——掠鸿 “人这一辈子,好多事儿都是过去了以后再回头想才能想明白,搁在当时,就算想破了脑袋也琢磨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能剩下的也就是手足无措。我知道我说“一辈子”有点儿夸张,可又有谁知道人活到多大岁数才算是一辈子呢,那些连话都还不会说就夭折了的小孩儿,他们就没活过一辈子吗?”——这段话说得真对!别人总觉得我们太年轻,觉得我们一直没明白过,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好些事儿在我们回头的时候就已经想明白了,所以我们才能长得更大!我们一直一直,都活在“一辈子”当中!呵呵,说的可能有点跑了,但是我就是看见这句话,有这么个想法。 ——sft007 开始没明白“四九城”是什么意思,一看才知道原来说的是北京城。我住在北京城里快20年了,可是都不知道我也活在“四九城”里!白活了! 这个故事还行! ——上街打架 怎么扯上孙睿和石康了?不喜欢他俩,我喜欢这个作者的风格,慢悠悠的,特北京。 ——这里是北京2008 我在北京念书,宿舍里有一个北京同学讲她中学时候的事情,和女主角很像啊。是不是北京的女孩子都这么帅呢?呵呵,有点羡慕他们。 ——莲碧轻红 其实我挺烦别人拿80后说事儿,好像80后怎么着了似的。其实80后怎么都没怎么着!就是这么平平静静长起来的!谁还没叛逆过啊?可是最后不都变成靠谱儿青年了吗!你就看着小说里那几个孩子,80后怎么啦?我觉得挺好! ——第一线小青年儿 这个故事,我真是跟着一会儿笑一会儿郁闷。我有一哥们儿,牛逼,就跟小说里写的王旭一样!他跟我说最想干的事儿就是有自己的乐队。可是他没干成,还让学校给轰走了,现在还在家里呆着呢。我看这故事就想,我哥们儿怎么就没这命?真的!你让他过一天这种日子也行!他说他就想玩乐队,跟家里吵,离家出走,结果什么他妈都没落下! 小说里那些人是幸运的,真的,他们真的特别幸福。 ——乌鸦 编辑推荐正宗老北京胡同口音,贫而不腻; 一路走来的80年代北京生活,记忆里不变的动画片、后海、H.O.T大街小巷; 摇滚少年+篮球少年+爱打架的炸药少女,人物性格十足; 扛起胡同青春纪年大旗,打造属于80后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们80年代的青春纪,最后的胡同小说。 孙睿身后跳出来胡同青年橙小城, 絮叨着80年代北京城里最后一点儿灿烂的时光。 不颓废,不石康, 边走边唱自己的北京故事。 平安里的小胡同,四合院的石榴树,后海、新街口,属于80年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跟着它们飞跑吧, 时光要流转,谁也挡不住。 目录第一章、活该着 第二章、大肥肉 第三章、转不过弯 第四章、You rock my world 第五章、认真的 第六章、The bluest eyes in texas 第七章、就是不一样 第八章、牛掰了 第九章、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第十章、春暖之后是花开 第十一章、小宇宙大爆发 第十二章、夜不眠 第十三章、回过头才能想明白 第十四章、一片一片碎成块儿 第十五章、就是看看也满足了 第十六章、酒是穿肠的毒药 第十七章、老天爷请你发慈悲 第十八章、She’d never tell secretly 第十九章、抓住点儿什么 最末之章、Cross my heart …… 文摘第四章 You rock my world 王旭的出现就是耶稣基督行了神迹,我们俩是耶路撒冷的一对瞎子,被耶稣基督的双手一抹才看见了光明。好像是一阵狂风刮过天际,卷走了遮住半边天的密布乌云,我们才能看得见整个世界。 他像基督一样来去无踪影,带领我们从蒙昧穿越到开化。认识他以前我们从不知道世界是这么大,我们从未想过生命还有这么多可能性。我们被这些眼花缭乱的画面晃晕了眼睛,又被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震聋了耳朵。到底在那些日子里我们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早就已经无法讲述,但是有一些画面硬生生的如海报一般,紧贴在我记忆的电影院里,成为我追溯过去的线索。 比如电视屏幕上吼叫的摩岩三杰,比如藏在车库里的乐队排练,比如抓在手里的一百个烤串儿,比如很黄很暴力的家庭问题…… 以及我们最爱去的九湾胡同。 前门外大街有一条弯儿特别多的胡同,20世纪60年代时它还叫“九道湾胡同”,后来改名为现在的“九弯胡同”,我估计是为了区别于北京其他地方那几条九道湾胡同。 九弯胡同弯弯曲曲不太长,不足半里,九个拐弯形式各样,有死弯、活弯;有直弯、斜弯;还有弯连弯。胡同里最宽的地方也就是三四米,最窄的道而也就一个自行车车把那么宽。那时候老是有对胡同感兴趣的爱好者——还有不少外国人光顾九弯胡同,他们有的在数胡同里的弯,有的拎着相机拍照,虽然我们看不出来,可想必这胡同有吸引人的地方。 其实要我们说,九弯胡同就是一条挺普通的胡同。没有东西城那样的四合院,可也不是我们住的那种平房大杂院,胡同里一个个小院儿彼此相邻,也算得上错落有致,院里头顶多是三两户人家,也有独门独户的,一条胡同不过二十几个小院儿,五十多家人。在这种人口密集、车水马龙的前门大街的胡同群里也算得上是闹中取静。胡同里几十户人家都是地道的平民百姓,老街旧坊的彼此都特熟悉,我们在那片儿玩,叫他们大爷大妈的,他们全笑着答应,回一句我们仨的小名儿,听了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这胡同之所以受到我们的追捧是因为我们开始学骑车了,这胡同它西高东低,练自行车最爱顺坡而下,不用蹬地还省劲,更有拐弯时的角度,自我感觉特美,有时我们几个把自行车一字排开一冲而下,现在回想起来比漂流还有乐趣,那真叫一刺激!要赶上夏天下大雨,胡同里就积满了水,我们用纸叠成小船儿,从胡同西口放到水里头,小船儿在波浪中起起浮浮顺弯而下,用不了十分钟就能漂到东口。等到冬天下雪,整个胡同又成了我们的战场,跟那儿 …… 北京四九城概况北京城自明代后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设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内、外、皇城统一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行政区。清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汉民全部驱至外城居住,腾出内城住八旗军队及所携家眷(直至中后期,方有高级汉官被特赏内城居住,如刘墉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这样,一个北京城被人为地划分成两部分,内城成为军事驻防地兼家属区,外城则是单纯的居民区。内城、外城泾渭分明,旗人、民人界限森严。当时的八旗很为自身的特权地位自豪,称自己的所居地为“四九城”,来标明自己是拱卫紫禁城的高于他人的特殊群体,以区别居住在外城的民人。 北京之所以称四九城,是因为清朝时北京被划为十个城区,当然其中皇宫(也是一个城区)对老百姓而言是闲人免进的,所以清朝的老百姓对北京城称“九城”。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北京街巷名称史话》记载。“九城”概念:在清朝时候,因为人口增多了,城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热闹,大约从乾隆年开始,清政府把北京城划为十个城区,内外城各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个区,即京城出现了十个区。于是老北京的话里就有了句“跑遍了九城也没找着”。这话的意思就是“跑遍了北京城也没找着”。为什么说九城?京城不是分了十个城区么?十个城区是没错,可内城的中城是皇城啊,老百姓当然不允许进皇城,否则就要被杀头。 民国时,对北京城重新划分,划分为四个城区(皇宫也在四个城区内),所以北京城就被老百姓渐渐地称为“四九城”。 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时候,那时的燕国就在这里建起了城墙,从此开创了北京城墙文化的历史。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北京城墙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不断被延展着、变化着、丰富着。 城墙是人类开始走向文明的标志。说到文明就总是离不了城墙、青铜器、文字、阶级这几个标志,而对于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掘无不以城墙遗址为要,可见城墙对文明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城墙的建设不仅仅反映了人们挖壕筑墙的水平,而且还反映了古代青铜矿冶和铸造的科技进步水平。只有相对高级和相对发达的城墙建筑,才能够保证城市生活的稳定和发展,这才是城墙“文化”最贴切的核心内涵。 形制城之形制 在我国古代的汉字中的“城”,一方面是指“城墙”,另一方面又指“城市”。对于中国古代的城市的建设来说,大多是先修筑城墙,后形成市区的。城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军事防御。而国都的城墙不仅仅是一种防御工事,而且还是统治中心象征,这就是北京城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是北京城墙和其他城市的城墙的最大不同之处。我国历史上的城墙主要以矩形为主,北京城的形状为近似矩形。 说到北京城,原来有4道城墙,在城市的中心,皇宫外面是紫禁城,紫禁城的城墙不是一般老百姓的,所以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墙,虽然它也代表着一定的文化,只是那文化离我们老百姓太远了。它的外面围着一圈更大的城墙,叫皇城,皇城的外面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城墙,此外北京的南边还有外城城墙。 紫禁城宫城高墙环绕,城高10米,厚6米多,城外有护城河,又名筒子河。城四方都有高大的城门楼,南面叫午门,北面叫神武门,东边的叫东华门,西边的叫西华门。有城就一定有门,否则就只能叫墙而不能叫城墙了。中国对于门的理解和西方人不同,我们常见到的西式建筑,差不多就一大门,其余多是小门,西方文化是开放的,可是建筑却是相对封闭的独立的。中国古代,从院落建筑到城市建筑,总是不厌其烦的大建其门,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封闭,可是建筑却相对开放。 现存的北京皇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6—1420年),它是用砖砌成的城墙,城墙的外面还涂了朱红色,墙的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皇城南的大门叫做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民国时又改叫中华门),东侧的叫“东安门”,西侧的叫“西安门”,北边的名“北安门”,清代改叫地安门。 北京从前的内城是在明太祖1370-1419年建造,内城周长约24里,一共有9个城门,老北京话说的“四九城”,就是内城东西南北的四面城墙和它的九个城门。 外城,明代时,正阳门外人口增多,为了防止外部的侵扰,1542年刘伯温等人建议明政府修筑北京外城。嘉靖32年又有给事中朱伯辰上书也建议说应该修。另外我国古代城市本来就有“内城外郭”的重城制模式。于是嘉靖帝下令大兴土木修筑城墙。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财政吃紧,严嵩下来到工地巡视了一番之后,提议先修筑南面城墙,等到以后有钱了再续修其他几面。最后把已经修好的北京南面的城墙,“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外城工程花费了十个月的时间,北京城就成了”凸“字形。 历史城之历史 北京古城墙,目前可见到的城墙遗迹,只有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远古的城墙已没有了踪影。明代城墙最宏伟、最完整、最坚固。 北京的城墙历史大约起源于商代后期。当时在北京地区有燕和蓟等自然生长的方国。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后,分封诸侯。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后来燕的实力强大了就把蓟吞并了,并迁都于蓟城。据已发现的燕国文化遗址。其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古城区3部分。从古城的基址可以看出其呈长方形,东西长850米,南北长约600米,城墙厚约4米,以土夯筑而成。城墙分主城墙、内附墙和护城坡3部分。城垣外有沟池环绕。还应当是我们北京最早的城墙了。燕都蓟城成为战国时的名城。 战国时期,燕为七雄之一。相传燕昭王即位后筑了黄金台,招聘天下英才。天下的许多人才都跑到燕国来打工,燕国也因此而强盛起来。后来燕昭王派其中的一个叫乐毅的人为上将军,率领大军讨伐齐国,把齐军打的大败。战国末年,秦国派大将王翦领兵攻破燕国,蓟城也跟着被占领。从秦、汉到西晋,蓟城一直都被视为北方的重镇。西汉时汉武帝封其子刘旦为燕王。他在蓟城建有万载宫、明光殿。 金中都时候的城墙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的,扩建的方式是在原城址的基础上,在东、西、南三面全部加以扩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金中都是辽南京城的升级版,从此北京的城郭形式就基本上接近于正方形了。 据说为了扩建金中都,建城墙,当时动用了数十万劳动力,对于当时建城情景有这样的描述,“人置一筐,左右手排立定,自原州至燕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公元1215年,蒙古军队攻入中都,一把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月,金中都城从此全毁。到元代至明初其遗址还有残留,等到嘉靖时修筑外城以后,这些遗迹几乎全部消失。如今只有凤凰嘴村一带,还能够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土岗,那就是金中都城墙的遗痕。 元大都城没有在金中都基础上扩建,金中都毁成那样也没法再扩建了。于是元朝人只好在旧金中都城的东北处另起炉灶修建全新版的新城。新城的形状也是矩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元大都的城垣都是由夯土板筑而成,其中有竖柱和横木用来加固城墙。这样的城墙,遇上雨天很容易被雨水冲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城墙顶部用苇衣和管道防水。全新版的城,用的却是简易版的城墙,难怪明朝的时候非要拆它不可。元大都城一共有十一个门。现在建国门南侧的观象台,就是元大都城东南角楼的旧址。 明朝皇帝决定把现成的元大都拆了,要修建全新正式版的北京城。其面积为62平方公里。它把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往里缩了2.5公里,又把南城向南推进到前门一带。城门起名叫: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等,这些名字到现在还在用,只是见不着城门楼了。明1564年,又修筑了包围在南郊外面的外罗城,也就是从前人们所说的北京外城。明朝时全城的中心南移。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为中轴线的起点。整个城墙围绕着中轴线呈现一种平衡对称的审美格局。 清朝定都北京之后,没有做新版,只是沿袭明代格局。和明代不同的,只在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方面。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隅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顺治八年(1651),重修承天门,改称天安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北京作为封建王朝帝都的历史从此结束。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文明记》中对于当时的城墙有这样的描述,书中说当时的北京城分为内外城,它们“均有坚固之城墙环绕”,那时游北京者“定先登上城墙”,书的作者被“城墙之壮大所惊倒”并赞美说:北京的城墙“真正之金城铁壁”,站在城墙上“最能将北京之大观收入双眼,最引人注目者,乃城内中央与正阳门相接之皇宫。” 变迁城之变迁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关于北京的城墙存留发生过一场论战,结果是废城派占据了上风,北京的城墙从此灰飞烟灭。 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城墙作为古代防御的工事,已完全失去了它现实应有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相反它的存在还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另一种意见城墙是古代文化的遗存,应该保留。保留的方法,梁思成建议,把宽阔的城墙顶部开辟为登高游览之处,再把墙外的护城河加以修整,护城河两岸加以绿化。可以说这是一个“环城立体公园”的建议,可惜没有被采纳。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见不到北京的城墙了。 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安定门、永定门等47座城门城楼、箭楼和角楼被一一拆除,而今就剩下三座可供人观赏了。 如今北京城墙的遗迹:有广安门外的凤凰嘴村一带残存的金代中都城墙的遗址,和“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等几处。 自元至清,几朝的都城都建在北京,其格局既体现了中国的都城建设所特有的审美原则,又体现了北京作为帝都的审美特色。如今北京城的格局基本是由明代奠定的。“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廓丰富,节律有序。”和考古情况相反,对于北京来说,是城市保留了下来,而最能够体现城市格局特点的城墙却没有留下来。 城墙是农业时代系统的防御工事,对于稳定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都城,它又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符号,是威严与神圣的象征,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象征。北京城墙的气势是其他地方城墙无法与之比美的。 但虽经巨大的变迁,以皇城为中心的地区,还是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皇城居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中四方文化观念。“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是中国传统建城的理想模式。《周礼·考工记》中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皇城的左边有太庙,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右边有社稷坛,即今天的中山公园。皇城前边是朝廷,而后面则是市场。这种格局自元大都时起,就十分准确地被体现了出来。 从北京城的平面形状上看,城墙基本是按着中轴线对称展开,这种形式体现了一种平衡美。这种平衡美,是中国古代中庸和谐之美,在城市建筑中形象的反映,这在今天的旧城区也仍然留有深刻的痕迹。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