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方城 |
释义 | 南京四方城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5A级) 四方城明楼是明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中间有一条甬道,穿过甬道可以登上明楼。明楼屋子顶已毁,现仅存四壁。 内有立于龟趺(又名赑屃,龙的大儿子)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 南京四方城是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原名神功圣德碑亭,是明孝陵主建筑群的引导,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因其四四方方,南京人俗称四方城。其中间有一条甬道,穿过甬道可以登上明楼,碑亭顶现已不存在,据专家推测,碑亭顶部原为重檐歇山式,覆盖黄色琉璃瓦,被太平军给摧毁了,现仅存四壁。 四方城内置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座、碑额雕琢瑰丽。 驮碑的龟趺高2.08米。碑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碑刻。 主要详述六部分内容。第一讲述朱元璋生于凤阳,为句容大族;第二他为民请愿,发迹定远;第三,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其四,废除旧制,选贤唯能;其五,分封诸侯平定天下;其六铭刻朱氏贵族百人。 画册《四方城》《四方城》 《四方城》是胡武功、侯登科、邱晓明三位陕西籍摄影家于1997年推出的摄影画册,拍摄地为西安,记录了九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变迁中的古都西安。“四方城”的名字来自于对于四四方方的西安城墙,三位摄影家拍摄采取的平视的视角,凝视寻常百姓,以现代都市人的心态记录了西安社会大众的真实生存状态,以反映特定时空的地域文化景观。《四方城》在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贾平凹评价说:“以这么大的热情和朴实无华的镜头,这么真实地记录一个城市的百姓生活,在中国摄影史上还并不多见吧。而在这些作品中,从人与城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和城与时代的关系里,竟能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历史性、哲理性和艺术性!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