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川中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释义

四川中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国防科研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直属军转民企业,作为中物院技术转移平台,专业致力于中物院多年累积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开发与经营。形成了基于中物院科技资源开发的技术转移、基于国家大型光学工程牵引的光机电、基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三大产业方向,拥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参、控股企业近20家。以中物院强大的研发能力为依托的集团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开放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集团三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研发新产品,培育集团未来发展的新产业。

四川中物科技集团立足国家科技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合作、资源整合为基础,实施品牌经营、资源经营、资本经营和人才经营的一体化战略,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发展模式创新为核心、制度与文化创新为保障,建设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军转民高科技产业集团。

技术转移

中物科技集团技术转移板块,肩负院军转民技术转移使命,负责全院科技资源开发和成果转化。自2009年6月中物科技集团正式组建两年以来,在技术转移业务前五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以技术转移服务基础,以投资为引导的业务模式,坚定不移的推进技术转移产业化。在自身能力建设、技术转移服务、创业投资、创新平台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效。继2008年被

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后,2009年10月,中物技术国家科技部批准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拥有了对开展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非常重要的国家级行业资格,成为推进以中物院为依托的科技孵化器建设与连锁运营模式的重要基础。通过努力,两年来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火炬计划产业化环境建设项目等4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对强化技术转移服务能力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积累,基本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中物科技集团组建后,不仅明确了中物技术为支撑集团三大产业板块之一的重要平台,强化了技术转移产业发展要求,同时为技术转移业务发展和中物技术发展在相关资源的争取和配置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按照集团的战略发展要求,中物技术两年来通过功能平台体系的完善、技术转移业务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深化拓展了技术转移的内涵,为技术转移服务产业化和跨区域技术转移平台网络化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未来3-5年,中物技术将继续以中物院为依托,紧紧围绕创新资源积累、核心能力提升、创业团队打造,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展要求、符合技术转移特点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坚持不懈地推进开放合作、资源整合,到2015年基本实现以创新创业服务、工程技术研发、科技项目孵化、创业投资和创新平台开发为重点的技术转移服务产业化和以绵阳、成都为大本营,宁波、威海为支点辐射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跨区域技术转移平台网络化。

光机电

光机电产业是中物科技集团三大产业方向之一,它以四川中物神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载体,转化中物院长期科学研究沉淀的技术资源,整合中物院在光机电领域的存量资源,以熔石英光学材料的研发、生产为业务发展重点,结合重点光学工程配套需求及国家光电产业战略转型所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形成以光学材料为主,以光学加工、光学检测及光机电设备为辅的业务架构。

2010年10月在中物院院领导的指导下,中物科技集团与八所一起对光机电版块通过资源整合和新资源注入方式,股权重组四家公司,共同打造中物院在光机电领域的龙头企业。

节能环保

环境保护是中物院最早发展起来的军转民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中心、中物院节能评估中心、中物院环境评价中心、中物院安全评价中心。拥有国家环保工程设计与承包等多项从业资质,成立了四川中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物院环保工程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及其组织实施。组建了四川中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久环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恒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中物节能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中物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专业从事节能环保产业企业,为更快更好发展环保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3月,作为集团本部唯一成立的一个业务部门,初期以“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处理与资源化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光电研究室”、“新材料研究中心”以及“新能源及器件中心”为一体的研发平台;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研究院所、高校为支撑,工业技术开发为重点,以项目积累、人才集聚为核心带动工程研发能力提升,企业化运作的技术开发与经营为运营模式的一个研发部门。同时作为集团机关功能的一部分,广泛的参与集团各参控股公司的创新活动。

工程中心成立至今,从机电技术和新材料研究两个板块取得基本突破。机电技术主要从事环保监测、石油化工、汽车交通先进设备展开研究,主要以以下项目开展工程应用研究:“石油管道非正常应力磁检测仪器研制”项目、“差分吸收激光测污雷达”项目、“磁流变减震器”项目,其中“石油管道”项目在通过了院军民两用技术项目验收基础上申报了省经委的四川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同时已获得绵阳市科技局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差分测污雷达”和“磁流变减震器”项目也分别获得了四川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和绵阳市科技支撑计划资助。新材料主要从事新型金属陶瓷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材料表面工程及改性的工业化应用研究,2010年通过近半年的预先策划,重点开展“交联聚苯乙烯(XPS)大制品生产工艺研究”和“高性能新型耐磨防腐石油缸套开发”项目开发。

关于中物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的综合体。科研基地主体座落在四川省绵阳市涪江之畔,占地四千多亩,建筑面积150多万平方米,是一座设施齐全、文明美丽的现代化科学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设有科研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拥有12个研究所、100余个科研室和30多个生产车间及3万多台(套)各类先进设备仪器,主要从事冲击波与爆轰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与激光技术;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化学与化工;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已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先进设备与技术保障能力相配套的科研生产基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名。中科院院士11名、工程院院士12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杰出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担任我院的重要领导工作。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0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名和一批优秀年轻科技人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现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我院设有研究生部,有9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和2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有物理、数学、原子能科学与技术3个博士后流动站,涉及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等学科专业。近几年来,我院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派出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共2500余人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