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
释义 | 学院前身为1939年的私立建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1年改名为四川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53年改名四川荣昌畜牧兽医学校。1978年12月改建成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2万多人。 学校简介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现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高等农业本科院校。 她始建于1939年。 学院位于成渝高速公路中段距重庆市93公里的“ 中国畜牧科技城” 荣昌县城, 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 占地390余亩, 校舍建筑面积十万余平方米。 校容校貌4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 藏书16万多册, 中外文期刊450种。 建有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畜牧科技信息中心、 应用生物技术中心、 动物药品研究中心和计算中心, 有25个实验室及附属实习牧场、 渔场、 兽药厂及动物医院,拥有现代化的显微测试、 功能齐全的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系统, 各项教学、 科研设施齐备。 有学生活动中心、 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宿舍。 学院川牧集团建有年产18万吨的现代化饲料厂, 是科学研究、 教学实习、 学生社会实践的好场所。 办学规模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500余人, 面向全国招生, 有教职工600余人, 其中教授、 副教授121人, 讲师、 工程师、 助理研究员201人。 学院现设动物科学系、 动物医学系、 水产系、 经济与信息管理系、 生物技术系、 基础科学部、 职教成教学院等教学单位, 设有近20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自1978年以来, 学院已为社会输送本专科专业技术人才6000多名。 他们中, 有牧业科技的专家学者, 有大中型企业的企业家, 有生产第一线的劳动模范, 有的已走上重要的行政领导岗位。 学院毕业生一直以思想素质好、 理论基础扎实、 实践动手能力强、 吃苦耐劳、 富于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实行产、 学、 研合作办学, 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 省及地方重大科研、 技术推广课题, 完成科研40余项, 其中推广畜禽传染病防治、 饲料、 兽药、 生物技术、 种草养畜、 特种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新成果40余项, 获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万元 年, 社会经济效益达5亿多元。 有十九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奖, 小鹅瘟、 猪丹毒检测方法等被国家列为我国动物疫病检测方法。 1990年以来, 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0余篇, 出版科技专著50余部, 有10多位专家参加国家药典委员会、 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团及重要专著编撰工作, 如担任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的副主编等。 合作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坚持对外开放来激励内部学科振兴, 长年聘请外籍教师讲学, 与美国、 加拿大、 德国、 法国、俄罗斯、 日本、 荷兰、 瑞士、 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 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并与泰国卡赛萨大学、 俄罗斯俄罗涅什农业大学、 吉尔吉斯农学院、 美国兰斯顿大学建立校际长期合作, 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 前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合并组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设立荣昌校区,至此,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独立办学告一段落。2005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校区更名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