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川省什邡中学
释义

四川省什邡中学前身为方亭书院,始建于1743年(乾隆八年)。一九二七年改办新学,迄今已近八十年历史,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和厚实历史文化积淀的学校。

校长

胡晓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什邡中学民乐团团长,什邡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红星教育勋章获得者,享受特殊津贴。

校园环境

学校地处川西明珠—什邡市,占地250余亩,分设高、初中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36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50名,硕士1名,具有研修生学历的教师45名,德阳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0名;在校学生4900余。2001年以来,学校、教师、学生共获国家级奖32项、省级奖91项、市级奖263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绿色学校等称号。

办学理念

今天的什邡中学、银杏参天,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古今教育名家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融会贯通。校长胡晓明带领全校师生,坚持教育创新,围绕“培德开智,力学笃行”的办学思想,精心打造“科研先导、探究创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实现“争一流、创示范、出特色、育英才”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建设理念高品位、师资高素质、教学高质量、设施现代化、校园人文化、享有国内一流知名度的现代化学校。

英才辈出

张智霞 1994年高考四川省文科全省第三名

汪恒 2004年高考四川省理科第一名

张啸 2004年高考四川省理科第三名

廖涛 2005年高考德阳市理科第一名

李莹 2009年高考德阳文科第一名

刘晓欧 2009快乐女生全国300强

林瑞霄 2011年高考德阳市理科第二名

百强排名

什邡中学入选“中国百强中学”。四川文明网5月25日德阳讯(通讯员王勇)20日,从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第三届中学名校校长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百强中学》发布会上传来喜讯,四川省什邡中学入选2009年“中国百强中学”。

著名任教老师

数学

邓伟民 武举平 肖启松 毕凤友 王树春

语文

林莉、 唐清华、 唐奇志、 吴玉兰 、 王甦 、张倩

历史

沈国斌、 周万发、 龙强、 王羽

英语

陈光伦、尹其红 伍荣 徐槟 黄柏荣 马光华

生物

廖勇 向万林 贺思扬 扬洲萍 华成荣

物理

陈家维 王春华 青惠 李彬彬 蒋恒涛

化学

张斌 蔡华金 於自立 王贵华

地理

鲜云福 董文洲 刘守超

政治

肖坤会 吴大友 袁丁

校长

胡晓明,男,1955年生,四川省什邡人。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四川省什邡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自学辅导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校管理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厅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检查评估专家组成员,什邡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撰写有20余篇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和学校管理工作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正式出版的教育理论专著或刊物公开发表,十余篇论文荣获市、省、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9)、“全国中学十佳卓越校长(2005)”“全国杰出教育创新人物”(2005),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89),荣获了德阳市宣传系统县级“拔尖人才”(1999、2001、2003),德阳市“知名校长”(1999、2002)、四川省“优秀中小学校长”(2002),德阳市“十佳校长”(2004)等荣誉称号。

胡晓明:不断制造学校发展的兴奋点

不断寻求学校发展的兴奋点,不断的设定新的发展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奋斗,这是一个学校不断发展的关键。

“老百姓的认可是对学校的最大的嘉奖。当每个周末学校接送学生的几辆大客车在什邡、成都之间来回奔忙的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什邡中学所在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而成都和德阳的家长们宁愿舍近求远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小县城,当说到这里,坐在咖啡厅宽大的沙发上的胡晓明校长思绪仿佛飘回了他自己执掌了15年的什邡中学,脸上跳动着孩子般的喜悦。

一切的辉煌都不是语言而是结果和行动,当我们看到什中的成绩,我们才真正为之惊讶和震动。这个学校出过四川省高考的理科状元,德阳市文理科冠军8名,有三四十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而学校的的荣誉也是不计其数。1994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999年被确定为四川省文明单位,2002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这些成绩的后面,什邡中学究竟有什么样的诀窍呢?

名师,名生,名校

从2004年,学校开始实施“三名工程”——名师,名生,名校。胡晓明校长幽默的说,名师名生名校的关系,我们总结为“名师名生秀名校”。

在胡晓明校长看来,名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依靠和发展老师,不仅仅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也是能不能当好校长的根本所在。

经过几年的发展,什邡中学已经培养出一大批名师,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心的由多个高素质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师资群,以其自身个性或风格,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构成了什邡中学人才资源的主体。他们中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教育专家后备人员1人,四川省优秀校长、德阳市知名校长1人,四川省特级教师4人,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9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中心研究员2人,国家级科研课题主研人2人,德阳市、什邡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70人。

当胡晓明说起这些成绩,心里充满了自豪,名师是关键,有了名师,教育的质量就有了保障,教育质量上去了,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名生,名生和名师都有了,学校自然就有了知名度。

在什邡中学,学校不仅仅是教育质量提高,而且在胡晓明校长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更为重要。“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育最大的目的。

这些年,“三名工程”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上升,学校的声誉也不断提高,学校的名生也越来越多。

当然这一切成绩背后,是每位老师辛苦的劳动和学生的刻苦勤奋。胡晓明校长说,最让他感动的就是每个夜晚当他走过每个学校,学校灯火通明的景象,让他感动。那是老师和学生还在辛勤的工作和学习。

不断寻找新的兴奋点、发展点

“一个学校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太难了,特别让自己每一年都能在原来的成绩上不断进步。”胡晓明校长毫不讳言自己身上的压力。如何寻找到长久增长的动力,这是胡晓明校长心头的一件大事。

“不断寻求学校发展的兴奋点,不断的设定新的发展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奋斗,这是一个学校不断发展的关键。”很多的学校可能会突然之间放出一颗“卫星”,偶然之间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过不了两年这些学校就会和过去一样重新归于平庸。胡晓明坦言自己想要的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学校,他不仅仅要创造一流的业绩,而是踏踏实实切切实实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百姓的认可是最为重要的。2004年,汪恒获得四川省理科状元,一家人专门到学校的门口合影,朴实的父母认为这一切都是学校的功劳,那一幕让胡校长感动,他想要办的就是一所能够在老百姓心里扎根的学校。现在他正在努力着。学校现在有76个高中班,43个初中班,将近7000名学生,这些学生有很多来自成都、德阳。周末穿梭在这几个市县的班车,让胡校长感到更多的责任。

不断寻求学校发展的兴奋点,最为重要的是目标的设定。我们从2003年至2005年学校的工作目标中可以了解什邡中学的工作。2003年,学校提出了“三、四、五、六”工作要点和思路。即:围绕三大目标(高、初中剥离,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出口高质量——本科和重点上线比例达到和接近德阳市已验收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水平,初中出口质量位居什邡市第一);实施四大战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课改强校、建设塑校);加强五大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建设、党的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现代化的建设);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促进和保证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2004年,学校提出了“与时俱进、争创一流,为把什邡中学尽快建成国家级示范高中而努力奋斗!”的工作目标。用目标凝聚全校党员、全校教职员工,并号召全体党员“争创国家示范,人人多做贡献。”学校创重工作以487分的高分通过了专家组的评估验收。2005年,学校建成国家级示范高中以后又及时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要点和思路。即:明确一个主题(“发展国家示范,塑造国重新形象”);抓好两项工作(扎实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推进三名工程);强化三个意识(竞争意识、修养意识、细节意识);提升四大素养(政治素养、个性修养、文化滋养、学术涵养);培养五个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行为规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胡晓明校长说,我们的所有目标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原则上,不能“大跃进”,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取得成绩。

胡校长说:“治理学校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管理上。”胡晓明认为,什邡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优异的成绩,是因为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通过“八注重”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每个细节入手。学生教育,不断落实“名优学生导师制”;对老师实施明晰的奖惩制度,促进教师敬业工作。

人性化的治校方略

2003年9月,胡晓明校长总会收到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信里说,她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渴望能够成为一名什邡中学学生,每周末都赶到什邡,在街对面遥望什邡中学校。这样的信开始并没有引起胡晓明的注意,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找到他,想读什邡中学。当收到这个女生第5封信时,胡晓明校长有些好奇了,他派一名教师去这个女生家里了解情况,破例收下这名写信求学的女生,免去了她的许多费用,后来,这位同学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着眼素质”,这是15年来,什邡中学一个重要的治校方略。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学校也应该提供不一样的教育环境,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什邡中学多年来实施分层教育,注重组织专门力量对艺体特长生进行培养;什邡中学的科创教育有声有色地开展,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科学的热情,还富有实效地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的环境,已逐渐在什邡中学形成。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能多出一批好学生”,正如西方的教育学家而言,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金子。

对于中国的教育现状,胡晓明说:“加大大学的自主招生力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那样更多优秀的学生就能进入大学的殿堂并成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收获过程比收获结果更重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这是胡晓明校长日常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我们期待什邡中学办出更好的成绩。

数学教研组组长

邓伟民,男,1955年生,四川省南充人。南充师范学院数学本科毕业,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四川省什邡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荣获了德阳市宣传系统县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荣誉

教育先进单位 成都军区兵源基地

校学生组织

学生会

什邡中学第24届学生会于2011年6月经学生会全体成员选举产生。为学校最大的学生组织。根据2012年主席团决议,改组为7大部门——主席团、课间操检查部、劳动卫生部、眼操检查部、升旗仪式组织部、卫生习惯督促部。原则上校学生会隶属校政教处管理。

2012年3月全会上,学生会主席指出:“学生会最重要的是帮助同学和领导同学中的健康力量,校学生会是学生组织,代表全体学生的利益。”会议上,学生会全体成员宣誓忠于同学,为同学谋福利。根据主席的话语作为工作指南,在新的学期里更加努力奋斗。

2012年4月全会上,学生会主席团接受原劳动卫生部部长辞职,并决定按职能将劳动卫生部拆分为公区卫生部与教室卫生部,自此,由第22届学生会卫生部门演变而来的劳动卫生部完全解体。学生会秘书处指出:“这是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在两部联席会议上,公区卫生部部长发言指出:“劳动卫生应依靠学生力量,广发而有效的发动学生自我监督,卫生干部仅仅起着监督作用。”两部干事对会议精神作了学习,并决定抛弃旧的工作习惯与风气,紧密团结在以政教处为核心的卫生主管老师的周围,为实现卫生工作的突破做出自已的贡献。

校共青团团委

校团委为学生政治组织,代表先进青年学生集体,为学校学生政治工作中的领导力量和核心。分为校团常委、宣传部、志愿者部(爱心社)、社团管理部。为学校第二大学生组织。在各班设有基层组织,又有基层组织60个。原则上隶属校政教处管理。

校共青团委员会2012年3月全会上,校团委书记指出:“校团委的工作目标是广泛的发动同学的纪律性和积极性,和坏习惯作斗争,配合学校工作,在新学期再创辉煌。”2011年11月什邡中学共青团委员会集体获红旗勋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