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释义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是 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院,其历史可上溯至1907年四川高等学堂正科二类开办,时光流转,一批又一批知名专家 、学者曾在这里任教,一代又一代俊杰英才在这里成长,2007举行了百年院庆。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师资情况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化学学院共有教职工272人。在编138名教职工中有教授29人,副教授48人,在岗博士生导师23名。目前,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52%,青年教职工当中目前还有11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学院目前的人才结构当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兼职),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B类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5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2人,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人,四川省跨世纪人才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目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省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青年教师为主力的师资队伍格局,一支基本素质好,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初具规模。

学校目标

化学学院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师生辛苦耕耘,共同努力,学院已经形成了包括化学教学、科研、开发等众多单位在内的、涵盖化学学科教、学、研、产一条龙的综合体系。本科教育设有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方向。应用化学专业包括放射化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生物化学等方向。学院建有国家级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化学基础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学生、成就

学院目前在校学生851名,其中本科学生619名,硕士研究生174名,博士研究生58名。新中国成立以来化学学院为国家培养化学人才六千多名,许多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陈荣悌、肖伦、高士扬等科学院院士;青年化学家李俊博士发现和合成出最小管状分子而在化学界引人注目;不少人已经是教授、研究员、企业家或高层管理专家,是一些重要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经济实体的重要力量。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拥有化学人才培养的完备体系。设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学院的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涵盖了化学所有的二级学科,同时还招收环境科学、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交叉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学位授权点在多次评估均获得好评。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建有绿色化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化学被评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有机化学也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教学设施

学院设有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所、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所(与川化集团合作)、应用化学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所、信息化学研究所、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环境化学研究室、激光化学研究室以及川大高新化工技术开发中心等科研、生产单位。

近年来,化学学院承担了百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产学研”和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及部委,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在量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不对称合成、非平衡态物理化学、均相络合催化、分子模拟与分子设计、分子催化、多相催化、激光化学、大环化学, 方酸化学,热化学,锕系元素化学,配位化学,计量化学,光度分析,环境监测与环境材料,绿色化学,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阻燃高分子材料等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和SCI论文总数连续多年名列全校各院系第一。

学院拥有万余平米的实验室、数十台大型仪器及大量的图书资料供教学、科研使用。主编、出刊了《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作为全国化学类核心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近年来通过项目合作、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学生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日本、以色列、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科学研究

科研实力及优势领域 科研实力

学院科研队伍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实力强大。近五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点和重大项目)59项,973、863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15项,省部级基金70项,企业委托110余项。科研成果丰硕,近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成果9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400篇、E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学院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港和内地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优势领域

1) 高效高选择性有机合成化学

复杂化合物和新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设计合成,各类医药、农药及及中间体的合成。

2) 绿色化学与技术

是国内较早开展绿色化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并建立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设立绿色化学博士点的单位。在生物质转化、绿色合成方法学、清洁化生产技术、环境友好材料化学、过程化学与技术及绿色化学评价方面有相当优势。

3)环境友好材料

依托于化学学院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四川大学生物基与环境友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与企业合作共建的专门从事各类生物基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具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特别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水性系列粘合剂和涂料、快干透明漆、去污上光蜡以及高吸水树脂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高水平成果。

4) 阻燃材料

化学学院是国内外目前在阻燃领域研究力量最强的单位之一,建有阻燃高分子材料省重点实验室,特别是在高效无卤阻燃剂与材料的研究开发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近年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项,发表大量的论文和发明专利。

5) 催化化学

有机金属络合催化,主要是以水溶性过渡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的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的催化反应及离子液体介质中的催化反应研究;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合成及工艺研究,包括天燃气(液化气)催化燃烧催化剂及技术、汽车/摩托车/通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室内空气催化净化、工业有机废气的催化处理技术、催化燃烧脱除饮食油烟、耐高温高比表面氧化铝新材料、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等。

6) 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

各种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如电致发光液晶材料、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液晶聚合物与材料;无机纳米材料合成、锂电极材料、磁微球及纳米磁粉、含钛双功能敏感材料等。

7)功能与医用高分子材料化学

人体可吸收降解的手术缝合线、骨板和组织修复材料、人造皮肤、药物缓释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分子设计、合成、自组装、改性;功能化高分子合金与纳米材料。

8)分析化学

各类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包括原子光谱分析;化学计量学;色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分析仪器的研发;环境监测研究等。

9)精细化学品化学

医药、农药、染料、日化及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造纸化学品、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单体、塑料助剂(如抗氧剂、抗静电剂、荧光增白剂、固化剂、阻燃剂等)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10)天然有机化合物及中草药的研究

天然有机化合物及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测定及化学合成;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药物分析与检验。

11)放射化学

生物医学中的核技术与标记化学;核材料合成与分离化学;同位素及辐射生物技术。

12)油(气)田化学品研究

三次采油用高分子及表面活性剂等。

可参与科研技术合作领域

1)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天然产物领域

复杂和新化合物(包括医药、农药及中间体)的设计合成

有机功能材料、自组装纳米材料的研发

仿生/仿酶催化剂及各种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涂料、染料、洗涤用品、化妆品等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及其在药物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技术开发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及化学合成

2)高分子材料领域

新型阻燃剂与阻燃材料的研究开发

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

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

高性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开发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与高性能化研究

三次采油用高分子及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

高分子材料的耐老化研究

废弃塑料的回收与再利用新技术

微波和等离子体技术在高分子合成与改性方面的应用

高效水泥减水剂等、家具、汽车等油漆、粘合剂、皮革化工,特别对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醇酸树脂等高分子合成的研究。

建筑装饰胶、涂剂、胶粘剂、皮革涂饰剂等

3) 催化技术领域

高性能汽车(汽油/柴油/CNG)尾气净化催化剂(达欧II、欧III标准新车和在用车)

高性能摩托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达欧II、欧III标准)

通用汽油/柴油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天燃气/液化气催化燃烧催化剂及技术(家用天然气催化燃烧炉、家用催化燃烧热水器及工业催化燃烧器等)

工业有机废气的催化处理技术

室内空气催化净化(光催化降解室内污染气体)

催化燃烧脱除饮食油烟

CO、CO2天然气及低碳烃的催化活化研究及综合利用研究

不饱和化合物的催化加氢(均相、多相)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

4) 无机化学领域

耐高温高比表面氧化铝新材料

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

废水处理(印染废水、重金属废水、放射性废水等的处理)

生活用水中除去金属离子、互阴离子及消毒与杀菌研究

天然非金属矿物(如高苓土)的利用

5) 化学及仪器分析领域

各类单一及混和物质的鉴定及成分分析

环境监测

新型分析仪器的研制

三废的回收与利用

6) 绿色化学领域

生物质转化

清洁化生产技术

部分代表性科研成果简介

1) 高效无卤聚合物阻燃剂及应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光-生物降解淀粉塑料: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3) 完全生物降解树脂与一次性使用塑料,“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

4) 低成本完全生物降解树脂及膜制品,“十五”国家863项目成果,包含8项国家发明专利

5) 阻燃聚酯纳米复合材料:“十五”国家863项目成果,包含2项国家发明专利

6) 废弃聚合物回收与利用新技术:中国发明专利 ZL03117935.5

7) 无卤膨胀型阻燃聚烯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21216.7

8) 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与芳香族共聚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10040914.7

9) 高效无卤阻燃聚碳酸酯,中国发明专利ZL02113279.8

10) 同时具有阻燃和增强热致性液晶聚酯原位复合材料,中国发明专利 ZL 02113315.8

11) 具有阻燃和耐熔滴作用的聚合物阻燃剂,中国发明专利 ZL02113512.6

12) 医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含3项中国发明专利

13) 低成本可生物吸收手术缝合线,国家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成果,含2项中国发明专利

14) 一次性使用可降解餐饮具,包括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和一项韩国发明专利

15) 反应型阻燃剂与阻燃共聚酯及纤维,国家863项目成果,含2项中国发明专利

16) ABS和HIPS用无卤阻燃剂及阻燃配方,含2项中国发明专利

17) 可熔融加工成型的聚乙烯醇/生物降解聚酯塑料,含3项中国发明专利

18) 热塑性聚氨酯与生物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成果

19) 以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的稀乙烯制丙醛清洁技术,国家863项目成果,含6项中国发明专利

20) 乙苯空气氧化制苯乙酮清洁化技术,中国发明专利

21) 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催化加氢技术及其在药物中间体、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系列技术)

22) 高性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四川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

23) 高温下保持高比表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01128872.8

24)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催化剂,中国发明专利ZL01128871.X

25) 整体式燃气燃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2127951.9

26) 铈锆铝基储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20615.1

27)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电致发光器件,中国发明专利ZL02113382.4

教学机构

有机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学教研室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9人,已成为化学学院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在教研室目前的人才结构当中,外籍长江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B类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跨世纪人才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1人。在博士导师谢如刚、李贤均、秦圣英、冯小明、罗美明、陈 华、余孝其、游劲松、蒋 青等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不对称催化与合成、生物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药物传输载体、有机金属络合催化、有机金属化学、有机功能材料等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化学学科培养人才硕果累累,自从1981年分别建立硕士、博士点以来,已培养大量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年来,教研室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军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各级项目。

物理化学教研室

物理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教研室现有教授、副教授10多人,其中博士导师7人,是国内建立最早的博士、硕士点之一。已在量子化学及分子光谱、非平衡态物理化学、多相催化及吸附态和热动力学及胶束催化等研究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博士生和硕士生等高级人才。物理化学教研室建立了多个研究所(中心)和研究室,如: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催化研究室,四川大学催化材料研究所,院级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所和化学物理研究所等。本学科在理论和计算化学,催化化学,非平衡态物理化学和热动力学及模拟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很好的成绩,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近年来,承担了“七五”、“八五”、“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 “973” 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一大批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分析化学教研室

分析化学教研室是我系建立较早的教研室之一,现有职工20多人,教授副教授十多人,1984年建立硕士点,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分析化学专门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形成光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化学计量学及色谱分析等研究方向,特别在阴离子光度显色体系、化学量测数据的非线性校正等研究领域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近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教材、专著近十部,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教研室于1981年建立硕士点,形成了激光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稀有元素化学等研究方向。顺利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产学研”重点攻关、国家计委“八五”攻关项目等。在“ST”材料的研究、“干法制磷复肥”的研究,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存在和作用的研究,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和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均获得新的突破。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研室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 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 7 人,教授、副教授 10 余人。 1982 年建立硕士点, 2000 年建立博士点, 2001 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了一大批高分子科学的高级人才,他们当中有的已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 “Nature” 上发表了 3 篇学术论文,有的成为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和担任领导职务,有的在政界身居要职,有的已成为企业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的研究所(中心)和研究室。如 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现为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点击进入主页 )、特种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天然高分子研究室等。最近经四川大学批准,与企业共同建立了“ 四川大学生物基与环境友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学科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剂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耐热高分子-聚苯硫醚、电镀涂料、高分子辐射化学、杯芳烃的合成及聚烯烃抗氧化、功能高分子等研究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 “863” 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工项目等纵向课题和一大批国内外委托的横向课题,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近 10 多项、申请国家专利 30 余项,发表论文数百篇,应用成果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放射化学教研室

放射化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和不可取代的核方法, 而且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前沿科学;不仅蕴含着大量既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又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这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既可推动有关学科的发展, 又将为我国保持核威慑力量、新世纪的能源需求、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我院放射化学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培养放射化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迄今,已累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千名放射化学工作者,毕业生遍及我国主要核科学研究院和核企业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防科工委第21试验工程基地;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厂矿企业、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等,以及全国各地的环境检测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医院(核医学科)等,为我国核事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十年来,围绕核科学发展中衍生出来的理论和应用基础问题重点开展了核燃料后处理中的分离、分析方法及工艺流程研究;核材料合成及液体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和技术研究; 放射性标记医用诊断和治疗药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等方向的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研究项目,核工业重点基金等近二十项科研项目,其中有的项目经省部级鉴定已达国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防专利,不但锻炼、稳定了师资队伍,还为培养放射化学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软、硬件平台。

环境化学教研室

环境学是我系于1984年建立起来的新专业,1986年设立硕士点,已授硕士学位30多人。该硕士点已形成水污染化学、环境分析、环境材料合成及应用、环境化学工程等研究方向。其中,环境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印染废水的脱色、催化法制备高纯二氧化氯、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处理有色废水、超细材料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特种树脂的合成及在稀土渣中的应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研究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5项,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及专利多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