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道夫·希特勒 |
释义 |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在二战前期,德国及其他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然而1942年之后,盟军开始反攻,德军渐居劣势。1945年德国战败,他的下落成为历史之谜。不仅如此,希特勒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未解之谜的人物,一个非德国本土出生的人,既没有政治经验,也没有资金和政治背景,居然成为了德国元首,并发动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二战。 中文名:阿道夫·希特勒 外文名:Adolf Hitler 国籍:德国 民族:日耳曼 出生地:奥地利 出生日期:1889年4月20日 逝世日期:1945年4月30日 职业:德国元首,纳粹党党魁 信仰:种族主义,民族主义 主要成就:出任德国元首及总理 代表作品:《我的奋斗》 重要事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属政党:纳粹党 血型:A型 人物生平(独特的身世 幻想的年轻人 初到维也纳 维也纳的流浪汉 下士 政治生涯 改造德国工人党 慕尼黑啤酒馆暴动 我的奋斗 重建纳粹党 后门夺权 建立独裁体制 迫害犹太人 走向战争之路 最后岁月) 神秘失踪(怀疑历史说法 死亡之谜 追查希特勒下落 1962年死在阿根廷 斯大林不信死讯 希特勒是死是活 4个"希特勒" 希特勒死亡的故事) 个人简介希特勒是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 ,缩写NSDAP)即纳粹党(德文:Nazi,即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元首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 他使一战后的德国迅速走向强大,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和首位战犯,对20世纪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同时希特勒也是杰出的政治家、演讲家、军事家。 人物生平独特的身世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此时太阳已进入金牛宫,因此希特勒是金牛座),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阿道夫父亲的侄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 幻想的年轻人阿道夫·希特勒3岁那年,他们一家随父亲搬往德国巴伐利亚的帕骚市,他父亲要在那里管理一个属于奥地利的海关,在这个德国城市里的生活以及与德国儿童们的共同玩耍,给希特勒留下了终生不泯的影响,他一生都操着帕骚时期学会的那种巴伐利亚南部的口音。 1895年,希特勒6岁,他父亲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小阿道夫·希特勒经常成了他爸爸的“出气筒”。1896年,7岁的阿道夫·希特勒随父亲搬往拉姆巴赫小城居住。在新学校的学习,希特勒是个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亲很快又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了,这时,他发现自己有绘画天赋。于是他转而幻想将来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父亲却坚决要儿子成为和他一样的公务员。希特勒小学毕业后,进入六年制中学就读,但希特勒到了这所学校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三年级(相当于初三)期末考试时因数学和自然考试不及格而留级。家里送他到林茨市的四年制中学就读。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一间茶馆喝茶时突感胸部不适而死,经查明是胸膜出血。 初到维也纳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的生日之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早就向往的维也纳住两个月。维也纳这座金碧辉煌的巴罗克式的奥匈帝国帝都令希特勒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头闲逛,兴奋地瞻仰环城公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在博物馆、歌剧院、剧场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建树的话,就必须在维也纳求学。于是他千方百计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去就读。1907年夏,母亲终于同意他带着从父亲的遗产中提取的可以在维也纳生活一年的700克朗,来到维也纳参加入学考试,以圆他那做画家的梦.他共参加了2次考试,可没有通过。 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中学证书,不能报考建筑学院(建筑学院要求考生必须是六年制中学毕业)。他没有给家中写信,也没有回家,而是独自留在维也纳,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听听歌剧或在大街上茫然无主地游逛。直到10月底,他才返回林茨。这时身患乳癌的母亲克拉拉已气息奄奄。12月21日,他母亲终告不治,离开人世。 母亲死后,希特勒面临着想办法谋生的问题。他虽完全独立了,但他并无一技之长,又一向轻视体力劳动,从来没想靠自己的力量赚一分钱。然而他并不气馁,仍信心十足,他向亲戚告别,宣布他若不得志,决不回乡。 维也纳的流浪汉1908年2月,希特勒重新回到了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行将覆灭之前回光返照下的灿烂帝国。但也有住贫民窟、穿破衣服、营养不良的穷人。这时的希特勒开始变得富于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常常为世道的不公和豪门贵戚们所榨取的不义之财而感到愤愤不平。到维也纳之后,希特勒根本不去想方设法进建筑系,也不想学什么手艺,或者从事任何正常的职业,相反他倒宁愿干些零活--扫雪、拍打地毯、在车站扛行李。第一年,他主要就靠父亲的那点遗产和每月25克朗的孤儿补助金生活,到1909年,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只还有每月25克朗的孤儿费,他完全成了一个流浪汉,夜晚宿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1909年圣诞节前夕,穷愁潦倒的希特勒把自己的最后一些冬服悉数典当,失魂落魄地进入了一个流浪汉收容所。但不久,希特勒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搬进一个廉价的单身汉公寓,靠自己的本事挣钱糊口。他每天呆在房间里画他的明信片,由他的这位朋友去兜售,销路竟然十分理想。他还画一些大的水彩画让朋友去兜售,销售情况也不错。他就靠画这些画赚来的钱和还可继续领取的孤儿费,过上了吃住不愁的生活。但没过多久,这位一直热衷于政治的“画家”就把单身汉公寓里的阅览室变成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希特勒向那些聚在此处的房客中的“上流人士”和市民阶层中的失意者高谈阔论。他按其需要,热忱地维护一切他所赞同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激烈地抨击那些造成他失败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对自己周围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简单化的解释。在这期间,希特勒经常阅读大肆鼓吹极端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反犹主义的小册子。希特勒还注意观察奥地利各政党的活动,他特别注意阅读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报刊,分析该党领导人的演讲,总结经验,他在反复琢磨后,终于得出结论:政党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必须掌握在群众中进行宣传的艺术,否则将一事无成。 下士1913年5月,对大德意志民族充满着狂热情绪的希特勒,离开维也纳移居慕尼黑。他想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追求。此时,他仍继续靠卖画为生。这段时间,他常常闭门谢客,一头扎进从图书馆借来的一大堆政治书籍中,并特别集中研究了尼采的意志的学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1日,德皇对俄宣战,8月3日,希特勒立即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恳求国王能批准他参加巴伐利亚军队。8月4日,希特勒获准作为志愿兵加入了巴伐利亚步兵第16团,成为陆军下士,担任团部传令兵。他干得相当不错,甚至还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曾有数次他凭着侥幸死里逃生,这使他突然产生一种奇怪的信念:他“将肩负天下大任”,他只是在等待时机,以便一鸣惊人。希特勒对战争的目的和德国的命运始终极其认真而敏感,他预言德国必将失败,是因为德国人民无形的敌人--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比敌人最大的大炮还要危险。最后德国打输了这次战争。德皇退位逃往荷兰,德国在贡比涅车站签订了投降协定。当时希特勒正在医院里治疗在战场上被芥子气攻击而失明的眼睛。当他得知这一消息时,犹如五雷轰顶,痛哭失声。于是他看清了自己的前途,“决定投身政治”,“当一个政治家”。 政治生涯1918年11月底,希特勒伤愈出院,到驻扎在慕尼黑的他所属的补充营去报到。这时十月革命浪潮席卷整个德国,在慕尼黑成立了“巴伐利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他所属的营已处在“士兵委员会”的掌握之中。他对此情况十分反感,于是迅即离开慕尼黑到靠近奥地利的边境附近的一个战俘营去当警卫。次年春天,他又回到慕尼黑。这时那里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慕尼黑出现短暂的苏维埃政权谁应负责的问题。希特勒向该委员会提供了有价值的情报,从而受到了赏识,并被调到陆军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新闻局工作。1919年6月,德国政府被迫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该和约只允许德国保持一支10万人的常备军,因而当局非常重视军队的忠实可靠,并为此设立了一些负有专门使命的特别委员会,负责报告部队中可能出现的政治颠覆活动,还负责对工人组织进行监视。被选中执行此种“侦察”任务的头一批士兵中就有阿道夫·希特勒。在他们开始执行任务之前,希特勒和他的战友被一道送进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特种训练班受训,老师发现希特勒是一个注意听讲的学员,而且口才过人,就提请希特勒的上级对此予以注意。这样一来,希特勒不久就被派到慕尼黑的一个团队去演讲,宣扬与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等危险思想作斗争。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机,在他想进入的政治领域中,这是他第一次得到承认,而且他自己也发现,他所具有的东西--擅长演说,一下子被证实了。 希特勒的上司十分赏识希特勒的才华,于是把一项特殊使命交给他去完成。1919年7月底,希特勒奉命和其他“侦察员”一道前往莱希弗尔德的收容所,肃清那些曾在大战期间被俘虏过的德军战俘们中间滋长的斯巴达克思想倾向。1919年9月,希特勒又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去调查一下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小政治团体的情况。就这样,希特勒以一个可以说是特务的身份第一次结识了当时只有54名党员的这个党。这个党的纲领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大杂烩。由于希特勒在旁听这个小党的开会发言时,痛斥了一个主张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并与奥地利组成一个南德意志共和国的言论,他立即引起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两天后,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已被接受参加了德国工人党,开始这令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希特勒决定成为这个党的第55名党员,并担任了党的主席团的第七名委员。希特勒考虑到,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目标来改造这个党,然后他就有可能把自己在维也纳时期的思想和前线经历所得出的认识,在一种政治运动中付诸实现。此外,这还为他提供了一种生活保证,从此,希特勒跨出了他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改造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加入工人党后,他在履行“侦察员”职责的同时,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他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全力扩大党的影响。希特勒在群众集会上施展演说才能,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和军官们煽动对凡尔赛和约、“十一月罪人”及犹太人的仇恨。他的演说通俗易懂,因此其听众、特别是大战中的士兵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名闻遐迩。他演讲的内容、语言的才华、雄辩的论据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党对他顿然刮目相看,党的主席力排众议,遂将希特勒任命为“宣传部长”。 希特勒大权在手,就着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他重新安排了党的日常管理工作。接着又和党的主席起草了新的二十五条党纲,基调是反犹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要求”,其内容,除了犹太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点甜头。为吸引群众,他利用德国当时盛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股潮流,将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这便是纳粹党。党纲和党的新名称都是在1920年2月24日的群众大会上向世人公布的。由于新闻界对此事作了简短报道。所以希特勒在这一局部地区遂变得名声大噪。 1920年3月31日,希特勒被解除军职,他领了50马克的复员费、一身军装、一件大衣和一些内衣。从此以后,希特勒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到了党的工作中去了。他筹划了党旗和党的标志,党旗以黑、白、红三种颜色为底色,标志是一个 卐字。希特勒组织的这种民族主义的符号和标志以及军事化的风格,立即对小市民阶层产生一种强烈的吸引力。 随后希特勒又在赞助者的支持下,买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观察家报》,使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在此期间有一批为希特勒的学识、胆量和惊人的口才所折服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了纳粹党的队伍中来,使纳粹党的能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由于希特勒的积极活动,一年之内,纳粹党就迅速壮大起来。1921年7月,希特勒前往柏林,准备同北德的民族主义者建立联系,把纳粹运动扩大到全国。这时,纳粹党内有人反对他的领导,希特勒立即赶回慕尼黑以退出纳粹党相威胁,逼使党同意他当元首并享有指挥一切的权力。他还对党章作了修改,取消了党的委员会,废除了选举制,确立了“领袖原则”,实行独裁统治。不久,希特勒为纳粹党的元首。1922年1月22日,纳粹党在慕尼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至此,希特勒终于把一个原来专事清谈的俱乐部,改造成了一个群众组织,并且成为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著名的一个成员。 慕尼黑啤酒馆暴动魏玛共和国初期,经济十分困难。接受凡尔赛和约之后,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法国为保证得到赔款和在德国面前有一种安全感,遂出兵占领了鲁尔地区,虚弱的德国政府无力抗击,只能实行消极抵抗,结果导致德国发生了空前的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瓦解,经济陷于崩溃。希特勒把发生这次灾难的原因都归罪于魏玛共和国和凡尔赛和约,归罪于犹太人和布尔什维主义。最后古诺政府发起的这场耗尽血本的消极抵抗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只好垮台,由施特雷斯曼继任总理。 新总理一上任,立即宣布结束这场斗争并准备愿意恢复赔款同法国达成了和解。但施特雷斯曼的这两项决定却遭到了死硬的保守派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和所有的极右派民族主义团体的抗议,而这种抗议运动主要集中在巴伐利亚邦。那里的分裂主义势力企图举行暴动,对抗柏林政府。敏感的希特勒看到这种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的形势,正是他推翻共和国的良机。他要以巴伐利亚为跳板,攫取全国政权。 十月底,巴伐利亚和柏林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希特勒决心利用这一矛盾,他要求巴伐利亚邦政权趁柏林尚未向慕尼黑下手之时,就向柏林进军。希特勒自认为时机对己有利,他执意要效仿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一年前“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的榜样,着手策划“向柏林进军”,以建立由他个人施行独裁的专制政权。但巴伐利亚邦政府头目优柔寡断,无意按希特勒的意愿行事。1923年11月8日晚,巴伐利亚邦政府三巨头等要员在慕尼黑南郊的比格布劳凯勒啤酒店举行集会,希特勒乘机率领其600名冲锋队员,强行冲入会场,并首先向天花板开了一枪。接着希特勒在戈林、赫斯等人的簇拥下登上讲台,高声喊叫道:“国民革命已经开始,大厅现在已被包围,任何人不得擅离一步!”“如今巴伐利亚政府已经崩溃,我从现在起就是全德意志的领导者!”但希特勒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劫持巴伐利亚领导人搞政变的企图以失败告终。然而希特勒并没有死心,次日,他又与被迫参与其事、一心要建立军人专制政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商讨对策,决定在慕尼黑进行示威游行以扩大宣传和唤起士兵与居民的支持。于是希特勒与鲁登道夫一起率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从啤酒馆向慕尼黑城内进发。但他们立即遭到了警察的镇压,16名纳粹党徒被击毙,希特勒则逃离了现场,但11月11日被逮捕入狱,随后邦政府下令禁止纳粹党,封闭纳粹党报。至此希特勒苦心策划的“向柏林进军”的夺权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我的奋斗希特勒的政变失败了,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为自己和自己的政党捞到了一笔宣传资本。由于首席法官在“民族主义”思想上与希特勒并无原则分歧,因此最后只对希特勒判处了监禁五年。其实希特勒只服了8个月的徒刑就被赦免了,而且未被驱逐出境。就是在这仅8个月的服刑期间,他也倍受优待:除了获准享用特别饭食,还让他住在有两扇窗户、阳光充足,很为舒适的单间牢房里。他可以自由通信,自由接待来访亲友,生日时可以接受亲友的花环和祝贺,此外还享有携带秘书、到户外散步和做体操的特权。中午他则在墙上挂着一面卐字旗的休息室进餐,这时他就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所以当希特勒在这所看守监狱中“服刑”结束时,狱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变成了忠实笃信的纳粹主义分子。 希特勒在监狱呆的这8个月,向鲁道夫·赫斯口述了他的著作--《我的奋斗》上篇,其后则向一神秘组织Thule Society成员埃卡特(Dietrich Eckart)口述完成自传及其思说阐述。该书分别在1925年及1926年出版各一册,至1934年的销售量为24万本,而至二战结束,约有千万本被售出或发出。希特勒花了几年躲避自该书版税而来税金,共欠约405500马克(约今日六百万欧元)。希特勒成为总理后,其欠税追讨被搁置。我的奋斗著作权被巴伐利亚自由邦主张拥有至2015年12月31日。该书在现今德国的出版仅限于学术研究与已加注评论版本。这部著作是一个集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和反对民主主义思潮于一体的大综合。反犹主义是贯穿该书的一条主线。他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雅利安人是优等人种,因此它有权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该书的另一思想是鼓吹复仇主义。希特勒声言必须撕毁凡尔赛和约,必须同德国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敌--法国算账。他声言,和约所加给德国的耻辱和仇恨己深深地印入六千万男女的心坎,变成了一片弥漫的火焰。宣传对外扩张是该书的又一主题。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他宣称“将把目光投向东方的那个国家”,“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夺取。”希特勒还在书中攻击议会民主制度,宣传专制独裁统治,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法西斯的理论。《我的奋斗》一书被看作是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的纲领,是纳粹党的圣经。它为希特勒涂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迎合了当时广泛存在于德国的愤懑情绪,因而在纳粹政权时期它发行量很大,流传极广。 当前德国一些历史研究人员有意重新出版德国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德国官方眼下禁止出版这本书。自二战后便拥有《我的奋斗》版权的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迄今无意“解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政府禁止出版这本书。而且,除出于教育或研究目的,其他纳粹标志在德国也被禁止复制。 德国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埃迪特·拉伊姆4日说,研究所计划在《我的奋斗》版权2015年底到期后,重新出版一附带评论的注解版本。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2008年提出过类似想法。拉伊姆认为再版《我的奋斗》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警惕纳粹思想的危险性,并非是宣扬。并且不会对当今一代造成影响且是国家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书籍应供民众查阅。研究者认为这本书反映希特勒纳粹思想早年发展历程。 《我的奋斗》1925年首次出版。希特勒1933年掌权后,这本书成为德国中小学的教材。 重建纳粹党希特勒从啤酒馆暴动的失败中悟出了自己的道理:即不能通过政变去剥夺台上统治者的权力,相反只有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才能取得政权,要充分利用共和国宪法所提供的一切合法条件去攫取政权,铲除共和国。于是,在他出狱后的1925年1月4日,拜访巴伐利亚总理,承认1923年的政变是一个错误,并保证今后一定循规蹈矩,遵纪守法。邦总理遂由此产生一种印象:这头凶猛的野兽现在被“驯服了”,人们可以松一下绷紧的弦了。这样,在2月份,巴伐利亚政府就撤销了对纳粹党及其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的禁令。2月26日《人民观察家报》正式复刊。2月27日纳粹党正式重建,希特勒又获得了独裁元首的身份,但被禁止在公开场合演说。 这时的德国由于实行了货币改革,美元资本陆续流入。故而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内政局趋向稳定。这对希特勒的纳粹运动是十分不利的,这以后可以说纳粹运动进入低潮。但希特勒并不为自己政党的弱小而气馁,他仍不屈不挠,不丧失希望和信心。他一方面利用这段不能公开讲话的时期,专心致志地写作《我的奋斗》的最后部分,思考纳粹党和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又充分施展自己的组织才干,在纳粹党里建立了一套错综复杂的党内机构。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群众,希特勒还陆续建立起一批群众组织。希特勒事必躬亲,过问党的一切细小决定。就这样,到了1928年,纳粹党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一批具有接管政府事务能力的干部的政党”。而且纳粹党的信徒们都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信念,把他们的元首视为众望所归的决策人物。只是由于这时没有适宜的气候,它的内部力量与自身团结尚未显露锋芒,因而普遍被外界忽视罢了。此外,在经过了相当的困难之后,希特勒又把冲锋队改组成为一个拥有几十万队员的武装团体,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乱其他政党的集会和一般地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希特勒又建立了党卫队,并要求他们特别宣誓效忠他。 后门夺权1929年10月末从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这可给希特勒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称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不久,经济危机就发展成为一场国家危机。由于经济萧条,国家税收下降,相反失业救济的支出却迅速增加。1930年3月,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届政府终因入阁各党在如何平衡国库亏空问题上意见分歧而垮台。 从1930-193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治理,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危机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从1930年开始,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1932年4月10日举行总统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1932年8月13日,总统兴登堡召见希特勒并试图说服他与佛朗茨·冯·巴本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绝,声言作为最大政党的领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但兴登堡也发表声明加以拒绝。就在这时,帕彭和施莱歇尔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宁让第三者上台,也不让对方执政,通过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来,搞了一个以“保守派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总统、国防军和钢盔团”为一方,以希特勒的纳粹集团为另一方的联盟,组成所谓“民族团结”的联合政府。对希特勒的得势,被推翻的霍亨索伦王室的支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33年1月22日,皇太子就曾致函兴登堡,敦促其授权希特勒组阁,威廉二世还给纳粹党提供了200万马克的援助。就这样,希特勒终于在1933年1月30日通过“后门”交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 建立独裁体制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并不满足于这种联盟。他执意借助已经掌握的权力,实现建立独裁的目标。因而在他上台第三天即2月1日就发布第1号文告,声称兴登堡总统宣布解散国会,定于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操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2月4日又颁布《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2月6日,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战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防军头目和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 为了彻底打击反对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反对纳粹最坚定的共产党,纳粹党徒又一手炮制了震惊国内外的2月27日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并将之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人,在国内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共浪潮,致使德共的机构被全部摧毁,几千名德共干部被捕,并被迫转入地下,在这一事件中,被捕人员还有社民党人和其他著名人士。希特勒还在该事件后颁布被人们称之为“国会纵火法”的《保护人民和国家法》,授权政府接管各邦权力。他在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参与下,对各邦特别是那些不在纳粹党掌握之中的邦进行自上而下的夺权。从此,各邦的主权被纳入“一体化”,德国这一法制国家趋于瓦解,纳粹党的一党统治的基础得以基本建立了。1934年6月30日,他通过由希姆莱策划、海德里希负责执行的“长刀之夜”事件,以冲锋队政变为借口,铲除了冲锋队头目罗姆及前总理施莱切、前军情局局长布利多等大批要员。借此大肆镇压打击及削弱党内反对派,获得了国防军及总统兴登堡支持,巩固了自身势力。 3月5日国会大选后,纳粹党获得了43.8%的选票,民族人民党获得8%的选票,这两个执政党虽获得了51.8%的选票,但没有获得2/3的多数,这样他们就无法保证通过有些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立法。于是3月23日希特勒软硬兼施,终于获得了他所要求的授权法。有了它,希特勒在4年任期中就拥有立法权,就可以把国会和议员们撇在一边,不许他们问津。授权法是希特勒在权力道路上迈出的所谓“合法”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建立他“元首国家”的基础,希特勒有了这个授权法以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他通过撤销邦一级的行政区,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政治组织,解散全国的工会,摧毁纳粹运动内部的反对派,控制经济和文化这四个方面的步骤,使各个领域进一步实行了“一体化”。就这样,希特勒在上台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基本上结束了从上到下的夺权活动,并建立了纳粹党一党专政的法西斯极权统治。恰在这时,年迈的兴登堡于1934年8月2日病逝。这可是给希特勒提供了最后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极好机会。希特勒立即颁布一项法律,把总统和总理这两个职务合二而一,叫军队以及法官和官员向他个人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如今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了。 迫害犹太人因对犹太人才艺正浓时遭到不公,对犹太人产生仇恨,完全成为一个反犹分子。 自1933年起,德国纳粹党开始独裁执政,随后,一个大规模的反犹行动逐渐发展起来。在同一年,纳粹德国政府褫夺了所有犹太裔公务员的职务,并从军队、警察和司法机关中剔除那些被认为是劣等人的犹太成员。1935年通过的《纽伦堡法案》对“犹太人”作出了定义--凡有一个犹太裔祖父母以上的德国人都会被视为“犹太人”。这项法案还剥夺了犹太人作为德国国民的基本权利。其他法案相继出台,比如“一个犹太人与一个非犹太人的人发生性关系被视作是犯罪”等直接针对犹太人的法律条款层出不穷。到了1938年,纳粹德国已经禁止犹太人从事绝大多数的职业。1938年11月9日,由纳粹党策划的一个反犹事件(称为“水晶之夜”)爆发了,大量属于犹太人的商店和会堂被破坏,许多犹太人被殴打,犹太人的社会地位更加低落。 后来,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更加疯狂地屠杀犹太人。特别是在1939年9月尾并吞了波兰以后,纳粹德国将它们国内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集中在波兰的内陆,称为“普通政府”的地区。犹太人被放置在“强制性犹太人居住区”之内。最大规模的“强制性犹太人居住区”是位于华沙。在华沙的犹太人被迫在1940年11月15日前搬迁到被指定为犹太人的地区和将这个地区密封。纳粹大屠杀由1941年6月22日,德国偷袭苏联开始以后,德国盖世太保跟随德军,对住在苏联乡区的犹太人作出大规模的大屠杀。盖世太保最初的杀人方法是用手枪射杀,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埋葬在万人坑里面。但是柏林想出了更有“人道”的杀人方法来减低秘密警察的压力。这个方法是用毒气杀人。初时秘密警察只用汽车的废气来杀犹太人。但是在1942年起德国采用了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 Gas)来有效地杀死最多犹太人。尤其在著名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中,就多达300万人死于其中。 在整个屠杀犹太人的浪潮中,德国在这种族清洗活动中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而这不过是希特勒上台之后诸多对内措施中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战争寻找借口。 走向战争之路希特勒在政治上整肃内部时,又把全部经济都纳入受国家控制、适应政治需要、实行强制生产的轨道,以更有利于扩军备战。接着希特勒就开始将其计划付诸实施。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则公开宣布了此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这是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它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但一切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从未去实施,相反在其背后倒掩盖着勾心斗角和畏首畏尾,特别是英国还中途变卦,与德国签订了一项海军协定。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开端。 这一连串的事情使希特勒确信:这里出现的又是一帮和他昔日国内政敌一样不中用的家伙,只要他坚决、突然地把既成事实摆在这些家伙面前,他们势必束手无策,听之任之。于是,希特勒于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废除洛伽诺公约,不顾凡尔赛和约的规定竟派出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并沿德国西部边界建立起防御工事。此时,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只要稍有动作,希特勒就会乖乖地缩回,但他们又只是满足于提出抗议,并未采取任何切实的对抗措施,这就使希特勒更加胆大妄为,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 1936年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9月意大利又加入此协定。这样,德、意、日三国就正式结成法西斯集团,三国轴心正式形成。这声明德、意、日三国并在一辆战车上。 希特勒最终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和外交上的孤立处境,于是,他于1937年11月5日召集国防部长、国防军三军总司令和外交部长等头目,向他们宣布最迟在1943至1945年之间解决德国的空间问题,要占领与德国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间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这时的德国军事力量已有了相当的规模,经济形势也进一步好转。所以希特勒自觉有了资本,就开始把他的计划付诸实施了。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软硬兼施,在奥地利的亲德分子和纳粹分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英法两国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动又只是听之任之。法国毫无表示,英国只是由驻德大使提出抗议了事,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进行谴责,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制止德国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就策划向捷克斯洛伐克开刀。他瞄准英法等国不愿为捷克斯洛伐克承担战争风险的心理,利用纳粹党培植的苏台德德意志党人充当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马前卒,通过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一枪未发地又把苏台德地区占为德国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径,英法除了提出口头抗议,并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 希特勒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后,紧接着又把手伸向波兰,要波兰归还但泽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权的通往东普鲁士的陆地走廊。波兰坚决拒绝了希特勒的无理要求。 到了这时,深深感受到希特勒欺骗和愚弄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才放弃绥靖政策,转而强烈谴责希特勒的侵略行径并宣布全力支持并保证波兰的独立。法国在此情况下也作了相应的表态和加强战备的措施。 希特勒面对波兰的不屈服态度和英法保证波兰独立的声明,以及他们正在同苏联谈判并有可能结成同盟的情况,不免有些害怕,因此,他也秘密派代表同苏联进行谈判。 苏联鉴于英法同自己的谈判缺乏诚意,背地里还向德国大献殷勤,继续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同时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同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则由此去掉了担心出现一场两线作战的心病并还能经常不断地从苏联那里得到粮食和原料的供应。 希特勒自觉已无后顾之忧,于是在1939年9月1日,终以“闪电战”实施了他几个月前就打算实施的进攻波兰的计划。1939年,8月31日夜晚,德军身穿波军制服,靠近了波兰边境的格莱维茨的一个小镇。成功占领了该小镇后,德军故意捣毁了这个小镇的电台,并向空中鸣枪。随后,正在接听该电台节目的德国民众听到一个操着波兰口音的嗓音宣布:“波兰人民!波兰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就要打响了,团结起来,打倒德国鬼子,打倒所有反对我们进行战争的德国人!”讲话之人是被纳粹强迫穿上波兰军服的囚犯。随后他被纳粹党卫军杀害。这是由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亲自导演的“波兰入侵”德国的阴谋。 第二天上午10点,希特勒向德国宣布德国遭到了波兰的入侵,德国被迫予以还击。而事实上在希特勒宣布前,德国已经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随后,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二战爆发。 英法两国虽于9月3日对德宣战,但在希特勒征服波兰的四个星期中一直按兵不动。法国军队只是在马其诺防线后面构筑工事据守。士兵们将德国西线的战争称之为“静坐战”或“滑稽的战争”。波兰在德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终于在9月28日沦陷。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又向英法大力施放和平烟幕,可暗中他却悄悄地加紧把它的部队从东线调集至西线,把主要的目标对准了法国。1940年4月,希特勒开始把他在前一年10月10日发布的进攻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密令付诸实施。但他首先却去攻占了丹麦、挪威以保证德国有海上的战略基地和瑞典铁矿沙的供应。接着,于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国军队攻占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5月13日,德军大举入侵法国。6月22日,法国被迫在一战结束时德国向其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车站向德国签署了投降书。 法国被占领后,希特勒的对手就只剩下在敦刻尔克大溃退中遭到严重削弱的英国了。希特勒首先对英国实行诱和,条件是德国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但因为遭到以丘吉尔为首的强硬派的抵制,所以没有成功,于是他立即下令实施在英国登陆的“海狮计划”,这是无奈的选择。 最后岁月希特勒早在西线作战、进攻英国时,即1940年夏就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指令德军“必须准备在对英战争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俄”。这时,希特勒看到苏联也在加紧备战工作,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他决定先解决苏俄这个他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希特勒认为,英国已被逐出欧洲大陆,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德国东进的后顾之忧,而且“俄国一旦被打败,英国的最后希望就破灭了”。在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己占领了欧洲的14个国家,并且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变为自己的附属国。 在战争初期的短暂得势之后,希特勒开始走下坡路了。首先惨败在莫斯科城下和斯大林格勒城下,其闪电战的计划遂宣告破产。事实证明,他不可能在辽阔无垠的苏联领土上打赢一场消耗战。随着12月7日德国盟国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11日,希特勒也向美国宣战。就这样,一场欧洲大战遂变成了世界大战。 随着1942年11月-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而开始节节败退,苏联则开始转入战略大反击。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宣布“将不惜任何代价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1944年底,盟军己攻入德国境内。希特勒的败局已定,这时他已从公共场合消失,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的演讲。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逃过“狼穴”炸弹暗杀后,又回到柏林,住进总理府下面的地下避弹室中,并在戈培尔等几个亲信和情妇埃娃·布劳恩的陪伴下,在充斥着绝望和幻想的阴森可怖的气氛中指挥战争,躲在地下室中。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希特勒得知此消息后,联想到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的绝处逢生,顿然又生出战争会出现转折的希望,而且这种充满希望的气氛一直持续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那天。4月22日,柏林已被苏联红军包围了3/4,这时希特勒才大梦初醒。他悲鸣道:“战争打败了……我将留在柏林,只要时刻一到,我就用手枪结束我的生命。”但同时他也痛骂国人:“武装部队抛弃了我,我的将军们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国没能完成我给整个民族提出的任务。”4月27日,整个柏林完全被苏军包围起来。4月28日,希特勒的战时盟友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抓获枪决。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妇埃娃·布劳恩正式结为夫妇,接受洗礼。4月29日,苏联坦克向火车站附近的动物园推进。4月30日,苏军经过激战,终于攻占了国会大厦。此时希特勒的总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埃娃·布劳恩则与此同时吞下了毒药。两人的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一个炮弹坑。 神秘失踪怀疑历史说法纳粹元首希特勒1945年4月30日已在柏林地堡中自杀身亡,可是他“死”后却传出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美军解密文件显示,希特勒在地堡自杀是苏联红军的对外说法,其实连斯大林本人都不相信希特勒已经死亡,后来成了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也对希特勒之死抱怀疑态度。 还有在战后成为废墟的柏林街上,市民悄悄的流传着“元首还活着!”并且在占领了柏林的美、英军队投入了数十名搜索人员,花了半年时间去搜索希特勒的踪迹,却没有什么结果。 为何要搜索呢?希特勒不是早已经自杀身亡了吗?他的的遗体不是被回收、确认了吗?不,那具遗体存在巨大疑点!希特勒的尸体是故意被烧得面目全非,足足用了20升的汽油,遗体被烧得难以辨认,好像有什么人要掩饰希特勒的真实情况。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谁要这样做?希特勒的死一时间变的扑朔迷离。 死亡之谜1947年1月的一天早晨,艾森豪威尔缓缓打开一份标记着“高级机密”的黄封皮文件,这位美国将军、未来的美国总统读了这份文件内容后,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因为这份来自中情局特别间谍小组的报告证实了他长久以来的猜疑:纳粹元首希特勒并未在1945年4月30日自杀身亡,而是乔装打扮逃出了柏林。这份绝密报告称,中情局特工发现了可信证据,证明希特勒不仅没有死于二战,而且正藏身在德国海德尔堡附近的威恩海姆地区。并且还有证据显示他正在和纳粹余孽策划建立由他领导的“第四帝国”。可他什么也没找到。 追查希特勒下落解密文件披露,艾森豪威尔看过这份中情局报告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派出30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前往威恩海姆地区,全力搜索“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同党”的下落。然而,美军士兵几乎将该地区全部搜遍了,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人物。艾森豪威尔相信,如果希特勒真的还活在世上,那么他显然又一次逃过了追捕之网。 1962年死在阿根廷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相信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朗已于1945年在柏林地堡中自杀身亡,然而很多浮出历史水面的新证据都与希特勒自杀论互相矛盾。 斯大林不信死讯解密文件显示,即使是斯大林本人也对希特勒之死抱怀疑态度。在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上,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询问斯大林是否相信希特勒已死的说法,斯大林生硬地回答说:“不,没有人知道。” 文件显示,1948年4月,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比尼斯曾回忆说:“在波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端着一杯酒离开座位,非常友好地和我碰杯,我问他:‘斯大林元帅,你对希特勒之死怎么看?’斯大林回答说:‘他没死,他逃到了西班牙或阿根廷。’” 希特勒是死是活事实上二战结束后,美军接到过世界各地多处发现“希特勒魔踪”的报告,一份目击报告称,有人看到希特勒像隐士一样生活在意大利北部加达湖畔的一个洞穴里,还有人曾看到希特勒生活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结果美军调查发现,那只不过是一个和希特勒长得惊人相似的牧羊人而已。还有目击报告称希特勒生活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市,或生活在瑞士圣加伦市,有的称在爱尔兰发现过他的踪影,还有说法称希特勒逃到了南极,另一份报告称希特勒隐藏在瑞士苏黎士,已经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但最多人相信的一种说法是,希特勒通过潜水艇逃到了南美,因为当时许多南美国家,包括阿根廷都拥有大量纳粹同情者。 4个"希特勒"一份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报告显示,希特勒拥有至少4个替身,这些替身都是由纳粹高级情报官马格达·泽特菲德帮希特勒找来的,马格达制造了4个以假乱真的替身。4个替身都和希特勒拥有同样的身高和体形,他们连走路和说话的方式都和希特勒一模一样。 希特勒死亡的故事根据目前的文献记载,当初希特勒死亡时,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部下们说:“我决心死亡,目前有几个小队将要突围,你们各自加入一个小组逃走吧!”说完转身进了屋子,接着,听见屋内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打开门后发现希特勒已经死掉了,而他的妻子中毒而亡,他的部下将他的遗体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埋葬到了后花园。 后来红军攻下了城,发现了已经死亡的希特勒,后来将希特勒放到了一个废弃的地方,用了20升汽油将希特勒的遗体烧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希特勒死没死还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 其实以上问题完全可以不必在意了,如果希特勒活还活着那么到2012年他的年龄为123岁,所以他死或是没死,已经不用再追查了。 人物轶事彩色照片彩色照片在当时是“新技术”据了解,这些照片是由Rue des档案馆图片机构公布的,该机构1936年创立于法国首都巴黎,4年之后的1940年5月13日,德军大举入侵法国。同年6月22日,法国被迫在一战结束时德国向其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车站向德国签署了投降书。对于占领法国首都巴黎,希特勒一直感到困惑不解。当1940年希特勒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摆姿势照相时,他曾对部队宣布“被允许来到巴黎一直是他人生中的梦想”。 尽管最初希特勒不喜被拍照,但是后来这位德国纳粹元首逐渐意识到形象所起的巨大力量。 关注国民健康希特勒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在他对自己的病情重视之前,他已经开始关注自己国民的健康。例如:他对于自己的士兵抽烟极为反感,他下令全国禁烟,甚至还派科学家研究尼古丁的害处。他还建立了癌症的报告制度。但希特勒死后,这些研究当做异端思想被禁止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被重视起来。他又通过立法规定,大德意志帝国的主食也即面包,在制作时必须加大全麦面粉的比例,增加人们对纤维素的摄取量,另外这位思想超前的人物还倡导了一场防范核辐射污染的运动。 与中国的关系德国是抗战初期对中国的重要援助国。德国顾问团在中国国民政府中服务。从1936年起,德国和中国签订了2.82亿马克的军火销售协议。希特勒曾经希望将中华民国拉入反对苏联的联盟当中,并积极调停中日战争。但日本步步紧逼,始终未能成功。1938年,在日本的抗议下,德国召回军事顾问,并中止同中国的军火合同。但德国军火在中国抗战初期依然有重大影响。中德之间的军火交易令国民政府军装备有所改进。战争初期,中华民国政府有20个步兵师不同程度的装备了德式装备,实际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下述各师: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宗教观希特勒在罗马天主教的双亲下成长,表面上是位天主教徒,但外界一直盛传当德国完成他的战争目标后他将在德国恢复基督教之前的欧洲本土宗教信仰。但自离家后就无参加过弥撒及领圣餐。希特勒在趋近自己的目标方面上赞同抗议教派的观点。同时,他采用了一些要素在他政治制度上,如天主教教会的层级组织、仪式及口号。自搬到德国之后,希特勒并无离开他的教会或拒绝给付宗教税,在名义上因此历史学者史格文-歌路(Steigmann-Gall)认为希特勒可能是个天主教徒,然而他也指出名义教徒在信仰虔诚度是不可靠的。 在公共场合,希特勒常赞扬基督教传统、德国基督教文化,并公开宣称信奉反抗犹太人的雅利安人耶稣的信仰。在他的演讲及书籍,说明了基督教与他反犹思想中心的关系,表示“身为一个基督徒,有责任让自己不受欺骗,但我有责任是作为真理和正义的战士。” 然而在与德国教会的政治关系上,他立刻采用了“合适他的政治目的”的策略。希特勒的具体计划,在掌权之前摧毁国内的基督信仰,希特勒青年的领袖曾说道“基督教的毁灭被明确认知是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目标”,但从一开始,衡量这种表达极端立场是不可行的,直至战争结束也无法消灭基督教的影响力。 希特勒有段期间向德国人推行“正向基督教”宗教系统,消除他所反对的基督教传统及融合了种族主义的元素。希特勒曾说:“我们不想要有其他高于德国本身的神袛,必要性在于拥有对于德国的狂热信仰、希望与爱。” 姓氏的由来阿道夫·希特勒家世非常混乱和复杂,希特勒这个名字的由来,应由他的祖父说起,这位德国未来元首的先祖,世居在瓦尔德维特尔,这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奥地利的一个县城,此处属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匈帝国的穷乡僻壤,此处有如捷克农民般的近亲通婚,而后来阿道夫·希特勒的父母便是,他们的私生子女很多,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本名叫做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希特勒(Hitler)这个姓氏是阿道夫的祖父把原本的姓氏希德拉(Hiedler)改掉而来,阿道夫的父亲本从母姓,这是因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拉也是私生子,他出生于1837年6月7日,在39岁之前一直袭用母亲姓氏施克尔格鲁勃,因此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这个名字伴随了阿道夫的父亲大半生,虽然人们没有证据证明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便是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的父亲,但后来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在销声匿迹30年后在瓦尔德维特尔、威特纳镇出现,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认祖归宗,在公证上承认父子关系,此时他们的姓氏希德拉已改成希特勒,此时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已经84岁了。 个人名言1 如果一种文明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发扬和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征服。 2 如果文明没有对野蛮进行排斥、打压,那么这种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3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4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知道明天全世界的人都会因为我战败而责备我, 但那又有什么呢? 5 如果某个民族不再强大到保卫它自己的生存领土及自然环境,它就应当不算做人的群体! 6 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 7 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并将为之努力奋斗,直到死亡! 8 你们必须跟着我庄严地宣誓: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我们需要的是献身于我们的事业。 9 我来到世界不是为了使人们更强,而是去利用他们的短处。 10 我们的斗争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11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12 世界上变革的最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以力量的狂热,有时甚至是驱赶民众向前的歇斯底里。 13 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 14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寓于流血之中,领袖是首要的、决定性的。 15社会事业的不易完成,它的症结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复民众的权利。一个人的责任并不在于默然的去工作,而是在公然的铲除罪恶,力谋补救。 16 我们也许会毁灭,但当我们毁灭时将会把整个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17 能支配的就一定能控制,不能控制的干脆把它消灭。 18宏伟的建筑是消除我们民族自卑感的一剂良药。任何人都不能只靠空话来领导一个民族走出自卑。他必须能建造一些能让民众感到自豪的东西,那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这并不是在炫耀,而是给一个国家以自信。我们的敌人和朋友一定要认识到这些建筑巩固了我们的政权。 19强者的独裁便成为最强者。 20要使政治达到改革运动的目的,我们决不能单由苦心劝导,或是感化当局的方式达到目的。唯一的方法,便在夺取政权。 21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壮大,在永恒的和平中毁灭。 22怜悯是一种原罪。怜悯弱者是违背自然的事。 23 超凡的思想是不会与凡夫俗子共存的 人物影响部分人士对希特勒有中性或赞赏的评价。前埃及总统沙达特在1953年,他是一名年轻男子时赞美了希特勒,很可能在当时在提倡反抗大英帝国。美国非裔伊斯兰领袖路易斯·法拉肯(Louis Farrakhan)曾赞喻“伟大的人物”。印度湿婆神军党领袖拜·萨克雷(Bal Thackeray)曾在1995年称自己为希特勒赞赏者。德国历史学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称希特勒的一生是“在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凡及不可量的人物的伟大例子”。 亨利·福特曾经捐助希特勒发展工业,因此获得希特勒授予的十字勋章。 个人传记原名:A Biography Of Hitler 作者:[美]约翰·托兰 译者:郭伟德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时间:2009年1月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出版后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它不仅完整勾勒出希特勒的生平全貌,还将那段耸人听闻的历史做了深入透彻的描述,由此获得了“普利策奖”。 《希特勒》(上下卷)作者:(英)克肖 译者:廖丽玲、方遒等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简介伊恩·克肖,当今世界上在纳粹主义研究处于领导地位的慕尼黑当代历史所的研究纳粹德国的著名专家,也是享有盛誉的“BBC纳粹分子系列报道”的历史顾问。伊恩·克肖是世界范围内研究希特勒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希特勒传记家之一。 相关作品电视影集《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003年) 电影《帝国的毁灭》(2004年) 电影《拜见希特勒》(2007年) 电影《行动目标希特勒(瓦尔基里行动)》(2009年) 电影《恶棍特工》(2009年) 电影《希特勒-德国制造》(1977年) 话剧《希特勒的肚子》(2011年) 历史剧《伟大的卫国战争》(2012) 代表作品:《我的奋斗》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