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马光幼时译文 |
释义 | 原文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卷,至不知饥渴寒暑。群众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就讲给家人听,马上知道了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大概意思)。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不知道饥饿。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瓮上,失足掉了进去,大家都不管他而离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瓮,水涌出,小孩得救了。 注释1.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2.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3.足跌:失足。 4.迸:水涌出。 5.生:长到。 6.退:回去。 7.自是:从此。 8.释:放下。 9.至:甚至。 10.没:沉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