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姑村 |
释义 | 贵州省黎平县龙额乡思姑村基本信息思姑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龙额乡驻地的东部,全村1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78户360人,耕地面积257.83亩,其中水田251.83亩,山地6亩。五年前还是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落后的一个村寨,全村人均占有粮食仅176公斤,人均纯收入480元,是全县边远的极贫村之一。到2006年该村已是交通方便,大小车辆都可直达寨内;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寨内吊脚房成排而座,古楼耸立寨中,彩电、VCD、电风扇、冰箱等现代家电已步入百姓家中,部分家庭已安上了无绳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人均占有粮316公斤,人均纯收入1188元,全村正迈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五年前还是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落后的一个村寨,全村人均占有粮食仅176公斤,人均纯收入480元,是全县边远的极贫村之一。如今,该村已是交通方便,大小车辆都可直达寨内;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寨内吊脚房成排而座,古楼耸立寨中,彩电、VCD、电风扇、冰箱等现代家电已步入百姓家中,部分家庭已安上了无绳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人均占有粮316公斤,人均纯收入1188元,全村正迈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经济发展思姑村改变山村面貌第一件事就是接通国家电网,通电以后,村里不仅照明用上电,还增加了不少现代家用电器,真正地让群众享受到了通电的方便。但由于居住在山高坡陡,水源缺乏的半山腰上,饮水成了全村人民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每次群众都要到2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政府出资购买设备,群众投工投劳,献工献料,通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建设,建成了从3公里以外的水源引进的人饮工程。此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逐步改善。为改变村民“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为买盐”的旧观念,打通这个制约思姑村经济发展的思想“瓶颈”,改变群众的守旧观众,根据本村的地理环境,通过试验,大胆地带领群众种植了以百合、脱毒马铃薯为主的经济农作物,目前,全村种植百合共150亩、脱毒马玲薯200亩,同时,村委会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组织村民完成退耕还林100亩;实施了广播电视通村项目;建成了村级远程教育教学点;修建了思姑村古楼等侗族艺术建筑。2004年11月开始修建思姑通村公路,2005年4月公路竣工顺利通车,这是为人民修通的一条致富路。 云南省怒江茨开镇思姑村村情概况思姑村隶属于茨开镇茨开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茨开镇西南边,距离茨开村委会3.00 公里,距离茨开镇6.00公里。海拔1,500.00米,年平均气温17.40 ℃,年降水量1,726.5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372.00亩,其中人均耕地1.4亩;有林地4189.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5户,有乡村人口277人,该村现有农户75户,共乡村人口277人,其中男性134人,女性143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人,劳动力135人。该村以傈僳族为主(是傈僳、独龙族混居地),其中傈僳族265人,独龙族8人,汉族4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占人口总数的%;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77人,参合率95 %;享受低保102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人,劳动力1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1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种植经济林果及养殖业。 农村经济该村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72.00亩(其中:田48.00亩,地324.00亩),人均耕地1.4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4189.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70亩,主要种植草果等经济林果,有锡矿等资源。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县内。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3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34万元,占总收入的26.6%;畜牧业收入4.35万元,占总收入的9.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0头,肉牛3头,肉羊70头,鸡683只);渔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10.7%,林业收入1.31万元,占总收入的 2.8%;第二、三产业收入12.5万元,占总收入的26.9%;外出劳务收入3.09万元,占总收入的6.6 %。农民人均纯收入167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数7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人。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7.9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路、不通有线电视、通电、无路灯。全村有75户通自来水,全村有75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100%、10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5户(分别占总数的77%和73.3%)。该村到乡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全村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3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10口;未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无有效灌溉面积。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其它结构住房为主,有5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该村未建有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牛郎当小学和茨开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贡山一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00公里,距离中学6.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6 人,其中小学生32人,中学生14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