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斯瓦希里语 |
释义 | (kiswahili)属于班图语族,是非洲语言当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5500万多人),是坦桑尼亚的唯一官方语言,肯尼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语言之一,和赞比亚、马拉维、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莫桑比克等国家的重要交际语。 语言特点斯瓦希里语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借词,连语言的名称“斯瓦希里”来自阿拉伯文Sawahilسواحيل“濒海地区”。 如同所有的班图语言一样,斯瓦希里语法把名词划入几种类别,这些类别是由前缀表现出来的。按照Meinhof的系统,班图语言中最多有22种类别,具体语言至少有其中的10种。在斯瓦希里语中一共有8种名词类别。 语法特点单数带有m-前缀 / 复数带有wa-前缀的类别中的名词都表示人类。例如:m-toto “孩子”,复数 wa-toto “孩子们” 动词的不定式有ku-前缀:ku-soma “阅读” 其他类别的具体功能很难分析。名词的单数 ki-前缀在复数中变成 vi-前缀。连阿拉伯语借词都遵守这条规律: kitabu“书”(阿拉伯语:kitāb)的复数是 vitabu,词根的第一个音节被重新分析为前缀。 目前,中国设有斯瓦希里语专业的学校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动词用kt(kitenzi)表示,形容词用kv(kivumishi)表示,副词用kl(kielezi)表示,连词用ku(kiunganishi)表示,感叹词用kii(kiingizi)表示,名词按八类注明(wa、ki、n、mi、ma、u、pu、 ku),常用动词时态包括(ki、ka、a、sipo等),动词主要派生形式包括(被动式、相互式、趋为式、状态式、使役式、反义式、静态式、强意式、接触式),关联词素包括(-o- 、amba等),介词包括(kwa)等。 同名书籍语言背景斯瓦希里语(简称斯语)属班图语系东班图语族,为非洲一主要通用语言。目前使用斯语者约有五千五百万人,分布在东非各国和地区,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赞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索马里等国。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已定斯语为国语。其他如乌干达等国居民大都使用这一语言。 据东非权威性的《语言研究学报》报导,不少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发展趋势推测,认为斯语极有可能成为整个非洲地区的通用语言。近年我国人民和东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从事斯语研究及翻译工作的人逐渐增多。在援外工作中,特别是象征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的修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援外人员斯语的学习,我国派往坦桑尼亚工作、学习或考察的人先后已有数十万人次之多。无论在国内学习或出国工作,对于学好斯语,均感觉有迫切需要。斯语作为专业学习在我国自一九六0年开始,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先后设置斯语专业,次年中央广播电台增设斯语插音节目。一九六四年《人民画报》创刊斯语版,外文出版社也开始出版斯语书籍。由北京外国语学院斯语专修班译编的《斯汉辞典》,不久亦经外文局编辑出版问世。但有关斯语语法方面的书籍,尚付阙如。多年以来,从事斯语工作或学习的人,只能参考英国出版的《自学斯瓦希里语》(Teach Yourself Swahili)一书的中译油印稿。该书编于三十年代,其语法观点比较陈旧,有些语法现象早已消失或已发生变化。且该书系英国编者根据英国学生特点编写,对我国学生不尽合用。书中例句也大部分摘自古兰经、圣经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带有浓厚的宗教和封建迷信色彩,脱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学后多难应用。斯语的语法现象本极复杂,如无合用的语法书作指导,必使学习倍增困难。斯语原沿用阿拉伯字母,一八四四年改用拉丁字母后发音虽有所简化,但语法现象迄今并未摆脱阿拉伯语影响,变化仍极复杂繁多,几乎每一个词在用法上都有变化。譬如动词,不仅有时态和语态变化。还有前缀(词首)、中缀、后缀(词尾)变化。其词尾本身变化更多。一个词尾可以派生出另外一个动词,派生的新动词又可以再派生另外一个动词,这样派生再派生,一个原动词可以派生多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式,每式又可以再派生另一些动词。名词也有很多变化,名词本身分为八大类,各类都有性、数、格的变化,而随名词的变化,代词、数词、动词等的词首、词尾都要作相应的变化。这些错缩复杂的变化,有时也要集中在一个词形上反映出来。一个词形往往可以包含各种语法现象,几乎每一个音节都有其特殊含义和作用。凡此种种,如不掌握其变化规律,学习时必然感到困难重重。如果依靠语法规律作为指引,即易走出迷宫,收事半功倍之效。 《斯瓦希里语语法》本书编者在多年教二十余年来,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在国外从事翻译工作期间,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对现代斯语词法和句法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着手编写《斯瓦希里语语法》一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一)采用传统的、通用的语法修辞体系,简明扼要地简述斯语的结构形式和语法的运用规律。(二)突出难点,着重实用。对于我国学生学习斯语最感困难的问题,如变化多端的动词派生式、名词词缀的变化规律等,都作较详细学实践中,深感掌握语法规律的重要性。因此觉得有必要针对我国斯语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编写斯语语法一书。的叙述,以便使学者易于掌握规律。(三)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叙述力求浅显易懂,符合斯语语法规范,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语法术语。举例时也尽力采用日常口语中常用的词句。根据上述三个原则,并参考斯语、英语、俄语文法编写体例,在教学实践中我断断续续地编写此书,随编写随征求专家意见,稿件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并由专家协助定稿。但因针对我国学生的需要而编写斯语语法尚属第一次尝试,个人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衷心希望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斯瓦希里语数字sifuri 0 moja 1 mbili 2 tatu 3 nne 4 tano 5 sita 6 saba 7 nane 8 tisa 9 kumi 10 kumi na moja 11 kumi na mbili 12 kumi na tatu 13 kumi na nne 14 kumi na tano 15 kumi na sita 16 kumi na saba 17 kumi na nane 18 kumi na tisa 19 ishrini 20 ishrini na moja 21 ishrini na mbili 22 ishrini na tatu 23 ishrini na nne 24 ishrini na tano 25 ishrini na sita 26 ishrini na saba 27 ishrini na nane 28 ishrini na tisa 29 thelathini 30 arobaini 40 hamsini 50 sitini 60 sabini 70 themanini 80 tisini 90 mia moja 100 mia moja na moja 101 mia moja na mbili 102 mia moja na tatu 103 mia mbili 200 mia tatu 300 mia nne 400 mia tano 500 elfu moja 1,000 milioni 1,000,00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