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斯特芳·马拉美 |
释义 | 斯特芳·马拉美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1876年作品《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此后,斯特芳·马拉美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成为当时法国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龙,一些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这里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 中文名:斯特芳·马拉美 国籍:法国 出生地:巴黎 出生日期:1842 逝世日期:1898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1896年被选为“诗人之王” 代表作品:《牧神的午后》《希罗狄亚德》 人物简介斯特芳·马拉美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相继离开人世,成了一个孤儿,只是在外祖母的怀中得到一些关怀。中学时代,诗人迷上了诗歌。1862年,诗人开始发表诗歌,同年去英国进修英语。1863年回到法国。1866年,诗歌开始受到诗坛的关注。 主要作品斯特芳·马拉美作品不多,著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长诗《希罗狄亚德)(1875)、《牧神的午后》 (1876)诗人晚年的诗作《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1897)是他著名的代表作。 主要成就1896年,诗人被选为“诗人之王”,成为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 作品影响斯特芳·马拉美的诗歌幽晦而神秘,将世态的坎坷、变故变成了语言的柔韧飘逸的舞姿,将心灵的甘苦演变成天籁般的音韵意趣。晚年的诗作《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晦涩难懂,是马拉美最令人困惑的一首诗。这首诗的文字排列非常奇持,它有时呈楼梯式,有时一行只有一个字,有时一页只有一个字或几个字。马拉美企图描画出思维同混乱的宇宙接触的历程,他力图洞穿宇宙的奥秘和法则。这个历程也是诗人将字句写到纸上,寻求能够表现现实的语言结合的过程。这首诗无论在语言、诗句,还是在韵律方面,都大大革新了诗歌创作,直接迈向了20世纪的诗歌。 诗歌特点斯特芳·马拉美的诗歌追求语言美、句法多变化和音乐性,确立了自由诗的形式;诗歌有多种象征含义,导致晦涩难懂;后期诗作尤其如此,需要读者去发现含义,诗歌具有深奥的哲理。 作品赏析《海风》 肉体是悲惨的,唉!我读过所有的书籍, 逃遁!逃向那边!我感到鸟儿们醉心 在无名的泡沫和蓝天的中间! 沉入大海的这颗心将一无所恋: 映入眼帘的古老花园, 夜呵!这照耀着洁白无暇的 空纸上凄凉的灯光, 还有那哺乳婴儿的少妇,都不能将我留下。 我要离去!轮船,摇晃着你的桅樯, 向着一个异国的自然起锚! 烦恼!我受着热望的折磨, 眼前犹自闪现着那挹泪诀别的情景, 也许,桅樯会招来风暴 风暴倾覆了船只, 沉没了桅樯,沉没了桅樯,又不见肥沃的岛屿…… 然而,我的心啊,倾听着水手的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