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顺风相送 |
释义 | 基本信息《顺风相送》是明代的一部海道针经,原本藏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1935年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向达在该图书馆整理中文史籍,抄录《顺风相送》等中国古籍。原本是钞本,封面有“顺风相送”四字。著者姓名不详。向达在1961年出版《两种海道针经》,其中包括《顺风相送》。 出版信息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顺风相送》钞本副页有一行拉丁文,说明此钞本是1639年牛津大学校长赠送。1639年合明崇祯十二年,确定这钞本是明钞本。 《顺风相送》有序文一篇,内有字句: “又以牵星为准,保得宝舟安稳”。“宝舟”一词专指郑和下西洋的船只,“牵星”指过洋牵星术,是《郑和航海图》中使用的术语。 “永乐元年奉差往西洋等国开昭,累次校正针路,牵星图样,海屿水势山形图画...”。清楚说明《顺风相送》的作者根据已有的针路图进行较正针路、牵星图、水势山形。《顺风相送》的校正者极可能就是郑和宝船上的舟师,著书年代应该是明永乐年间。 荷兰学者戴文达(Duyvendak)断定《顺风相送》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即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完成。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赞同戴文达对《顺风相送》成稿年代的论断。 《顺风相送》可能是根据元代的一种海道针经校正而来。元朝拥有发达的海军,曾派出海军攻打日本和爪哇,元朝海军必定有海道针经一类的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祈拜护国庇民妙灵昭应明著天妃,“明著天妃”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封赐天妃的封号,一直沿用到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赐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顺风相送》中护国庇民妙灵昭应明著天妃既有元朝封号“明著天妃”又有明朝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可见《顺风相送》是明代舟师校正元代航海指南而来。 内容简介《顺风相送》内容丰富,可分为几个部分: 气象观察、天气预报“春夏二季必有大风,若天色温热,其午后或云起,或雷声,必有暴风,风急,宜避之”。 “云脚日色已赤,太白昼见,三星动摇,主有大风” 危险警告“船若回唐,贪东,海水白色赤见百样禽鸟,乃是万里长沙,可防可防” 大佛堂 “对开有老古石,浅不可近,流急” 淡马锡门 “夜不可行船” 指南针导航纪录天文导航纪录水文观测纪录地文观测纪录拜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