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鹨
释义

水鹨(学名:Anthus spinoletta spinolett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7厘米,翼展23至28厘米,寿命9年。是体羽偏灰色而具纵纹的鹨。上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野外停栖时,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木丛、草原、河谷地带。冬季喜沿溪流的湿润多草地区及稻田活动。

中文学名:水鹨

拉丁学名:Anthus spinolett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鹡鸰科

属:鹨属

种:水鹨

亚种:4种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Water Pipit

英文名称:Rock Pipit And Water Pipit

物种特征

 水鹨的上体灰褐色或橄榄色,具不明显的暗褐色纵纹。外侧尾羽具大型白斑,翅下有两条白色横带,下体棕白色或浅棕色。繁殖期喉、胸部沾葡萄红色,胸和两胁微具细的暗色纵纹或斑点。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暗褐色,脚肉色或暗褐色。繁殖期下体橙黄色,胸部颜色较深,在胸部及两胁具有不明显的暗褐色纵纹。冬季下体暗皮黄色,胸部及两胁的暗褐色纵纹明显。两翼暗褐色,具有两道白色翅斑。尾羽暗褐色,最外侧的1对尾羽外翈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18-27g,♀19-24g;体长♂145-183mm,♀145-175mm;嘴峰♀12-14mm;♀11-14mm;翅♂81-96mm,♀79-96mm;尾♂65-79mm,♀61-83mm;跗蹠♂21-24mm,♀20-23mm。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国为新疆西北部、青海、甘肃等地夏侯鸟,越冬于长江流域各地。

生活习性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900-1300m的高山草原、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亦在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丛栖息。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栖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常活动在林缘、路边、河谷、林间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类生境,除常见于河谷、溪流、湖泊、水塘、沼泽等水域岸边活动外,有时也出现在水域附近的农田、草地水渠和居民区。甚常见于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隐于近溪流处。比多数鹨姿势较平。单个或成对活动,性活跃,不停地在地上或灌丛中觅食。食物主要为有鞘翅目昆虫、鳞翅目幼虫及膜翅目昆虫,兼食一些植物性种子。冬季喜沿溪流的湿润多草地区及稻田活动。

叫声:柔弱的seep-seep叫声。炫耀飞行时鸣声为tit-tit-tit-tit-tit teedle teedle。

生长繁殖

繁殖于4-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及林间空地,河边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泽或水域附近草地和农田地边营巢。巢多置于草丛旁或草丛中地上凹坑内,借助草丛的掩护一般不易发现。巢呈杯状,垫以兽毛、羽毛、枯草叶、枯草茎。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每窝产卵4-5枚,卵灰绿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4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亲鸟15天左右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

亚种分化

(4种)

1.水鹨指名亚种(学名:Anthus spinoletta spinoletta

2.水鹨普通亚种(学名:Anthus spinoletta coutellii

3.水鹨新疆亚种(学名:Anthus spinoletta blakistoni

4.水鹨东北亚种 (学名:Anthus spinolettajaponicus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