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族
释义
1 汉语词语

水族是水生动物的统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 贵州省。三十四万人。操 水 语,属 汉 藏 语系 壮 侗 语族 侗 水 语支。与古代“ 骆越 ”有渊源关系。另外还有搜神记中的水族。

读音

【拼音】:shuǐ zú

【注音】:ㄕㄨㄟˇ ㄗㄨˊ

详细解释

(1).水生动物的统称。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太平公主於京西市掘池,赎水族之生者置其中,谓之放生池。”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已而,诸臣毕集,灵公命布席叙坐,谓曰:‘鼋乃水族佳味,寡人不敢独享,愿诸卿共之。’”清 戴名世 《与王静斋先生书》:“水族万怪争来吞噬,虽有渔师水工怜而救之,而困於力无所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崇祯﹞还指着那些栩栩如生的水族动物叫皇后欣赏。”

(2).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 贵州省 。三十四万人。操水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侗水语支。与古代“骆越”有渊源关系。

2 中国少数民族

简介

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 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 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西部。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荔波、都匀、独山榕江等县,一部分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水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百越”之一骆越人的一支。水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文献中。

语言文字

水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水书"是水族古老文字,水族将它称为"泐睢(lesui)","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书即为其中一种。它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水书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水族的古文字、水族书籍的通称。水书还有其他的荣誉称号:比如水家人的"易经"、"百科全书",是解读水族悠远、沧桑、苦涩历史的重要典籍。同时,水书还被誉为"华夏古文化宝库中一块珍贵的活化石",是象形文字未开发的最后领地。几千年来,水书因其神秘的文字构造和特殊的用途而成为一种"被压迫和被限制"的文字,在民间艰难地传承着。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水书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巫术用书。水书的制造时代极为古远,有学者推测,水书源头可追溯至夏代,而且"水书与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间,当有若干姻缘关系"。水书制造之地点,初在西北一带,由北方次第传入江西,再由江西迁入贵州省,"乃携之俱来"。

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目前见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

水书,一个仅有八百多个单字的文字体系,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支撑着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在水书研究领域浸淫多年的潘朝霖认为,水书具有独特的魅力。首先,水书是水族固有的文化,水书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是中华古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尽管这个文字体系显得十分"稚嫩"与脆弱,但能穿越时空,流传至今,本身就显得十分神秘。水书储存的信息量,已远远超过水族社会的范畴,"礼失求于诸野",从水书中蕴含的一些信息中有助于解开中原古文化的内涵。另外,在全国56个少数民族中,有自己语言和传统文字的民族约为三分之一,现在才有40万余人的水族就占其一,这很值得研究。而且,水书是水族信仰文化的重大集成,是研究水族宗教信仰、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珍贵典籍。

音乐

原始社会时期的水族音乐

水族的原始社会时期系指从人类起源到氏族社会末期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水族音乐创作大多围绕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人类起源、动植物的起源而展开。这些口头创作多用韵文体,于是便形成了一种紧贴语言的讲唱型古歌,水语称“旭济”(意为创世歌)。

由于有了吟唱音调,较之于语言的直叙更为生动感人,加之它集中的反映了水族先民在探索自然、解释自然、改造自然的若干思想,因而得到广泛流传。在创造和发展中,水族先民还塑造了许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继而有了相应的祭祀活动,最原始的歌舞亦随之萌生;“旭济”古歌便为群众性的聚会,祭祀场合所必唱。

“旭济”古歌(创世歌)的内容可大体归纳为三方面: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氏族斗争。

“旭济”当产于远古,是最古老的歌曲,是水族音乐的“活化石”。

封建社会时期的水族音乐(前206——1840)

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里,水族人民深受奴隶主、封建王朝和领主、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世世代代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构成的基本点已经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慢而又不断前进,水族音乐作为经济基础派生出来的观念形态,作为时代的镜子和实践的反映,必然要受到这一状况的影响和制约。

因而多以趋于复杂化的社会生活与阶级斗争为内容;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里,减少了幻想的成分,一般都扣住劳动这一主题。社会的人取代了虚渺的神,成为作品的主人公。

另一方面,水族先民在黔、桂边境定居以后,由于较为稠密的集中聚居,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使其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得以较好的发展。特别是明初的“调北填南”,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刺激文化的进步。

而团结和睦的民风,青年男女社会生活的兴盛,民间往来频繁,使得民间群众的歌唱活动逐步社会化,有了固定的歌唱场所和歌唱节日,以及相应的歌唱习俗,生活、生产、情爱、婚嫁、丧葬、祭祀、节日的歌唱成为水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歌曲反映的生活内容亦更加丰富。比如:生产劳动已有了分类成套的生产歌,也有了咏叹贫富悬殊不合理作品。和这种广阔的社会内容相协调,原始社会较为单一的音乐品种,也逐渐变化、发展、定型成为了社会功能为主要特征的单歌、双歌、蔸歌、调歌等各种歌种。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地水族音乐

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三都县城,1950年1月13日三都县人民政府成立,水族人民做了新时代的主人。1957年1月2日,根据国务院决定,三都水族自治县宣告成立。昔日偏僻闭寨、生产落后、人民贫困的水族地区展现了它的勃勃生机。一批取材于现实生活、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鞭挞阻碍社会发展的陈旧习俗,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新民歌纷纷涌现。

它凝聚了水族人民的爱憎,它展现了对毛主席和社会主义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时期,水族民间音乐又出现了两种新的歌种:新民歌和儿歌。

历史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在中国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谱写了光辉篇章。1855年10月,潘新简领导水族人民武装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响亮口号,坚持斗争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国斗争。1909年吴朝俊领导水、布依、苗等民族起义,提出“灭洋兴汉”,进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水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斗争。

起源与发展

从有关史籍记载和语言、文化特点等方面分析,水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从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统称为“僚”,明清时称“水”。北宋时,水族已在龙江上游和都柳江上游之间一带地区(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及毗连的荔波、环江等地)定居生活,当时称为“抚水州”。这一时期,这里的农业生产已有一定发展,平地已广种水稻,出现村落,酋长居住的地方有“楼屋战棚”,并以竹栅护卫。社会内部已分化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蒙氏世为首领,形成一相当强大的政治势力,曾不断与宋王朝发生武装冲突,但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洞”或“寨”内,仍保留着较浓厚的农村公社色彩。元至元二十年(1283),四川行省参政曲立司一武力政府贵州南部“九溪十八洞”,分封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土官,通过他们来统治当地水族和其他各族。不久,都柳江上游的烂土、陈蒙等处长官司要求内属,改为陈蒙、合江州,规定按期向封建王朝纳贡丹砂、雄黄以及马匹、雨毡等物。明洪武间复长官司,隶都匀府。清置三脚州。1914年改三脚州为三合县,后改称三都县。

在荔波水族地区,宋置荔波峒,后改称州,同时保留一些长官司建制。明王朝在加强土司制度的同时,在有条件进行直接统治的地方,则逐步实行“改土归流”。如明初,封建王朝用武力裁撤了荔波州的蒙、雷、皮三姓土司,分置三个巡检司。清置荔波县,对水族地区进行直接统治。清朝直接统治水族地区后,汉族移民也随着大批迁入,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利设施以及家庭纺织等手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农村初级市场和较大的集镇相继形成,封建领主经济逐渐向地主经济转化,至清代中叶,农村中出现了拥有千亩田土的大地主。

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食,此外,水族还种植一些小麦、包谷、小米、红稗、红薯及饭豆等杂粮作辅助粮。

水族农民不善种菜,因而蔬菜品种比较单调,青菜、广菜及大叶韭菜是最常见的蔬菜。水族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各种牲畜禽及水产品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

水族酸汤极有特色,有辣酸(辣椒制成)、毛辣酸(西红柿制成)、鱼酸(鱼虾制成)、臭酸(猪、牛骨熬制而成)等多种。其中以辣酸为最常用。辣酸用新鲜红辣椒加工制成。其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淘洗干净,加水用磨子磨成浆,加入大量甜酒(或糯米稀饭),放入泡菜坛中密封,经发酵,即成美味酸汤。食用时,把白菜、青菜、嫩竹笋、大叶韭菜、广菜等各种蔬菜煮熟,舀适当酸放入,煮开即可。以糊辣椒面、盐巴并舀一点菜汤调成蘸水,吃菜时要就着蘸水吃,其味鲜美,极为开胃。极少有炒菜,一年四季都吃“火锅”,一大锅酸汤加蘸水几乎就是每日不变的菜肴。即使偶有豆腐、肉或鱼,也习惯加入菜中,煮成一锅沾蘸水吃。

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水族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露。

饮酒风俗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当客人入席,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喝酒高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同时,如多人一起饮酒,到高潮时,宾主之间手挽着手,即:每个人的左右手都和自己左边和右边的人的手握起来,先一起高声叫“哟(去声)”或“秀”(去声,为干杯之意),连续三次后,第四次开始喝酒,一般从长者(位尊者)开始喝,然后顺着下去(不必再有长者之分),轮到谁喝,大家都要一起叫“哟”或“秀”,直到最后一位,喝时必须干杯。

经济文化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洒”是水 族传统佳酿。 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盛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黄麻;水果有李、橙、橘、桃、梨和杨梅,还出产麦冬、杜仲等各种药材;矿藏有铁、煤、汞、锑、硫磺、铝、锌等。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现在则通用汉文。

水族的文字,现在仅存400余字。

水历是水族的一种传统历法,以阴阳合历为依据,加进了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水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四个季节,三个月为一季。

水族的文学源远流长,尤其是民间文学色彩斑斓,深刻地反映了水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水族民间文学按文体形式可分为散文体文学作品和韵文体文学作品。散文体文学作品主要是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等,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有《人类起源》、《牙仙造人》、《十二个仙蛋》、《燃火》、《海黑》等,民间故事《两个媳妇》、《美女树》、《石狮嘴里含珠宝》、《金凤凰》、《兄弟情》等都是水族民间文学中的精品。

水族的韵文体文学作品主要是指那些有特殊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特征可以用来歌唱和吟诵的文体,即史诗、叙事诗、歌谣、民间说唱文学等。

水族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剪纸、刺绣、染织、编织、银饰加工、陶瓷、雕刻等,其中刺绣、染织和雕刻最为有名。

剪纸:水族的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内容多种多样,有表现吉祥的龙、凤、麒麟、梅花鹿,也有花鸟鱼虫等自然现象,造型千姿百态,生动别致,栩栩如生。

刺绣:水族妇女的刺绣艺术价值很高,种类也很多,主要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泡绣等。

编织:水族的编织主要是竹编,他们用竹子编织成席子、躺椅、坐椅、斗笠、簸箕、篮子、鱼篓、鸡笼等日常用品。

雕刻:水族的雕刻工艺十分发达,主要有木雕和石雕。水族的木雕多见于房屋的窗花雕刻,床沿雕刻等,雕出的图案诸如龙凤成祥、花鸟浮雕等都很美观大方。

水族地区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兼营畜牧业。

水族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高粱、棉花、大豆、花生、烟草等,水族传统的农耕工具主要有斧头、柴刀、镰刀、摘刀、犁耙、锄头、踏犁、谷桶等,这些工具与南方其他农耕地区使用的农具差不多,比较有特色的是摘刀和踏犁。

摘刀的用途是摘取稻穗,踏犁即翻锹,是用来翻松土地的一种古老的农具。水族的传统手工工艺,如剪纸、织染、编织、石雕、银器加工等都有很高的水平。

服饰

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

水族男装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周围汉装无大差别,倒是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远近。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人民喜爱。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色彩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给出嫁的女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妇女在婚前喜用浅蓝、绿色或灰布做成便服长衫,上衣多以绸缎为衣料。衣身衣袖都比过去收缩,显得贴身利索有曲线美。胸佩绣花长围裙,头包青白布长条巾,素雅文静。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口,都镶一道蓝杆花边做装饰。长发梳成一把盘于头顶,从右侧插梳子固定。有的妇女在头巾外又横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头巾包头,传统而不失时髦。

舞蹈

水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斗角舞、芦笙舞。

铜鼓舞,水语叫“丢压”,是“跳铜鼓”的意思,多在节日、祭祀或丧葬时演出。铜鼓舞是一种男子集体舞蹈,参加人数不限,但须为偶数。

斗角舞,又叫“斗牛舞”,常在祭祀、节庆和丧葬时演出,其动作表现了水族人斗牛时的一些场面。这种舞在开春时便停止,在稻秧拔节抽穗后又开始跳,有季节性。

芦笙舞,水语称“是蹈”,多在祭祀、节庆和丧葬时演出。表演者多为三男六女,他们穿着彩色的古舞衣,腰系白鸡毛彩裙,头缠红色或深灰色包头,上面插着银花和雏尾。表演时,也是由一男子吹者最小的芦笙在最前面领舞,其他人紧跟后面随着节拍起舞。

婚俗礼仪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伞步行在前,接亲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一般是于中午出娘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不得进门。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前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开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在秋冬举行。

水族姑娘出嫁后要完成的第一件事是挑水。

水族禁忌

生活方面:

命带"三丁六甲"的人忌吃狗肉、羊肉和斑鸠肉,否则认为会眼瞎、腿瘸。每年阴历八月下旬起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共四个),就是水族人民过"端"节的日子。过节期间忌荤腥,点灯也忌用桐油。

临出远门最忌煮饭不熟和摔破碗、掉筷子,生怕途中遇难回不了家。

无风无雨而山崩树倒,蛇、蚁进家或马蜂在家做窝等,都认为是不祥之兆。

忌见大群乌鸦出现,认为这样地方必有乱事。

忌飞鸟屙屎掉在人身上,认为这样出行不利或是预报凶事。

忌野兽进寨,认为野兽进寨是全村有祸的征兆。

忌见孕妇。做事时,有孕妇看见,会失败。

忌见异性如厕。要出门办事时,碰到异性解手,认为会走霉运,会办事不利。

忌猪、牛进家,认为这样是极大的不祥,要把进家的猪、牛杀掉敬神。

忌狗一胎仅生一子,猪一胎仅生二子,忌鸡在酉时叫。

婚姻方面:

结婚之日忌打雷,否则认为是大不吉而终日悬悬,因此水族人结婚多在冬、腊月。

结婚时辰未到,忌新娘进入新郎家,怕以后新娘不跟丈夫住在一起。

新娘进新郎家门时,要跨马鞍、跨火盆,忌踩门坎,怕将来新娘不落夫家。同时,男家一切人都要回避,待新娘进新房后,家人才会聚问好。

生育方面:

产妇未满月忌入别人家;产妇家在产后三日内也忌别人进来,怕踩子孙。若有人进来,产妇家要招待来客吃一顿饭;妇女生产,外婆来看女儿,忌进产房,怕不能回家;产妇忌食生鸭血、猫、蛇、蛙肉。

丧葬方面:

人死后,人死后,同一区域的族人一律忌荤食素(鱼类除外)。女子死了,娘家夫家两族人都吃素,一直到落土安葬为止。

已出嫁的女子,不许死在娘家,即使娘家许可,全村人也要反对,认为对全村不利。

活人眼泪忌滴在死者身上,怕死者找不着投胎的路或遭雨淋;死者寿衣要穿单数;死人入殓时,忌穿棉衣,怕子孙耳聋。

民歌民乐

水族的民间音乐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是民歌,形式多样,可分为双歌、单歌、蔸歌、调歌和诘歌五种。

双歌,水语称为“旭早”,“旭”就是“歌”的意思,“早”就是“双、对”的意思。水族的双歌又分为两类,一是敬酒、祝贺、叙事类双歌,二是寓言性双歌。

单歌,水语叫“旭挤”,“挤”就是“单”的意思。单歌演唱时有单唱、双唱和集体唱三种形式,单唱是一人唱或者是一男一女对唱,双唱是以两人为一方对唱,集体唱是以三人以上为一方对唱。

蔸歌,水语称为“旭红”,就是“一篼、一蓬、一丛”的意思,演唱时为两人以上,多则不限,也分说白和吟唱两部分。

调歌可分为婚嫁调歌、丧葬调歌、日常生活调歌等。

诘歌,又称“诘俄讶”,是一种讲述古理古规的词,通常以念唱为主。可分为婚嫁诘歌、丧葬诘歌、评理论事诘歌三种。

水族乐器主要有铜鼓、大皮鼓、芦笙、唢呐、胡琴等。其中铜鼓和大皮鼓最为流行。

铜鼓是水族人民传统的民间乐器,有悠久的历史,分公鼓和母鼓两种。公鼓的鼓面和鼓体本身做工较为精巧,音色圆润洪亮,母鼓的形体较粗重,声音不如公鼓洪亮。

铜鼓多在节日、祭祀、丧葬或者盛大庆贺活动中使用,多由两人共同演奏。

大皮鼓也是水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打击乐器,把整筒圆木刨光镂空,用硝制的牛皮蒙住鼓的两头,粗约100厘米,长约150厘米,多和铜鼓同时使用。

民居

水族居住区处于亚热带,多雨潮湿,加之树林茂密,豺狼虎豹野猪经常出没其间。水族居住“干栏”住宅,正可避免地面潮湿和野兽的侵害。

水族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整个上层房屋的承重部件,因此先修好基脚,根据木屋间架结构的性能,屋基只要求按地形用块石安稳柱脚即可,一般不要修整屋基平面。下层柱粗(直径一般在30厘米以上),柱身榫眼用穿枋纵横连结,每排底柱上端扣架粗大的原木作为横梁,梁与梁之间铺着垫木,俗称“楼枕”,枕上铺着宽厚的楼板(多为松树或枫树解成的板子),形成平整的楼面。上层屋架,一般每排为五柱四瓜(或称十一檩水步),也有五柱六瓜(或称十五檩水步)。

木楼为穿斗式结构,在柱与柱之间用穿枋组成网络。特别是上层屋架柱脚扣枋为鱼尾式的斗角衔接,是水族木工在干栏建筑中最出色的创造。柱脚扣枋的这种鱼尾式“斗角”结构,牢牢固定每根柱子的方位。顶上再用檩子卡住各排柱头和瓜头,各部衔接处都是齿榫铆紧,使建筑物整体性强,十分稳固。下层的抵柱和横梁与上层排架必须对应,俗称“柱顶柱”,这使木材抗压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不朽的英雄邓恩铭

邓恩铭是水族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人。他有如此影响,其因有二,第一, 是中共一大代表,凡是知道中共是怎样建立的人,都知道他;第二,2001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一)》纪念邮票一组,邓恩铭的光辉形象在第三枚邮票上,凡是集邮的人或收到贴有这枚邮票的邮件的人,都会知道他。

邓恩铭,原名邓恩明,1901年1月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水浦村的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1917年秋,他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赴山东省投奔自己的二叔,进入济南市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在五四运动中,他走上革命道路,被选为一中学生自治会的领导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刊。在此期间,他与王烬美同志结为战友,并进一步接受了马列主义。1920年11月,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并参与组织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与王烬美一起作为山东代表出席中共一大,次年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地委书记,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1927年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12月在济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曾领导越狱斗争。1931年4月5日,英勇就义,年仅30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邓恩铭,英名不朽,精神永存。

宗教

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多神。认为古树、巨石、井泉都有神灵。生死、疾病、灾荒等都请巫师占卦念经,杀牲祭鬼,尤其以鱼祭祀为其特点。19世纪末、21世纪初,曾传入天主教,但信徒不多。

在一些边远的山区,水族人有挂兽骨崇奉神灵的习俗。人们猎获虎、豹、野猪、野牛、熊等动物后,习惯把兽角或头骨整齐悬挂在墙壁上或悬吊在门上。有的地方宰牛祭祖时也留头角悬挂,使野兽、鬼神望而生畏,不敢进寨侵害人畜,同时也显示家庭的富裕与主人的猎技。

独特的生产习俗

水族经济是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类型,早在150年前,水田在水族聚居区就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在农业生产中,水族农民仍保持着一些特殊的习俗。从今天绿色农业的角度来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

积肥与施肥。现在水族农民虽然也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污染是明显的弊端。为了增加和多使用农家肥,水族农民仍普遍采取牛踩肥的办法来积肥。他们在耕牛休闲的时候,将其圈养,把牛吃剩下的青草垫在圈内,适时加入垫圈土,让牛把粪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沤成肥料。

耙田工具。耙田是为了耙碎田中的泥块,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松的生长土壤,且能均匀受水。特殊的是,水族农民用“船耙”和“石耙”耙田。“船耙”是长1米左右的木制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装有木齿或竹齿。若用人拉耙,“船”内装土或石块来镇压;若牛拉耙,人则站在“船”内驾驭。石耙就是一块长方形石条,条石两头钻孔穿绳牵引,条石底面有粗的刻纹。石耙的主要作用不是耙田,而是磨平。

灌溉。水族地区灌溉得自然之利。在高于水田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坝蓄水,然后开渠引水灌溉,或直接引山泉溪流到田头灌溉。田高水低处,也使用筒车、翻车(龙骨车)等古老的提水装置。

水族地区广泛流行“活路头”生产习俗。“活路头”是当地汉语方言土语,“译”为普通话是“干农活的领头人”。水族村寨里的重要农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头”开始干了,才能开始干。农时到来,“活路头”择吉日,举行简单的仪式,象征性地犁一垄地,插几蔸秧,或割几把稻子,其他人再开始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干这项农活。这种习俗起码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二是“活路头”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他们根据气候掌握农时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跟着他们干可获好收成。

水族在农业生产中有明确的性别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传统,谁若违反,会遭到非议。过去,曾有缺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女扮男装在夜里犁田的。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这些活儿较费力,且泥里水里的拼搏,对妇女来说确实困难。这并不是说妇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说别的,仅就腰来说,一天下来,几乎都有“快要累断了”的感觉。

经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水族人民把自己生活的山山岭岭打扮得像凤凰一样。波光 粼粼的梯田,花果累累的园林,层层叠叠的干栏木楼,堆绿砌翠的树木,欢快流淌的泉溪,就像凤凰光彩美丽的羽毛 。山乡美景,田园风光,泥土气息,自然的美、淳朴的情,与城市的繁华共同交响,演奏出伟大祖国的时代乐章。

节日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最隆重的当推“端节” 。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的绝大多数水族地区都过这一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似。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每逢亥(猪)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分,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关于这种风俗,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内外套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端节时,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围奏乐歌舞,而且举行赛马、斗牛、文艺演出、放映电影、亲友欢聚会餐等活动。邻近的苗、侗、布依、壮、瑶、汉等兄弟民族上万人前来参加。

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节日的前一天,过节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节日里杀鸡宰鸭吃新谷,并要以鲜鱼炖汤,准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荤,供品不能有鱼以外的其它肉类,忌荤但不忌鱼。祭祖的主品是鱼包韭菜,原因是传说先人们曾以九种菜和鱼虾做成的药驱除过百病。它的做法是将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调味品填进洗好的鱼腹,捆扎后清炖或清蒸而成。

卯节,水语称之为“借卯”,只是三都县九阡地区和与之相临的荔波县部分地区水族人过的节日。与端节一样,也是分期分批过节,日子要选在插秧结束之后的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为上吉日。不过卯节是分四批轮流过。由于“端节”和“卯节”事实上都是过年,故过端节的地区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地区不过端节。

苏宁喜节,水语是“水历四月丑日”的意思,水族民间节日,时间在水历的四月丑日,即农历十二月丑日。据水族传说,这一天是“生母娘娘”向人间送子嗣的日子,所以又叫“娘娘节”,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祭祀生母娘娘。

荐节,水语是“正月”的意思,也叫“借荐”,是受汉族过春节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节日,实际上也就是过春节。过荐节的地区一般不过端节和卯节。

敬霞节,“霞”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水族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在三都县九阡地区及其毗连地区过此节。敬霞节并非每年都过,相隔两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体时间有水书先生根据《水书》推算。

文化艺术

水族的民歌按其惯称分为单歌、双歌、蔸歌、童谣、调词、诘词、丧葬歌等。单歌在山野演唱,遇事而歌;双歌是水歌中最富特色的一种说唱形式,既有敬酒、祝贺、叙事的双歌,也有寓言性的双歌;蔸歌是由若干首歌词组成的歌;调词即调歌,是近似朗诵的念唱;诘词是谈古论今的歌谣。

水族马尾绣工艺,主要体现在制作技艺与方法:一是取马尾3--4根作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那样的马尾白色预制绣花线;二是按照传统刺绣纹样或剪纸纹样,将这种马尾白色绣线盘绣于花纹的轮廓上;三是用7根彩色丝线编制成的扁形彩线,添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四是其余部分按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进行。

水族有养马赛马习俗,马尾绣应运而生。以丝线裹马尾刺绣制作图案的好处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还有马尾上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光泽;另一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形如古代钱币的铜饰,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做装饰外,水族同胞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在封建社会,铜是铸币之物,一些朝代严禁民间铸铜,马尾绣里却绣有铜饰,这充分体现了水族马尾绣的珍贵文化艺术价值。

据调查分析,水族马尾绣工艺绝活濒临消亡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有:水族地区过去多以村寨中技艺高超的老年妇女传授马尾绣刺绣工艺,世代相传。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没有传下手艺就辞世。

现在掌握马尾绣全面工艺、具有深厚功底的妇女人数极少,大多数是老艺人。解放初期,这些刚刚学会手艺的民间艺人,遭到“文化大革命”冲击,马尾绣艺人后继乏人。由于现代教育、升学、工作、“打工潮”的出现,以及工业化生产、现代文化、审美观念的冲击,使得年轻女子极少愿意学习马尾绣工艺和愿意使用马尾绣工艺品,认为不合时尚,既费时费事,赚钱又少。现在的马尾绣工艺制品质量下降,其工艺质量很难达到古代精品近似的水平。

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水族马尾绣艺术之乡”称号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水族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9%,当地水族女子从小就开始学刺绣。

马尾绣背带在水族生活礼仪中具有特殊意义,水族妹子出嫁后,生育第一个孩子时,马尾绣背带以及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或舅母)探视新生儿的必备礼物。 而且水族妹子只有在出嫁后生育第一个孩子时,母子才能享受此殊荣。此后,该女子不管生育多少个孩子,娘家都不会再送马尾绣背带,先前送的马尾绣背带便一直背孩子们长大成人(背带完成使命后如果还完好结实,就会成为该户人家的“子孙背带”)。一般来说,每个水族妹子一生中只能接受娘家送的一条马尾绣背带,就算改嫁再生孩子,娘家都不会再送背带。

这种传统的主要原因是马尾绣背带制作工序繁杂、价格昂贵、经久耐用,娘家人希望自家女儿婚姻稳固,家庭幸福美满。

水族“水家布”

水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南部的曲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水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族系,经济以农耕稻作为主。

为防毒蛇扎花边

大多数已婚妇女的衣服都有花边。传说很早以前,水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山高林密、杂草丛生、毒蛇为患。一个名叫秀的水族姑娘,用彩色丝线在衣领、袖口、襟边、裤脚上绣上一条条红红绿绿的花边,又在鞋上绣上一些花草。她穿上这身衣裤和鞋子,独自去深山密林中砍柴,果然毒蛇见了她就逃走了。此後,水族妇女绣花边的衣服逐渐传承下来。

多种纹理的“水家布”

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百余年前就已闻名远近的"水家布",纱质细,织工精细均匀,染色深透,耐洗不褪色。除平纹布外,他们还能织出"人字纹"、"斜纹"、"花椒纹"和"方格纹"等多种纹样。

豆浆印染天下无双

水族人民独特的"豆浆印染"技艺,相传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先将硬纸板镂成各种花鸟及几何图案,然後将模板平铺於白布之上,再刷上特制的黄豆浆,待豆浆乾透後即浸入靛液缸中浸染,最後洗净晒乾刮去豆浆,即呈现出蓝底或青底白花图案。

独具特色的马尾绣

水族人民还擅长於刺绣,尤以"马尾绣"独具特色。先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用其勾勒出各种图案轮廓,中间用彩色线填充绣制,使之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精美图案。用此法绣成的"马尾绣背儿带"、"绣花鞋"、"绣花帽"驰名中外。

参考资料

1.水族禁忌来源 

开放分类:
少数民族

3.《搜神记》中的水族

3 《搜神记》中的水族

帝级

黑帝:汁光纪

功法:摄神御鬼大法

绝技:五龙气兵

蛊毒:九冥尸蛊

手下:五行鬼王

继任黑帝:水龙琳

兵器:源坎壶

前任:1300年前黑帝玄北臻、700年前黑帝玄泽黑

圣女级

北海玄女、九天玄女:乌丝兰玛

兵器:冰蚕耀光绫(似水流云)

继任:北极双尊之一九凤仙子

兵器:九凤轮(封印元神:九凤)

住所:天柜山极圣宫

前任:800年前圣女螭羽仙子

亚圣:雨师国国主、大荒十大妖女之首、龙女雨师妾

兵器:苍龙角

神级

800年前大巫卜:罗姬貉(800年前)

功法:摄神御鬼大法

玄水真神:烛龙

功法:北冥神功;摄神御鬼大法

兽身:北冥神蟒

住所:水神肠宫

朝阳水伯:天吴

功法:八极大法;大浪流沙咒;海啸流;朝阳古兕瑰光斩

兵器:古兕瑰光斩

兽身:八头八尾虎

西海老祖:弇兹

功法:冥天大法

绝技:夺魂眼;海神笑;星移斗转(月耀七星)

兵器:斩妖刀

门徒:西海九真

住所:西海神宫

北海真神、双头老祖:禺京、禺强

绝技:八脉飞龙

兵器:龙鲸牙骨鞭;海神天鼓;千虫鼎

兽身:北海巨枭

座驾:九龙飞车

阵法:天鼓海神阵

仙级

黄河水伯:冰夷

寒冰宫主:风道森

功法:寒冰真气

兵器:寒冰杖

封印:万千北海冰蚕

万兽无缰:百里春秋

兵器:春秋镜;冰甲龙筋筝

北极双尊之一:强良

兵器:赤练双蛇矛

钩吾鹿鹃:黑公沙

于儿神

兵器:九头鬼蛇刀

兽身:九头蛇

真人级

水仙城城主、江冰恋影:江冰恋

兵器:月牙石剑

四翼蛇枭:酸与

小侯真人:古熙

西海九真之一:西海鹿女

兵器:鹿角七星管

西海九真之一:九毒童子

盅毒:西海寒蛛;极冻银蛇;千足蜈蚣;五彩虫;镣甲蚨;珊瑚蝎子;杀鲸蜂;西海毒蜮;泪粉蛾

兵器:逍遥伞

西海九真之一、虎爪鹗神:钦毗

兽身:虎爪鹗

西海九真之一、眉刀羽真:鸠扈

西海九真之一:青碧龟真

西海九真之一:白卮真人

西海九真之一:冬青真人北岳山四角牛真:诸怀

长老世家

长老:大长老林通玄,李白石,那耶图罗,罗正山,穆长老,禹长老,黎长老,马长老,宣长老等

七大世家:林家,白家,科家等

六大公子:林悦鸥,白云飞等

北单山科家:科沙度,科汗淮

将军

大将军:童融

万年龟蛇:苏柏羊齿

兵器:百节蛇骨鞭

封印:北海海蟒

十戈军统帅:丁蟹

兵器:十戈刀

水娘子:姬泪垂

兵器:定海珠;水带; 气旋玄冰箭

燕北鲜

北海猛犸城城主、猛犸军团统帅:八大天王

兵器:象牙斩

其他

千面妖狐、青丘国国主:晏紫苏

绝技:易容

盅毒:西海蛇蝎蛊等等

拘缨国国主:欧丝之野

断浪刀、龙牙侯:科汗淮

功法:潮汐流

绝技:断浪气旋斩

北海白水宫宫主、水鬼:海少爷

功法:白水真诀

绝技:春水剑

仆从:水鬼灵仆

坐骑:北海九爪章鱼兽

石者城城主:泠邪

兵器:寒冰牙刀

铁匠:高九横

九神兵:补天盾,落星炮

西海九真 联击阵法:寒金冰石阵

虎爪颚神钦毗 兽身:虎爪鹗

西海鹿女 宝物:欲炎冰针 蛊毒:九九极乐丹,忘情酒果

九毒童子 兵器:逍遥伞

法术

功法:八极大法,北冥神功,冥天大法,潮汐流,寒冰真气,海啸流,摄神御鬼大法,融冰大法

绝技:五龙气兵,水龙气兵,斩妖刀,夺魂眼,海神笑,星移斗转,八脉飞龙,断浪气旋斩,春水剑

武功:逆江流

念力:海啸诀,大浪流沙咒,千重雪

束缚:凝冰诀

愈伤:玄水微波诀

水中呼吸:龙鳞诀、鱼息法

分水:辟浪诀

隐匿:龟息诀

障眼:镜花水月

两伤:血魂水魄大法

潮汐流:回潮浪,倒海流

法宝

神器:源坎壶,冰蚕耀光绫,九凤轮,古兕瑰光斩,龙鲸牙骨鞭,海神天鼓,千虫鼎,三十六银环,寒冰杖,苍龙角,春秋镜,九头鬼蛇刀,赤练双蛇矛,鹿角七星管,鹿皮鼓,欲炎冰针,逍遥伞,落河星矢

宝物:玄冰冻露浆,落虹玄冰铁

盅毒:九冥尸蛊,两心知,西海蛇蝎蛊,九九极乐丹,忘情酒果

军队

北海军舰队(又名:百兽水师)、龙鱼军、龟蛇军、十戈军、水娘军、北鲜八部兽骑、猛玛军团

地理

城池:狱法城(星矢风真山珲),碧藻城(季晟山),石者城(泠邪),猛犸城(八大天王),水仙城(江冰恋),羽马城,白沙城,洛梧城

属地:钟山,北极天柜山,朝阳谷,北单山,寒冰宫

海岛:菊石岛

八大狱:狱法城,洞庭水牢

属国

雨师国,黑齿国,巨人国,毛民国,鲛人国,青丘国,拘缨国,博父国,

鲛人国 国宝:无邪鲛珠

青丘国 图腾:灵龟

博父国 国主:燮沨

凶兽

鲲鱼,蓝翼海龙兽,逆鳞碧火龙,裂海玄龙鲸,北溟火尾虎,魁龙,九爪章鱼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