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资源保护规划 |
释义 | 定义水资源保护规划(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保护区域内水资源达到一定目标或水质标准的事先安排。其目的在于保护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规划提出各种措施与途径,从而使水体质量符合要求,水源免于枯竭,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功能效益。 分类水资源保护规划按其范围和内容,可分为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和污水处理设施规划。流域规划是对整个流域范围内的干流、支流、湖泊等水体作出统一而协调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它是从流域出发,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情况,确定河流各区段水体功能、水质控制目标、各集中排污口允许排放量的分配、流域内水污染重点治理措施,并提出实施计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范围内主要的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并结合行政区划而作出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是区域规划的重要部分,区域规划的目的是估价各种控制水质的方案,并提出管理部门的执行计划。区域规划的任务是在满足区域内河流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对该区域的各种水资源保护规划方案加以筛选,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是规定的水质目标。污水处理设施规划是为维持和改善河流水质作出的污水处理工程的技术经济选择和方案进行比较。在规划中,调查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和估算各种废、污水处理和处置方案,再根据社会、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因素,选择一个费用最小、效益最大的方案。 从防治水体污染的种类出发,水资源保护规划可分为:河流水资源保护规划,即以河流为规划整体对全河流提出分段水资源保护规划;河段水资源保护规划,即对河流中污染最严重或有特殊要求的河段,在河流保护规划指导下提出河段水资源保护规划;湖泊水资源保护规划,即根据湖泊水体现状和对水体功能要求,对湖泊分区功能提出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库水资源保护规划,即根据水库任务、分区功能及污染现状等条件,提出控制全库水质及分区功能水质的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是一个综合平衡、反复协调的决策过程。整个规划过程一般分4个阶段进行,可概括为确定规划目标、建立模型、模拟优化和评价决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