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岩乡
释义

水岩乡,是中国地名,也是一个消歧义词条。在中国有两个水岩乡:一个是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的水岩乡,另一个是位于贵州省黔南自治州独山县的水岩乡。

1、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水岩乡

简介

水岩乡地处上犹县中西部,距县城38公里,东接梅水乡,南连崇义,西靠营前镇,北与双溪、寺下乡接壤,全乡国土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37亩,山地面积12万亩,水域面积1.8万亩。辖龙门、古田、井子、爱联、金盆、横岭、铁石、茶坑、太乙、高兴、崇坑、蕉坑12个行政村,253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乡。全乡有农户6100户,人口26000余人,劳动力16000余人,外出务工8000余人,有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小学(含教学点)13所,在校生2300人,卫生院2所,医疗点12个。农业以种水稻为主,其次是中药材、茶叶、食用菌、蔬菜等。主要工业有:红砖厂、木材加工厂等。

水岩乡交通便利,上江线,上三线两条公路贯穿全境,交汇于太乙圩,沿上江线经营前、五指峰,可达湖南桂东,沿上三线经双溪可达吉安遂川。水路从龙门出发可达陡水、营前和崇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太乙、龙门两个圩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

美丽的陡水湖三分之二水域在水岩,沿湖两岸,飞瀑流泉尽纳湖中,常年有白鹭、野鸭游戏于碧波之中。库区库汊纵横、库湾交错,独特的库区小气候,使整个湖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春季节浓雾缭绕,夜晚渔火点点,星光闪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盛产鳜鱼、银鱼、庐山小石鱼等水中珍品。

水岩乡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可开发利用资源丰富,境内蕴藏大量石灰石、高岭土、稀土、花岗岩。水电年蕴量1500千瓦以上,可综合开发利用大水面积5000多亩。

民俗

九狮拜象,当地客家俗称“搞龙”,是赣南客家特有的大型民间灯会,整个灯彩由一龙、九狮、一象、一麒麟,另加苦干牌灯,锣鼓采亭组成。九狮拜象主要流传于上犹县营前地区五乡一镇,即五指峰乡、平富乡、双溪乡、水岩乡、寺下乡和营前镇。 作为上犹客家传统的春节娱乐民俗,它在传统舞龙灯的基础上,突显了精美的灯舞狮象的艺术造型,由于参与者众多,气势尤其雄浑磅礴,场面十分壮观。它既有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客家人新的创造,表达了对风调雨顺年成丰熟的祈愿,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客家人意气风发、精诚团结、奋发图强的向上精神。

整套灯舞以造型艺术为主要特征。前导是一只制作精美的牌灯。牌灯上方扎着蝙蝠图样或花篮,中间写姓氏堂名。随后是锣鼓亭和伴奏队伍。锣鼓亭的制作讲究,可扎出“八仙过海”、“水淹金山”、“刘海砍樵”等纸牌小人物,伴奏由大小锣鼓、大小钹组成。唢呐由长号和沙喇两种组成。后面是龙灯队伍,一般是九节蛇龙,一个龙头,每节龙身的间距数尺。再后面是各种神态的狮子,单数,一般有九只,如表演人数不足,也可以少至五只、七只,狮子有红、黄、青、绿、白(白狮子头上要加红布以表吉利)等,狮子面容则可分蚕狮、猴面狮、猪头狮、狗头狮、牛头狮、猫头狮等。白象(腰上加红布以表示吉利)和五彩麒麟夹在其中。

经济产业

养殖规模形成了,产量也上去了,如何将这些鳜鱼顺利、高价卖出却成难题。水岩乡乡长苏卫宁介绍,早先养殖户都只是将鳜鱼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出售,销量小不说,价钱也不好。为此,乡领导提出了“以销促产”的构想,就是依靠水岩乡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水乡人家”等餐饮行业,以此拉动鳜鱼市场,并承诺给予开办“水乡人家”的村民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经过努力,2003年,两三户人家开始“试营业”,没想到“水乡人家”一推出,就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来水岩吃鳜鱼的人络绎不绝。2003年,又有3户人家加入到了“水乡人家”的行列。由此,“水乡人家”拉动鳜鱼销售,鳜鱼养殖促进“水乡人家”生意的良性产业链条已然形成。 随着水岩鳜鱼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韩国、日本等国的客商纷纷慕名前来购鱼。鳜鱼的价格已经达到了80多元每公斤,产品附加值达到成本的10倍以上。仅此一项,2003乡年产值就达到50万元以上。水岩乡正准备投资10万元左右,打造一个1000平方米的水产品集散地,在资金、养殖、运输、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平台,使网箱养鱼产业更富生命力。

农村发展

水岩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库区乡,群众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一直是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为此,水岩乡积极实施深山区移民搬迁工程,多措并举引导居住在深山区和库区的群众到圩镇建房。水岩乡建立了“移民扶贫政策补一点,优惠政策减一点,群众自己筹一点,‘信用农户’贷一点”的多方筹资机制。自2003年至2007年,水岩乡发放移民扶贫补助资金114.45万元,减免林业、土地等规费3万余元,发放建房贷款16万元。 为了能让移民扶贫搬迁户“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水岩乡采取农工商三结合的移民就业措施。鼓励务工者发展他们的老本行,对愿意发展种植业的群众协助其租用附近农户的山地;提升移民新村品位,逐步将圩场搬至新村,给经商移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经商机会;此外,通过扩大圩镇建设,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增加务工者的就业机会。2007年,水岩乡二次移民扶贫搬迁户没有一户因生活来源问题而返迁。

农副产品

食用菌: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食用蘑菇(mushroom)。约95%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少数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全世界食用菌总共约有500种,中国在80年代中期见于报道的近350种,迄今人工栽培的仅20种左右。所有食用菌均属异养型生物。依生活方式的不同,食用菌可分为寄生、共生、腐生三种类型。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食品,食用部分为具有产孢结构的子实体。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2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含氨基酸种类齐全。

2、贵州省黔南自治州独山县水岩乡

简介

水岩乡位于独山县城东南部,东界本寨、南邻基长、西连城关,北靠甲定,与三都县合江镇相邻。乡政府驻地水岩,距县城34公里。全乡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45亩,其中:水田4325亩,旱地2220亩,人均耕地0.6亩。平均海拔659米,年均气温17.4℃,年均降水量1048毫米。2007年行政村改革后全乡辖水岩、交送、建群、江寨、维寨、利山6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77个自然寨,共有2647户,10688人,劳动力6656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0094

男 5311

女 4783

家庭户户数 258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067

家庭户男 5286

家庭户女 4781

0-14岁(总) 3261

0-14岁男 1695

0-14岁女 1566

15-64岁(总) 6083

15-64岁男 3260

15-64岁女 2823

65岁及以上(总) 750

65岁及以上男 356

65岁及以上女 39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937

旅游资源

水岩乡的维寨喀斯特原始阔叶林区和江寨河谷风光一路绵延数十里,原始风味浓郁,景色秀美迷人。那里山峰奇峻,植被茂密,是珠江上游都柳江的发源地之一;那里水资源丰富,水质甘冽,流水因地势或成溪、或成瀑、或成河。在高山密林和溪河之中,珍藏有猕猴、大鲵(俗称“娃娃鱼”)、马尾树等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区内有猴儿山、门榈河、牛角岩、哈蟆石、七仙女、铜鼓山、葫芦岩、将军山、“万卷书”、牟尼桥、喷瀑梅花、灵岩竞秀、柏木滩、建群瀑布、摆浪桥、响铃洞、江寨古渡等奇特景观,吸引了中外游客到此观光。

水岩维寨自然风景区是紫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每年的春夏季节,这里万物复苏、鲜花盛开,特别是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紫杜鹃、桐子花把山山岭岭点缀得如画如屏,有如仙景,如诗如画的美景。

经济状况

水岩乡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茶叶、油桐、油菜籽。2007年烤烟任务16万斤,实际收购17万斤完成税收15.8万元;2008年烤烟任务17.5万斤,预计完成税收17万元;近600亩的茶叶已进入丰产期,年产量约24000斤,预计收入120万元;油桐籽年产量约230吨,产值80万元;油菜籽年产量约300吨,产值150万元。2008年水岩乡内招商引资投产企业有维寨锑矿、难寨褐铁矿、建群红楼电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