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位尺
释义

概念

一般的水位尺用于地表水的监测。它是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上面标有刻度,精度一般以厘米计(最小刻度1cm),水利上一般以1米为一节,以纯红、蓝为一块,方便阅读。目前市场上水位尺按高中低档可分为电子水尺(其中包括超声波或雷达等测量技术的水尺,造价较高)、不锈钢水尺、不锈钢组合型水尺、高分子水尺、铝板反光水尺、搪瓷水尺等。

简介

水位尺,是在江、河、湖泊或其他水体的指定地点测定水面高程的装置。 中国战国时代,水利家李冰在四川省灌县西北岷江中游主持修建都江堰时,在引水口“作三石人,立三水中”,“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并在石上刻着“水则”,共分二十四格,每格相当于一市尺。水位达到第十一格的时候,江水就漫过飞沙堰,流回外江。这三个测定水面高程的石人,是中国最原始的水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位尺。李冰所进行的,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文观测工作。

历史

最早的雨量器 我国南宋时,就已经有了用于测量降雨量的雨量器。这种雨量器的构造和计算方法已经失传,但南宋秦九韶著的《数收九章》一书中,有一个计算雨量器容积的算题。从这道算题可以推测那时的雨量器,并不是上下一样大小的圆筒,因为从雨量器里测量出来的雨水,还要经过计算才能求得降雨量。

我国明朝永乐末年(公元1424年),国家制造了规格统一的雨量器,发到全国各州、县,要求各州、县按时报告降雨量。 这种雨量器曾传到国外,在朝鲜就曾发掘出我国明朝的雨量器。它是一个铜质的圆筒和石台组成的,圆筒高为一尺五寸,口径为七寸。这种雨量器与现在气象台站使用的雨量器相仿。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雨量器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开始应用雨量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