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流云在英若诚 |
释义 | 这是英若诚晚年的一本令人感动的自传,是一位深受喜爱的演员、戏剧导演、翻译家和政治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监禁,为求生存,使用各种方式,甚至曾装扮成士兵,私下留藏着笔记本。在这本自传中,他的回忆就从他的监狱岁月开始,他回忆了三年的监狱生活,困苦中夹杂着风趣,艰难中保持着乐观。然后开始叙说他的家族,叙述他童年及所受教育的不平凡经历。最后讲他在戏剧、电影方面的职业生涯和文化外交上的作为。 本书回顾了英若诚一生中的种种传奇,也让我们领悟到一位风趣幽默、博学谦和、流淌着贵族血脉的艺术家的人生智慧。 作品名称:《水流云在 英若诚自传》 作品类型:人物传记 作者:英若诚 康开丽著 张放译 英达译审 创作背景:这本传记是由美国的塔夫茨大学戏剧学教授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女士根据英若诚躺在病榻上的英文口述录音整理而成。康开丽是美国杜克大学戏剧学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戏剧,不停往返于中美之间。当英若诚在协和医院的病榻上时,她花了3年(2001-2003)时间,录了41盘带子,100多个小时时长,然后编辑整理,再加上她7年的研究,成就了此书,并于2008年首先在美国出版英文版。2009年是英若诚诞辰八十周年,英先生这本唯一的自传也由中信出版社在国内首次出版发行。 英若诚简介:英若诚(1929—2003),是他的那个时代中国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翻译家、政治家。有人评价他是“一位世界性的高级知识分子,极有才能的演员,导演,是中国最后一位二十世纪前期培养出来的对文化发展极有影响的人物”。他的确是20世纪中国戏剧史及政治史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舞台、银幕和文化外交上做出至关重要的贡献。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与辉煌,其庞大渊深的学问,多方面的惊人成就,个性之多姿多彩,际遇之起伏传奇,可谓是“奇才奇艺奇志奇行”。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内容简介:这本自传英若诚选择“不从人生的起点开始”,而是从他认为对他的一生最有影响的阶段——“文革”中被囚禁、蹲监狱开始。他回忆了三年监狱生活,困苦中夹杂着风趣,艰难中保持着乐观。然后开始叙说他的家族,叙述自己的童年及此后受教育的不平凡经历。最后讲他在戏剧电影方面的职业生涯和文化外交上的作为。平庸中创造出辉煌,平凡中书写着传奇。 某种意义上,这又不是一本按照常规思路从出生一直写到老的个人传记,它有选择性,就像树枝选择怎样的生长方向一样。当树芽开始向上生长、开始分杈的时候,它选择怎样的生长方向将会影响它是否能生长到整棵树的最顶端,这将是至关重要。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将如何把握和抉择自己的人生,以及在人生的各种艰辛和苦难面前如何乐观、积极地去面对,英若诚先生的这本自传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所以,这本自传超越了普通的回忆录的方式,它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曲折经历,表达了他一生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折射出20世纪中国的一个家族命运的风雨仓黄。 目录序 英达 朱旭 前言 康开丽 上部 蹲监狱 第一章 牢狱第一年 从风筝到手铐:我被捕的经过 我的新家 第二章 蓟县监狱 监狱里的活动项目和闹剧 为彭真同志工作 释放 中部 家族史及早年教育 第三章 英氏家族 有其父必有其子 从战士到绅士 在温泉度过的夏天 “王先生” 危险的逃离 第四章 王公贵族式的童年 温暖的家 在庆王府的演出和祈祷 出色的逃学者 我自己的“四人帮” 下部 职业生涯:艺术和政治 第五章 我的舞台生涯 清华大学的台柱子 遇上对手 新中国的新剧团 《茶馆》满座 出狱后的务农岁月:1972—1973 和于是之同行:1974年 如果你不能承受高压 回剧院 从失望到希望 第六章 文化外交 不速之客 把《推销员之死》带到中国 贝尔多鲁奇的召唤 当文化部副部长的喜与忧 最大的损失 遗弃的孩子 探索新世界 最后的告别 后记 致谢 英若诚年表 参考资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