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 |
释义 | 水调歌头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1】。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2】。素娥【3】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4】,相对永登楼。 作品名称: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创作年代:北宋,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 作品出处:《栾城集 文学体裁:宋词 作者:苏辙 原文水调歌头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1】。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2】。素娥【3】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4】,相对永登楼。 注释【1】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2】翠羽被,紫绮裘:指豪华衣饰。翠羽被:语出《左传》,“王皮冠,秦复逃,翠被,豹,执鞭以出。”事详《左传·昭公二十年》。紫绮裘:语见李白诗《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3】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4】王粲:字仲宣,三国时人。董卓之乱,仲宣避难荆州,遂依刘表。 作者苏辙 (1039-1112)北宋文学家。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人称“小苏”,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嘉祐进士,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著有《栾城集》。 创作背景苏辙因张方平荐为南都(今河南商丘)签书判官。他与兄长苏轼同往南都拜谒张方平。安顿好家属后,又随苏轼来到徐州,盘桓了一百多天始别。在徐州与苏轼共度了该年中秋。苏轼前词题序中提到子由“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苏辙的这首词情调低沉感伤,感慨离合。他们兄弟情谊至笃,互相唱和,宽解慰藉。 赏析此词作于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一题为“徐州中秋”,又题为“徐州中秋作”。 读苏轼兄弟的传记知道,他们的手足之情可谓深矣!东坡写给朋友的诗中就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里,更浸透着兄弟异地相思的情感!兄弟二人,正如子由曾说“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宦游四方,各奔西东,又常处在不得意的心态里,情深手足之念,就常常使他们梦魂相牵。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苏轼从山东密州离任赴徐州任;这年八月苏轼的弟弟也将赴南京(今商丘)任签书判官,似乎上天有意安排了他们兄弟的相聚,子由四月来徐州,一直到这一年中秋的第二天离开徐州,这就是他们传记里所说的“徐州逍遥堂相居百余日”的美谈佳话。在这一百多天的时日里,兄弟二人游山玩水,吟诗唱和,其乐融融。这年八月十五日夜,是他们相聚的最后一个夜晚,次日即将分别。此夜月圆夜朗,苏轼遂在逍遥堂与好友张继重、李公铎置酒给弟弟子由饯行,几人赋诗饮酒赏月,彻夜未眠。席间苏辙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有感而发,则次其兄上年密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韵作《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一首。如果以今人观念观之,别说是兄弟之间,就是夫妇之间为了生存、事业计,聚少散多的人生经历亦不乏其人其事,然只要是自我抉择,尽管有生离的痛楚,毕竟还有事业成就的宽慰。以此观照苏轼兄弟词中的情感抒发就会发现,在诉说别离之苦中那一份无法主宰自身的绝对无奈!当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苏轼“明月几时有”词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本来是既合情又合理的自我安慰,然而到了第二年苏辙(子由)写《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的一词中,读者就可以发现短暂相聚的快乐,根本替代不了依旧“离忧”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之长、之痛,兄弟之间的怀念之情,这在兄长上年当晚,在山东密州(即东武)的词中,已经感受到了;好在此年此晚,他们却相聚于彭城(徐州),泛舟“清河古汴”,又有音乐和美酒相伴何等惬意(七年来兄弟俩第一次共赏中秋月)!然在“惬意”之中,已经蕴涵着离别的凄楚和依依惜别的深情。“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 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凉州”,指《凉州词》。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此处所用,意味深长。 如果说上片所写还是在相聚欢乐情感的抒发里,透露出离别的无奈与痛楚,那么,下片就是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头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们的欢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之下诗人的内心感受:一,“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素娥”,即嫦娥,指明月,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二,“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两地别愁,“依旧”二字妙!三,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汉末时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写过有名的《七哀》诗,年轻时就怀有济世志,曾躲避战乱,来到荆州投奔刘表,然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文思涌泉,一吐为快,便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楼赋》”。后人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这里,词人以此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苏轼曾在这首词的下面有注:“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也许为了安慰苏辙,透露自己的心声,在这中秋之夜,苏轼和词一首,那就是赠子由的《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明月明年何处看?”尽管冀怀了对未来的希望,然而后来带给他们的却是仕途更为坎坷与险恶,兄弟从此再也没有一同过过中秋,这成为兄弟二人的终生遗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