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桥区 |
释义 | 1 重庆市双桥区重庆市双桥区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西线,位于成渝高速公路北侧6公里,东距重庆城区80公里,西距成都市269公里,具有较好的区位辐射优势。这里有中国三大重型汽车之一,上汽依维柯红岩重型汽车生产基地。重庆市双桥区依山傍湖,气候宜人,拥有面积3200亩、蓄水量1640万立方米的龙水湖,延绵起伏10余公里的巴岳山。这里紧临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吸引着每年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宾客落足休闲度假。 历史简介(区域概况 原双桥区行政地域图 工业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备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快捷便利 城市环境清新秀丽,投资生活条件优越 发展目标高远宏伟,美好前景鼓舞人心 “四海和风长惠我,双桥迎潮扬风帆”) ◎ 历史简介◎ 区域概况重庆双桥区现在位于拥有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庆市大足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域内,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原政府所在地为双路镇。双桥区范围包括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龙滩子街道、双路镇、通桥镇。总人口11.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95万人,农业人口5.39万人。地处渝西经济走廊,坐落在山明水净、风光秀丽的巴岳山和龙水湖畔,紧邻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东与永川区相连,西与荣昌县相连,距重庆市区80余公里,距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6公里。 ◎ 原双桥区行政地域图2011年10月27日,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大足区有关问题的决定》。决定撤销大足县、双桥区,设立大足区,将双桥区并入大足区。会议还决定撤销綦江县、万盛区,设立綦江区,将万盛区并入綦江区,由此重庆行政区划的40个区县(自治县)将调整为38个。 2011年12月25日,重庆市大足区和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至此重庆市双桥区成为历史。 在原双桥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确立了“工业强区”的战略思想,全区上下围绕加快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及在渝西地区实现“三个率先”的子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努力建设一个园区,突出抓好两个重点,着力优化三个环境”的经济发展思路,狠抓“一园两重”,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双桥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重型汽车制造、改装、零部件生产和销售为龙头,饲料、铸锻、化纤为补充的工业体系。拥有重庆重型汽车集团、中泰合资重庆双桥正大有限公司和新世纪化纤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城市布局日趋合理,城市工业、商贸、政治三大功能分区初具规模,形成以大邮公路、双龙西路、通新公路为主线,以车城工业园区、通桥集镇、龙滩子地区、龙水湖巴岳山旅游度假区为重点,以商贸新城区为中心的“三线五点一中心”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总体格局。城市绿地面积达107.9公顷,公共绿地19.6公顷,绿地率39%,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共绿地9.8平方米,于2002年率先在渝西地区建成市级“山水园林城区”。 ◎ 工业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备重庆市双桥工业园区是国内三大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辆军用重型卡车,就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投资2亿元引进法国贝利埃军车技术、在双桥境内兴建原四川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双桥区也因四川汽车制造厂而设立。40多年来,在原四川汽车制造厂及其合资组建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及后来入驻的双钱轮胎(重庆)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双桥及其周边邮亭等地区陆续集聚精功汽车、鞍钢·贝卡尔特轮胎帘线、重汽改装、云河改装、军通汽车、晓鹰消音器、凯恩铸锻、双腾机械、长兴板簧等汽车整车、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轮胎及其配套生产企业近200家,汽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同时随着30万吨高精铸造中心、开山空压机、洛矶山润滑油、艾洛斯电源、新世纪化纤、足航金属、聚航钢构、春兴合金等大中型企业的陆续入驻(其中30万吨高精铸造中心到2012年底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型环保型铸造企业),区域非汽车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快捷便利双桥区位于“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地带、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西线、渝西地区地域中心,区位优势突出。境内拥有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成渝城际铁路(在建)等快速通道,紧邻在建的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南(充)泸(州)高速公路,是渝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最为密集和完善的地区之一。上述快速通道建成后,从经开区经高速铁路到重庆主城仅需20分钟、到成都40分钟,经高速公路到重庆主城将从目前的60分钟缩短到30分钟、到成都从目前的150分钟缩短到90分钟。区内拥有年交易额500亿元的双湖机电物流园和年交易额100亿元的重庆长三角钢材市场、纸品博览综合交易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物流便捷,成本低廉。 ◎ 城市环境清新秀丽,投资生活条件优越原双桥区系重庆市级山水园林城市、重庆市级卫生城区、重庆市级森林城区,紧邻巴岳山、龙水湖自然风景区,“山、湖、城”融为一体、秀丽怡人。城市核心区块、城北龙水湖片区“北花园”、城中龙景湖片区“中花园”、城南重庆鲜花港片区“南花园”等城市主要功能板块建设扎实推进,“精致、典雅、清新、唯美”的城市风貌逐步彰显、“现代、大气、科学、合理”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体育馆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功能齐备,投资和生活条件优越。 ◎ 发展目标高远宏伟,美好前景鼓舞人心按照“两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十年大跨越,加快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思路,经开区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汽车及铸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五金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光伏产业、环保产业)、商贸物流业(专业市场集群、核心商圈、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商务休闲、健康和运动休闲、农业休闲观光、购物休闲、森林养生),努力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的的重要增长极、开放高地、创新中心和智能低碳示范城市。到2015年,经济总量基本达到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专业市场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专业市场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0万。 ◎ “四海和风长惠我,双桥迎潮扬风帆”积数十载汽车工业基地大建设之底蕴、借新时期成渝经济区大发展之东风,“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努力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零距离、高效率的优质服务,让投资者在双桥生活舒心、投资放心、办事省心、工作开心、兴业顺心,以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回报。 ◎ 花样龙水湖(西湖)风光◎ 景区简介龙水湖位于重庆西部,位于大足区境内。由于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湖水水质较好,景区环境优美。龙水湖景区面积4500多亩,水量1200多万立方,相当于4个杭州西湖。岛上松林蔽日,水禽群集,桃花如火,梨花似雪,百花争艳,花果飘香,山水掩映,幽静秀美,又因处于巴岳山西边,故被誉为“西湖”。龙水湖延绵约10公里,其自然特色是:水面宽阔,湖水清澈,湖内岛屿星罗棋布,大大小小形态特殊的108个自然小岛点缀其中,环湖游览一周,达36.5公里。龙水湖和巴岳山相互辉映,加上各种植物水鸟的点缀衬托,景色迷人,景观效果极佳,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是一个旅游胜地。 目前,大足区对龙水湖景区的旅游资源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在景区内建设了码头公园等景点和酒店等娱乐服务设施,并计划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沿湖地区,现已有3家投资商进入景区。 龙水湖大体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是商务接待服务区、温泉度假区、汽车文化休闲区、西南时尚城(包括女儿湾休闲园、哲思园、度假山庄)和中高档休闲公寓区等五个主要功能区。 ◎ 重庆双桥(国际)鲜花港◎ 国际鲜花港奠基3月20日,重庆(国际)鲜花港项目在双桥奠基,这是继北京鲜花港和上海鲜花港之后的全国第三个大型鲜花港,也是西部首个鲜花港。 “鲜花港”一词来源于欧洲,是荷兰花卉产业园概念,有别于云南等地的种植加配送这种单一的模式。鲜花港是以花卉产业为主体,集花卉研发、生产、市场交易、物流配送、休闲观光、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花卉产业项目。目前,国内只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建立了鲜花港,重庆鲜花港是全国第三个、西部第一个。 据介绍,本次落户重庆的鲜花港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5600亩,将引进玫瑰、郁金香、牡丹、兰花等1000多种鲜花品种。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经营和交易总收入将达10亿元,可为重庆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整个工程分为三期,计划2013年底全部完成,第一期现代花卉苗木生产园工程计划今年底以前完成。 投资兴建该项目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告诉记者,一期工程将由120亩花卉交易区(其中包括60000平方米现代化温室)、190亩荷兰式现代化花卉苗木生产和占地650亩的花卉主题公园组成。主题公园内将以温室的形式设置梅花园、茶花园、牡丹园和玫瑰园,还将引进300多个新品种花卉、设计2000平方米的鲜花“花毯”供市民参观。 ◎ 重庆双桥焰火晚会按照重庆双桥惯例,于每年元宵节举行焰火晚会。 ◎ 重庆双桥免费上网从12月1日起,重庆双桥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居民免费上网。 双桥已实现3G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城乡居民免费上网的行政区。其“免费上网”指的是,城乡居民基本上网费用由财政补贴,超出的经费由用户自行支付,基本免费互联网络带宽为2M。 该区已实现全域城市化,居民只要在双桥拥有房产,就有权申请免费上网。区财政对通过认证并办理了有线免费上网业务的用户每年补贴500元的基本上网经费,无线上网的用户每年补贴600元。 申请免费上网时,居民须到免费上网管理中心,凭房产证进行认证,获得该中心颁发的资格证后,可自由选择运营商。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对运营商不满意,一个合同期结束后可以选择更换运营商。居民的上网费用由政府每月与运营商结算。 在许多人眼里,居民上网本是市场行为,政府不该为全民上网“埋单”。但双桥区政府却有自己的道理:双桥推行免费上网,算的是“大账”而不是“小账”。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赔本买卖”,反而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双桥区委书记吴国升认为,全民免费上网,可汇聚人气,推动产业发展。双桥区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为扭转这种局面,双桥区提出打造现代工贸城市,但常住人口少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推出免费上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务工或居住,这将为现代工贸城市聚集大量人气。 ◎ 重庆双桥公共自行车2011年6月27日上午,双桥理想城小区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重庆市双桥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参加仪式的有双桥区区委书记吴国升、区人民政府区长李春奎、区人大主任邱斌、市运管局副局长王起等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区级各 部门领导、干部职工以及人民群众共200多人。仪式由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王志主持。区长李春奎和市运管局副局长王起分别 就双桥区自行车系统启动作了讲话和致辞。区委书记吴国升宣布双桥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启动,并和李春奎区长、邱斌主任、王起副局 长共同按下了启动仪。之后,各位领导兴趣勃勃地登上了自行车,和广大群众一起体验了免费自行车系统带来的方便。 建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双桥区委、区政府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绿色低碳城市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创建“宜居、宜业、宜游新双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免费自行车系统,既可减少市民乘车出行成本,又可在广大市民中倡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双桥”具有重要的意义。双桥区交委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先后考察了杭州市、苏州市和铜梁县等地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并根据双桥区的实际情况拟定工作方案上报区政府。 方案经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专题会议通过后,立即推进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500辆自行车采购和16个站点的建设工作,同时还完成了自行车管理系统的安装调试,并开始了自行车IC卡的办理业务。现在双桥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凭卡就能免费在就近点租借和归还自行车。双桥区自行车系统覆盖面广、安全性高、管理智能,投入营运的500辆自行车,站点覆盖了全区主要的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商圈、居民小区和大型企业等人口聚集地,并为每辆自行车办理了第三者责任险,全天24小时监控,自动存取,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便捷、高效、低碳的出行环境,将有力推动双桥区民生事业的发展。 ◎ 重庆双桥西部纸品博览会西部地区没有综合性的纸品集散地将成为历史。笔者从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西南印刷包装展览会及第九届西部广告传媒博览会获悉,西部最大纸品博览综合交易中心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门迎客,整个纸博中心正式运行后,将直接或间接带动4万人就业。 优势明显 近百纸品包装企业考察 “在建的成渝新干线、城际铁路都将经过这里,3年后,这里的交通优势明显,离主城也不算远。”上周,几十位参会企业负责人前往在建中的双桥区中国西部纸品博览会综合交易中心考察,渝州印务有关负责人表示,比较看好这里的区位优势,有在这里投资的想法。 参加展会的嘉海印刷设备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整个市场地处成渝经济带,规划还是不错的,配套也比较完整,对大型纸制品企业很有吸引力,还会再继续考察。 据西部纸品博览综合交易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展会开展3天来,已有众多来自重庆、广东等全国各地的纸制品、包装、印刷企业负责人前往考察。目前,国内几大纸业及印刷包装业巨头都已经与西部纸品博览综合交易中心有过实质性的接触。 节省费用 承接产业转移填补市场空白 古乐包装中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牛奶纸杯包装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中国古乐包装副总经理曹智华介绍,随着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提高,长三角、珠三角的大型纸制品、包装、印刷企业都开始往西部转移。2009年,古乐包装重庆工厂就已经投产。 “在上海,一个一线技术工人的工资每月包吃住3000元,而在重庆,包吃住最多只有2000元。”曹智华告诉记者,沿海与重庆的仓储租金的差别也很大。在上海,每平方米租金24元,在江苏,每平方米租金16元,而在重庆,每平方米租金8-10元。 业内人士介绍,在西部建厂,还可以大大缩减采购和销售的物流费用。 据重庆市包装协会介绍,西南地区在纸业发展上,仅重庆、成都、贵阳三市,2009年的纸业经济规模就达到了237.4亿元,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西部的纸品市场前景非常大。中国西部纸品博览综合交易中心落户双桥,既整合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又填补了西部无纸制品综合交易市场的空白。 年底开业 纸品交易一网打尽 据了解,中国西部纸品博览综合交易中心位于成渝经济带的双桥区,由浙商陈坤寿旗下的振雄实业斥巨资兴建,规划用地500亩,预计3年建成投入运营。一期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提供4000个铺位,预计交易区今年年底开业。 据了解,中国西部纸品博览综合交易中心整合了纸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包括纸品综合展示交易区、国内首个纸品电子交易中心、纸品创意设计展示区、纸品印刷机械综合展示交易区、物流仓储区5大分区,将印刷用纸及纸板类,书写、制图及复制用纸及纸板类,包装用纸及纸板类,生活、卫生及装饰用纸及纸板类,技术用纸及纸板类,加工纸原纸类等各类纸品交易一网打尽。 除了交易市场外,该交易中心还规划有五星级酒店、办公中心、特色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整个纸博中心基本满足纸业市场和行业需要的生产、制造、交易、物流、消费等功能。 “市场建成投入正常运作后,预计年交易额可达100亿元。”重庆振雄实业董事长陈坤寿说,这个交易市场的开业,还将直接或间接解决周边区县近4万人就业。 据了解,建成后的中国西部纸品博览综合交易中心辐射半径将达到周边200公里,覆盖整个川、渝、滇、黔等西南地区,将成为继深圳之后,目前国内最重要的纸品综合交易集散地。 水陆空四通八达 公路:距成渝高速路出口7公里、成渝辅助通道出口3公里(在建)、重庆三环高速路出口3公里(在建)、南充-大足-泸州高速路出口10公里(规划)。 铁路:距成渝铁路出口7公里、成渝城际铁路出口7公里(待建),距成渝铁路沿线的邮亭火车站7公里。 机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05公里。 港口:距重庆九龙港、寸滩港及永川港集装箱码头40公里。 交通优势》 位于成、内、渝发展带 今年3月,国务院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 双桥距重庆主城、永川、南充、宜宾、泸州、内江等区域中心城市只有一小时车程,位于成渝经济带的成内渝发展带。按照成渝经济带的功能划分,成内渝发展带将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建成连接重庆和成都双核的重要经济带,区位优势明显,前景非常看好。 区位优势 ◎ 双桥体育馆2011年05月24日双桥区体育馆正式建成开馆,从此双桥市民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标准化体育场馆。开馆仪式后来自美国“山鹰”俱乐部男子篮球队和立陶宛特雷达斯俱乐部男子篮球队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篮球对抗赛,让广大市民大饱眼福。双桥区体育馆总占地面积53.97亩,总用地面积29110平方米(约合43.67亩),总建筑面积11568.93平方米,由主体建筑、两个配套建筑、室外运动场和停车广场组成。 据介绍,该场馆按国家标准设计与建设,其中主体体育馆建筑共四层,总高24米,由篮球场、羽毛球场、2818座观众席位和配套服务房间组成;主体建筑外的两个配套建筑设有发电机房、消防水池、水泵用房及室外管理用房;室外设两个篮球场、两个网球场、一个门球场及100个停车位的广场。 ◎ 行政区域重庆市双桥区行政区域为1个街道、2个镇 ◎ 龙滩子街道龙滩子街道之前身为双路街道。 1976年5月,撤双路公社街一段,设置双桥区双路街道,街一段所属6个居民小组归双路街道管辖,并将其定为重庆市双桥区城区范围。随着城区不断扩大,1982年12月,在城区设置双路街(街一段1、2、3居民小组)、江西庙(街一段4、5、6居民小组)及双龙西路等3个居民委员会。1985年12月,因川汽厂建设需要,将双路乡龙星村6、8、13等3个村民小组之土地全部征用,村民全部农转非。次年,双桥区人民政府批准,将3个村民组合并设置龙星居民委员会。初由区政府直管,不久即划归双路街道管理。1989年3月,城区建设征地转非,撤双路乡火炬村第一村民小组,设三岔路居民委员会,后更名为双南路居民委员会。1993年复因开发征地农转非,撤双路乡火炬村第四村民小组,设开发区居民委员会,后更名为双北路居委。至此,双路街道共辖6个居委会。 1996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双桥区撤乡建镇,调整街道管辖范围且更名迁址,双路街更名为龙滩子街道,并从双路街22号迁至川汽厂厂区园堡村,其所辖之双路街、江西庙、双龙西路、双南路、双北路等5个居委划归双路镇。龙星居委更名为连二坡居委,归龙滩子街道办事处 管辖。7月,按照《居委会组织法》之规定,经区人民政府批准,新设大湾、龙滩园、杉树坡、建设村、蒋家湾及双龙东路等6个居委会,至此,龙滩子街道共辖7个居委。 2001年10月,区政府决定扩大龙滩子街道办事处职能,将紧邻川汽厂厂区的双路镇龙星村及太平村划归龙滩子街道管辖。同年,撤大湾、杉树坡、建设村及蒋家湾4个居委,将其分别并入连二坡居委和双龙东路居委。至此,龙滩子街道共辖3个居委、2个行政村,住有居民5205户,17024人。幅员面积约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全国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重型汽车近万辆,产品除满足内地用户之外,还远销东南亚地区。 一、居委: 龙滩园居委:住有居民1492户,4542人, 连二坡居委:住有居民547户,1777人。 双龙东路居委:住有居民2059户,7032人。 二、行政村 太平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十五保之部分) 辖11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473户,1682人,有耕地765.5亩。村内有太平公路,双长路亦过其境,境内有太平小学及双路煤矿、双桥应用化工厂、大足变电站等企业。村民委员会驻燕窝屋基。 龙星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十六保) 辖8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634户,1991人,有耕地985.15亩。龙滩子街道办事处在其境内,过境公路有双川路、星湖路等。境内有龙星小学、村办双龙建筑公司、龙星机械加工厂、龙星防冻油厂、伍家德土陶厂及何麻湾、鲤鱼石等数家小煤矿。村民委员会驻杉树坡。 ◎ 双路镇双路镇于1996年4月撤双路乡建制而成。建镇前,双路建乡历时86年,为展示其境域变动全貌,故在此作必要之追述。 双路乡在清代名双路铺(习称双龙铺),宣统二年(1910)建制为乡,其境域东与永川以巴岳山脊为界,东南至巴岳山尾之长河土扁 ,南至观音寺下与大足县邮亭乡接壤,西南至兰山桥与荣昌县路孔乡相邻,西及西北与大足县珠溪乡连界,北抵茅店子松林坡,东北至白鹤大田与大足县新建乡紧连。民国时期辖18个保。1950年,废保甲,改设村、邻(后改称组),仍辖18个村,其中第一保改名街一村(后称街一段),所辖境域未变。1953年2月,划出第十二村(尖山子)、第十三村(子母店)、第十四村(观音寺)、第十八村(兰山桥)等4个村归大足县新置之新胜乡管辖。1954年8月,又划出第七村(周园寺)、第八村(元通寺)、第九村(永安桥)、第十村(老鹰岩)、第十一村(唐家店子)、第十七村(白鹤大田)等6个村置大足县元通乡。划出后,双路乡境域不足原来的40%。1958年10月,并元通乡,建双路人民公社。1961年将元通乡划出,置元通人民公社。同时,将文西大队划出部分增设双桥大队。同年底,太平大队第四、五、六等3个生产队划出归邮亭公社管辖,双路公社所辖境域略有减少。1976年5月,将街一段划出交双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此时,双路公社仅辖8个大队(实为1950年双路乡的7个村)。1996年4月,双路街道办事处更名迁址,并将其所辖双路街、江西庙、双龙西路、双南路及双北路等5个居委划归双路镇。2001年双路老街拆迁改造,将双路街和江西庙两个居委分别并入双北路和双南路居委。9月,区政府决定,将双路镇所辖之龙星村、太平村划归龙滩子街道管理。至此,双路镇所辖区域基本稳定,但幅员面积仅及初建乡时的30%。 双路镇东与龙滩子街道紧邻,南面及西面与大足县邮亭镇接壤,北与通桥镇相连,全镇辖3个居委和6个行政村,住有居民5500户,16393人,幅员面积17.6平方公里。境内有大邮、双珠、双川、双长、龙星等公路(其中大邮路为过境公路),交通十分方便。镇内驻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人武部等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270余。镇人民政府驻双路街77号。 一、居委 双北路社区居委会 辖13个居民组,住有居民999户,2523人。社区内驻有双路镇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金融、保险、区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企事业单位81个,境内有天然气公司和大型汽车配件市场,有汽车配件供应商家44户。为西南地区汽车配件供应中心。 双龙西路社区居委 辖5个居民组,住有居民802户,2328人。社区内驻有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人武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等党政军机关、学校、工商财税、金融、商贸等企事业单位106个。为双桥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双南路社区居委 辖11个居民小组,住有居民701户,1766人。社区内驻有武警中队、看守所、派出所及区邮政局、电信局、市电信菲斯特有限公司双桥分公司、移动通信公司双桥分公司、区农林水利局、学校及区建筑工程公司、区农贸市场等机关、企事业单位87个。为双桥区通讯及商业中心。 二、行政村 四方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二保) 位于镇北偏西约20°,距镇中心1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514户,1590人,有耕地面积1099.7亩。过境公路有大邮路、双珠路。境内有四方小学、区天然气公司、中泰合资双桥正大有限公司、凯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锻造厂、精密铸件厂、橡胶密封件厂等企业。村民委员会驻公土坡。 龙塘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三保) 位于镇北偏西60°,距镇中心约2.5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561户,1784人,有耕地面积1663.87亩,过境公路有大邮路、龙建路。境内有区果树场、村采石场等。村民委员会驻谭家花房子。 建新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四保) 位于镇南偏西85°,距镇中心2.5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614户,1911人,有耕地1639.99亩。过境公路有大邮路、龙建路。境内有建新小学及水泥预制厂、修配厂、洗车场、汽车配件制造厂、综合冲压加工厂等企业。该村内兰子沟有产气480万立方米天然气井一口。村民委员会驻指碑湾。 文西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五保) 位于镇南偏东约5°,距镇中心1.5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442户,1579人,有耕地1598.99亩,过境公路有大邮路,境内有文西小学。村民委员会驻三教寺。 双桥村(1961年划文西大队设) 位于镇南偏东25°,距镇中心3.5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262户,962人,有耕地757.92亩,村内建有双长路。境内有双桥小学及水泥预制厂、砂罐厂等企业,该村生产砂罐历史久远,质量上乘,远销成渝各地。村内碇子坡水库总库容为66.8万立方米。村民委员会驻癞子坡。 火炬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六保) 位于镇南偏东65°,距镇中心0.5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住有村民585户,1942人。有耕地1171.44亩,过境公路有双长路,境内有双路镇中心小学及村建筑队。村内火炬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为54.4万立方米。村民委员会驻双龙西路。 ◎ 通桥镇1975年3月,根据国务院国发(1974)100文及四川省川革发(74)121号文件精神,将划归重庆市双桥区的大足县元通公社4个大队、土桥公社2个大队,建置双桥区通桥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制为通桥乡。1996年4月,建制为通桥镇。 通桥镇位于风光旖旎的龙水湖畔,东迄巴岳山,南接双路镇,西与大足县邮亭镇连界,北与大足县龙水镇、玉龙镇毗邻。全镇辖1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人口11835人,幅员面积18.5平方公里。大邮公路纵贯全境,另有通星等公路与各村相通,交通十分方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镇人民政府驻新街居委会。 一、居委 新街居委会,于1996年9月经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2001年10月,更名为新街社区居委会。辖3个居民小组,住有居民471户,623人。社区内有通桥镇党政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邮政、电信、集贸市场、商店、餐饮、度假村等企事业单位。为通桥镇政治、文化教育及商业中心。 二、行政村 茅店村(大足县新建乡第三保) 毗邻镇政府,有村民小组11个,耕地1800亩,住有村民716户,2709人,过境公路有大邮路、通星路,村内有覃鑫机械厂、荣双机械厂、通新建材厂、金润公司、旋风公司等镇属骨干企业。村民委员会驻茅店子。 新民村(1955年析大足县新建乡小河村置) 位于镇北偏东约85°,距镇中心6公里。有村民小组7个,耕地810亩。住有村民651户,2101人。村内有联合煤矿、通新煤矿、土陶厂、双湖渡假酒店等企业。境内龙水湖和巴岳山为双桥区的重点旅游景区。村民委员会驻陈家大院子。 白鹤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十七保) 位于镇南偏东约60°,距镇中心5公里,通星公路贯通全境。有村民小组8个,耕地920亩,住有村民446户,1647人,村内有逸夫小学及白鹤煤矿、通白煤矿等企业。白鹤村紧邻龙水湖畔,为双桥区观光旅游区。村民委员会驻桐子坡。 天桥村(1962年析白鹤村置) 位于镇南偏东约50°,距镇中心2公里,通星公路横贯境内。有村民小组6个,耕地693亩,住有村民441户,1422人。村内有天桥小学及3.5万千伏西湖变电站、天桥钢球厂、生态园荷花村等企业。村民委员会驻冠子坡。 青春村(民国时期双路乡第七保) 位于镇南偏东约10°,距镇中心3公里,有村民小组8个,耕地1010亩,住有村民538户,1672人,村内有双桥自来水厂、前程工具厂、顺福钢锹厂等企业。重庆市车城工业园区落境内。村民委员会驻凫鸭凼。 天星村(1961年析青春村置) 位于镇南偏东约12°,距镇中心3公里。村内有天星公路。有村民小组8个,耕地1623亩,住有村民468户,1660人。村内有天星小学、石窝子水库及天星铸造厂、新星铸钢厂等。村民委员会驻周园寺。 ◎ 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农业生产受征地拆迁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去年有所下降,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441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种植业产值1713万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2404万元,增长1.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2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2公顷,同比下降25.5%,粮食产量6490吨,下降13.9%。油料155吨,减少4.5%;生猪出栏8379头,增长4.7%;家禽出栏4.2万只,增长10.5%;存栏生猪6357头、牛273头、羊75只;肉类产量741吨,增长8.3%;禽蛋产量166吨,增长3.2%;禽肉产量68吨,减少1.5%;蔬菜产量3900吨。 农民收入继续增长。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随着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大幅增长,加上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现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共增加了436元,农民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 ◎ 工业受重型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2008年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去年回落6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8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回落54.4个百分点;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9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回落26.4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2.2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2%,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1个百分点;非汽车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45户,同比增长87.5%,其中工业产值上1亿元的企业数已达5户。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4.9亿元,同比增长8.4%;重庆重型汽车集团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7.3%。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辖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6.2%,同比增长34.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4亿元,同比增长5.6%,利润总额5890万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区属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20.5%,利润总额4081万元,同比下降1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4.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5个,亏损面为11.1%,亏损额为328万元。 全年载货汽车产量为21531辆,同比下降8.1%;改装车产量为3875辆,同比增长9.6%;配混合饲料产量15.3万吨,同比下降16.7%,涤纶纤维19755吨,同比增长3%。 ◎ 建筑业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0078万元,同比增长68.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4%;房屋竣工面积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1%。 ◎ 商贸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住宅、通讯、汽车、文化教育等消费持续升温。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71万元,同比增长24.5%。全区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行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分别增长24.3%和26.3%,拉动全区消费品零售额加速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0%;商品房施工面积65.3万平方米,增长99.5%;本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3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4.2%;竣工面积7万平方米,下降10.3%。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3.6万平方米,增长3.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3.1万平方米,增长10.1%。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7亿元,增长41.7%。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全年进出口总额1826万美元,同比增长130.8%。其中,出口总额1826万美元,同比增长156.8%。 ◎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同比增长128.0%。按投资管理渠道分类,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13.4亿元,同比增长108.0%;房地产完成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200.0%。按投资行业划分,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10.5亿元,增长152.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投资8037万元,增长48.2%;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福利事业投资503万;国有单位投资3.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9.2%。 ◎ 财政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区域财政收入44095万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6241万元,同比增长66.6%,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16545万元,同比增长41.9%,完成税收11599万元,同比增长29.5%。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36223万元,同比增长6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6.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6.2%,教育支出增长31.6%,城乡社区服务增长46.7%,社会保障补助和就业支出增长28.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4.6%,环境保护支出增长106%。 ◎ 金融金融保持平稳运行,存款余额稳定增长,贷款余额大幅增长。12月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8902万元,比年初增长1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163万元,比年初增长34.0%;贷款余额37000万元,比年初增长132.1%。 ◎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517万元,比上年增长16.0%。 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客货运输继续增长。全区公路通车里程9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9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2097辆,增长2.4%。年末实有出租车28辆。全年客运周转量555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6.4%,货运周转量7716吨,比上年增长24.3%。 ◎ 邮电业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830万元,增长1.4%。其中,邮政业务量256万元,增长1.6%;电信业务总量5574万元,增长1.4%。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11037户,比上年增长2.8%。移动电话用户2.5万户,增长29.5%。互联网宽带用户4842户,增长18.0%。 ◎ 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有普通中学3所,全年招生1680人,在校生4651人,毕业生1164人。小学8所,招生640人,在校生3865人,毕业生763人。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517人。学龄儿童人学率达到100%。全区共有专任教师481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266人,小学教师215人,取得中级职称以上的247人(取得高级职称的36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100%、100%、93%。 ◎ 卫生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98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97人,其中执业医师61人,注册护士4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2人。 ◎ 人口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0096人,其中农业人口21919人,非农业人口28177人。年末常住人口4.7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83%。2008年人口出生率8.5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104.7,人口死亡率5.98‰,人口自然增长率2.99‰。 ◎ 就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7546元,比上年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增长14.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增长1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49。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5平方米,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3.85平方米,同比增长2.6%。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1.78万元,增长21.9%。 ◎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10325万人,减少838人。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1276人,比上年增加104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2896人,比上年增加76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950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60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5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16817人,参合率达到91.14%。 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978人,其中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城市居民1297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0.9万元;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农村居民681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9万元。 ◎ 自然地理双桥区于1975年3月正式建区,由原江津地区大足县双路公社全部、元通公社4个大队、土桥公社2个大队重新组建了双路、通桥2个公社、一个街道办事处、14个生产大队、3个居委会。其间经过1985年、1996年、2001年三次行政区划调整,目前,全区辖两个镇、一个街道办事处、14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 双桥区东邻永川区,南、北、西三面与大足接壤,位于成渝高速公路北侧,距重庆市区80余公里,西距成都市269公里,大邮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辖区幅员面积43.1平方公里,人口4.6 万,其中城镇人口2.13万,城镇化率为79.1%,以汉族为主,另有回、壮、满、傣、瑶、黎、苗、侗、土家、蒙古、锡伯、布依等少数民族。 双桥区是典型的工业区,境内的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原四川汽车制造厂)是我国引进法 国军车技术兴建的第一个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以生产红岩、斯太尔两大系列的高吨位重型汽车为主。在重汽集团带动下,区属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形成了以重型汽车改装制造、零部件生产为龙头,以饲料、铸锻 为两翼,以摩托车配件、五金、化工、采矿为补充的工业体系。 双桥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位于大足石刻黄金旅游线上,还拥有龙水湖、巴岳山、余栋臣墓等旅游资源和重汽集团重型汽车生产流程等工业旅游资源 。龙水湖位于双桥主城区以北3公里,湖区面积8000多亩,湖水面积5000多亩,蓄水量1200万立方米。湖内108个小岛星罗棋布,各具特色。湖东面的巴岳山叠峰耸翠,峻秀挺拔,风光秀丽,成为龙水湖的天然背景和绿色屏障。重汽集团日产重型汽车50余辆,其流畅、宏大、整洁的生产流程可让人亲身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与瑰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双桥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天然气、石灰石、粘土、黄砂以及日产600 M3、可供开采50年的地热资源储备。全区共有耕地面积23076.9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82%。全区降雨量多年平均径流为444.26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109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45立方米,属重庆市资源性缺水的地区之一。 ◎ 土地资源1975年双桥建区时未正式勘界,故幅员面积未正式确定。当年根据所辖双路、通桥两公社上报数据统计,全区有耕地18804亩(其中水田15856亩,土2948亩)。 1984年,双桥区结合土壤普查,对全区土地资源进行过概查。根据概查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57478亩,其中耕地38844亩(不含未正式定界的与大足县共管的龙水湖水库和十里根水库等)。 1990年2月,双桥区又按照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着手对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查,到1992年12月底完成详查任务,经汇总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为52664亩(同上)。根据详查,全区耕地面积为28874.2亩。此数据比1975年两公社上报统计数增加了10884.2亩,但比1984年概查统计数却减少了9969.8亩。造成一多一少的原因是:1992年以前,双桥区对全区耕地从未进行过详细的查测,各村社田亩又多以1952年土改时的田亩为据,因而低于详查数;而概查时的调查重点、技术手段、方法和资料来源等均与详查时有异,故所得数据又高于详查数。 2001年双桥区界正式勘定,全区幅员面积为43平方公里(折合64500亩)。 ◎ 水利资源区境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总量1552万立方米,人均345立方米(2002年)。 地下水 区境东部巴岳山三迭系嘉陵江组地层,石灰岩溶洞发育,须家河组碎屑岩层和煤洞存水较为丰富。丘陵地区多为红层砂岩,且地层缓斜,利于降水蓄积。境内地下水有三种类型,总量约213万立方米/年。 岩溶水 赋存于区境东部巴岳山背斜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56%,水量约52万立方米/年,占地下水总量的24.4%,有岩溶大泉(俗称龙洞),小泉居多。 碎屑岩孔裂隙水 赋存于区境东部巴岳山背斜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砂岩裂隙,含水层顶板及底板都有隔水层夹持,为自流斜地储水构造,分布面积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95%,水量约32万立方米/年,占地下水总量的15.0%。 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区境浅丘侏罗系砂岩裂隙和砂泥岩风化带中,分布面积4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3.49%。水量约129万平方米/年,占地下水总量的60.6%。 地表水 境内地表水主要蓄积于水库、石堰、平塘及冬囤水田,总量约1339万平方米/年。 1.水库 区境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汇水面积共6.9平方公里,总库容共计121.2万立方米。此外还有跨界水库2座,汇水面积24平方公里,总库容1568万平方米,其中双桥区约占63%,据此比例推算,双桥区占有库容987.8万立方米,加上区内2座小(二)型水库库容量,双桥区由水库蓄积的地表水约1109万立方米。 2.石堰 区境内有石堰10处(1997年),蓄水量为12万立方米。 3.平塘(习称山湾堰塘) 1975年,区境内有平塘71口,蓄水量42万立方米。此后,又增添平塘口数,到1995年达77口,水面总面积295亩,但因淤泥沉积,形成许多“镡子塘”(积水面缩小)和“盘子塘”(积水浅),蓄水量已不足32万立方米。 4.囤水田 2002年全区有囤水6200亩(1975年为12000亩),按每亩蓄水300立方米计算,约蓄水186万立方米。 ◎ 历史沿革双桥建区至今,只有32年时间,但其境域历史悠久。秦以前属巴国,秦属巴郡,汉属益州巴郡垫江县(今合川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为益州、荆州、楚州巴郡垫江县、宕渠县(今合川区)、合州垫江郡石境县(今合川区)地。北周时期,为普安郡永康县(今安岳)地。隋代为资阳郡隆康县(今安岳)地。初唐为普州隆康(普康)县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左拾遗李鼎祚向朝廷提出奏请,以“山川阔远,请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昌州”(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次年正月,唐肃宗李亨接受奏请,正式批准从泸州、普州、渝州、合州、荣州、资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的认定)划出部分地“分置昌州”,同时分置昌元、静南、大足三县,隶昌州(见《旧唐书》、《新唐书》中的《地理志》),双桥境域属静南县。 唐大历六年(771),战乱不已,无法成治,州、县均废置,其辖地归还故属。大历十年(775),西川节度使崔宁奏准唐朝廷,于是年五月复置原州、县,“以镇夷獠”。次年,析壁山(今璧山)、泸州地置永川县,隶昌州。州治迁静南县,辖静南、昌元、大足、永川四县。唐景福元年(892),撤静南县,所属县地分别并入其余三县,双桥境域归属大足县。 唐宋时期,大足基层政区均为乡里,因其所载不详,双桥境域属何乡里无从查考。元代县以下为村社制,时大足省并铜梁,详情失考。明清时期,属大足县汶水里。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称帝,国号周,“全川悉陷”。康熙十七年至十九年间,双桥境域为吴三桂占据。据说,原双路乡二郎塘燕子岩煤窑平洞尾部刻有开凿年代“洪化”二字,“洪化”乃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年号。1974年2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建立大足汽车制造厂行政区由重庆市直辖的请示报告》中,建议将大足县双路公社和元通公社的青春、天星、白鹤、天桥及土桥公社的茅店、新民等6个生产大队划归新置之行政区,由重庆市直辖。双路公社建制及社名不变。另外6个大队组建为通桥公社(取元通、土桥公社社名各一字而成),并从双路、通桥两公社首尾各取一字,以“双桥”二字作为新置行政区名。197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大足县划出置双桥区,隶四川省重庆市。1997年重庆市建制为直辖市后,仍隶重庆市。该区为重庆市唯一的副厅级行政区。 经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1】129号)批准,2011年10月27日,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大足区有关问题的决定》,决定撤销大足县、双桥区,设立大足区,将双桥区并入大足区。 ◎ 区位优势风光旖旎的双桥,地处成渝经济走廊,位于成渝高速公路北侧6公里,东距重庆城区80公里,西距成都市269公里,具有较好的区位辐射优势。 ◎ 特色饮食邮亭鲫鱼的发源地在双桥区邮亭镇高家店,大邮路沿途有鲫鱼一条街(从成渝高速路出口到邮亭水泥厂附近),比较出名的有陈鲫鱼,刘三姐鲫鱼,向鲫鱼等等. 成都到邮亭约250公里,从成都来的朋友可以在荷花池、五桂桥长途汽车站乘坐开往大足区的高速公路直达大巴,三个小时左右到邮亭,车费在70元左右。 重庆到邮亭约80公里,从重庆过来的朋友可以去菜园坝、陈家坪长途汽车站乘坐开往大足区的高速公路直达大巴(每20分钟一班), 全程经成渝高速一个小时左右到邮亭,车费在30元左右。 公元1999年,成都、重庆以及川渝两地的一些县市餐饮市场,刮起了一股“邮亭鲫鱼”旋风,其势头之强劲令餐饮业老板始料未及。在重庆,邮亭鲫鱼之火爆超过了以往泉水鸡、烧鸡公等,仅储奇门滨江路一带就集中了十几家大中型的邮亭鲫鱼店,上千食客蜂拥而至,每天的生意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在成都,也有不少大型火锅店、中餐馆“土法上马”,摇身一变经营起邮亭鲫鱼来。文华路、玉林小区、东较场……不少餐馆改旗易帜,高悬起“邮亭鲫鱼”招牌。一般的邮亭鲫鱼店每天能售出一百多公斤鲫鱼,较大一点的店每天能售二到三百公斤鲫鱼。即使这样,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时还得编号候座。与此同时,吃邮亭鲫鱼必备的鱼形盘子也在蓉城餐具市场上卖断了货,鲜活鲫鱼价格也不断上涨。 在荣昌、永川、铜梁、璧山、安岳、南充、绵阳等地,到处都可见了“邮亭鲫鱼”的招牌,甚至江苏等省外一些城市里,也可见到“邮亭鲫鱼”店…… 在邮亭鲫鱼的发源地双桥区邮亭镇高家店,“邮亭鲫鱼”更是得到迅猛发展,在大邮公路沿线的邮亭水泥厂到公铁大桥之间,形成了邮亭鲫鱼一条街,经营户超过了20户,从业人员近100人,不少外地食客,慕名而来,专程来品尝正宗的邮亭鲫鱼。到大足来旅游者,在宝顶、北山石刻一饱眼福之后,又到邮亭鲫一条街大饱口福。在邮亭鲫鱼一条街,最著名的招牌有“刘三姐鲫鱼”、“杨门正宗鲫鱼”、“邮亭陈鲫鱼”。其中“邮亭陈鲫鱼”的品牌,已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 ◎ 历届领导第一届 区 长 季振华 副区长 吴建超 副区长 谭方谷 第二届 区 长 陈时超 副区长 宋锡龙 副区长 王 义 第三届 区 长 李昌伦 颜 挺 副区长 刘春福 副区长 罗顺福 副区长 陈锦华 第四届 区 长 颜 挺 马正其 副区长 刘春福 副区长 罗顺福 副区长 陈锦华 第五届 区 长 马正其 龙太国 吴 亚 副区长 刘春福 副区长 蒋发生 副区长 李裕敏(女) 副区长 冯建国 巡视员 郭启贵 副区长 贺志利 副区长 谭立云 副区长 敬相海 第六届 区 长 吴 亚 辛世杰 周少政 副区长 李裕敏(女) 副区长 贺志利 副区长 谭立云 副区长 胡国强 副区长 孙卫平 第七届 区 长 周少政 副区长 梁利光 副区长 李春奎 副区长 肖朝华 第八届 略 第九届 区 长 李春奎 副区长 苏一元 副区长 肖朝华 副区长 赵文明 副区长 曾学明 副区长 吴 励 副区长 邹 迟 副区长 曹 玲 区长助理赵建华 调研员 梁利光
2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总面积524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5个镇。总人口34万人(2009年)。区政府驻常王府胡同。 中文名称:双桥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河北省承德市 下辖地区:辖7个街道、5个镇 政府驻地:常王府胡同45号 电话区号:0314 邮政区码:067000 面积:524平方千米 人口:34万人(2009年) 代码:130802 拼音:Shuangqiao Qu ◎ 行政区划双桥区辖7个街道、5个镇:西大街街道、头道牌楼街道、潘家沟街道、中华路街道、新华路街道、石洞子沟街道、桥东街道、水泉沟镇、狮子沟镇、牛圈子沟镇、大石庙镇、冯营子镇。2000年,承德市双桥区辖7个街道、5个镇:石洞子沟街道、中华路街道、头牌楼街道、新华路街道、桥东街道、潘家沟街道、西大街街道、水泉沟镇、狮子沟镇、大石庙镇、冯营子镇、牛圈子沟镇。 ◎ 人口数据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7506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西大街街道 20354 头道牌楼街道 14928 潘家沟街道 23877 中华路街道 25164 新华路街道 20901 石洞子沟街道 28695 桥东街道 21177 水泉沟镇 19959 狮子沟镇 21609 牛圈子沟镇 39488 大石庙镇 25Z32 冯营子镇 13677 2002年底,双桥区面积310.54平方千米,人口26.68万。辖7个街道、5个镇,79个社区居委会、48村委会。区政府驻中华路6号(纸坊胡同)。 ◎ 街道介绍头道牌楼街道 办事处驻鹿栅子沟384号。面积2.77平方千米,人口1.69万。辖7个社区居委会:鹿栅子沟、小榛子沟、头牌楼、安定里、碧西、营坊、文庙。 西大街街道 办事处驻大北沟1号。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2.37万。辖9个社区居委会:小溪沟路南、小溪沟路北、大北沟、西大街、火神庙、常王府、马市街、碧园、双柳。新华路街道 办事处驻中兴路37号。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22万。辖7个社区居委会:中兴路、桃李街、新兴路、东兴路、裕华路、新华路、云山。 中华路街道 办事处驻东大街。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2.21万。辖7个社区居委会:太平桥、南兴隆、中华路、迎水坝、竹林寺、草市、大老虎沟。 潘家沟街道 办事处驻于家沟。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2.47万。辖9个社区居委会:于家沟、佟王府、陕西营、窝瓜园、潘家沟、小佟沟、大佟沟、韭菜沟、佟山。 桥东街道 办事处驻车站路。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2.26万。辖8个社区居委会:站前、新居宅、中居宅、老居宅、东园林、飞机场、会龙山、北山。 石洞子沟街道 办事处驻温家沟老干部楼。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2.52万。辖10个社区居委会:温家沟、傅家沟、广电路、永安街、忠义庙、附属医院、石洞子沟、翠桥、白云、塔西。 ◎ 乡镇介绍冯营子镇 镇政府驻冯营子村。面积54.23平方千米,人口1.33万。辖2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冯营子、长城兰苑;冯营子、石门子、水泉沟、三道湾、下栅子、上栅子、郭营子、土洞子、崔梨沟、砖瓦窑子。 大石庙镇 镇政府驻大石庙村。面积106平方千米,人口2.28万。辖5个社区居委会、15个村委会:大石庙、庄头营、袁家庄、西北沟、太平庄;大石庙、鸡冠山、雹神庙、袁家庄、闫营子、陈家沟、太平庄、车子沟、石门沟、庄头营、马家庄、西北沟、秋窝、双庙、东沟。 牛圈子沟镇 镇政府驻南菜园子村。面积62.4平方千米,人口2.88万。辖7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牛圈子沟、半壁山、红石砬、小南沟、园林、新园、下二道河子;南菜园子、石洞子沟、牛圈子沟、下二道河子、桲椤树、碾子沟、马架子、下河套、红石恋、蛤蟆石、水泉、平房。 水泉沟镇 镇政府驻水泉沟村。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1.37万。辖3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水泉沟、三角地、上营房;水泉沟、狮子园、柳树底、山神庙、大窝铺、高庙。 狮子沟镇 镇政府驻狮子沟村。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86万。辖5个社区居委会、5个村委会:狮子沟、北兴隆寺、喇嘛寺、普宁寺、罗汉寺;狮子沟、上二道河子、罗汉寺、殊相寺、喇嘛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