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鸟鼍鼓 |
释义 | 简介商代后期的双鸟鼍鼓,为传世品。器通高79.4厘米。形似横置的筒形,两侧为鼓面。鼓的上方比下方稍长。两侧的鼓面向下倾斜。两端的鼓面制作的象鼍皮那样的鳞状,在鼓的边缘部位装饰有乳钉纹三排,形似真鼓那样用钉子紧紧地把鼓皮钉住一样,鼓皮绷得紧紧的。 造型特征在大鼓的顶部上方中部的位置饰有枕形雕铸两鸟相背造型,中央有小孔,右插杆饰。在鼓身的下部饰有四只小足。鼓之顶部饰有饕餮纹,绕以四办花纹方框。 铜鼓的全身饰满纹饰,在鼓的侧面中部饰有一人形脸面,有鼻子、两个眼睛,上有一字横眉,鼻下有嘴。人性化的图形,手足伸张,呈大字状,人形图案下是饕餮纹地。鼓身两侧加饰有目斜角云纹及鳞带。鼍今称扬子鳄,其皮古代用来作鼓面。此器纹饰十分精美,鼓面仿鼍皮,鼓皮图案颇具祭祀格调。由于铜鼓也为传世品,出土地点不祥。因此,我们只可根据其纹饰风格断定其年代。它所饰纹饰的风格近似殷墟晚期,故其铸造时代比湖北崇阳的饕餮纹鼓应晚一些。湖北崇阳出土的铜鼓,从造型方面看与双鸟鼓有相似之处,鼓体基本一致,但顶上的装饰不同,为一枕形座,而双鸟鼍鼓为双鸟相背。下方为方形圈足,每边有一方形的缺口。 历史意义令人惊奇的是,两鼓的造型竟然与现在所用之鼓完全相似,只是多了钮和座。这种形制的极端相像,说明鼓的形状早在商代就已经基本的定型了,并且一直沿袭到了现今。两鼓的鼓身的边缘,各有三行钉纹,这是木筒皮鼓钉置兽皮鼓面的特点,由此得知青铜鼓出现之前,已有了木筒皮鼓。当然这种木筒皮鼓不可能保存到今天,但在安阳侯家庄商代陵墓中,已发现木筒皮鼓腐朽后印在土上的痕迹以及原先装饰在鼓上的象牙片和贝壳。文献记载还有土鼓,《周礼·春官·豳章》:“掌土鼓豳”。注云:“杜子春云,土鼓,以瓦为匡?框?,革为两面,可击也。”这种陶制的土鼓,至今还没有发现。 双鸟鼍鼓为商代晚期铜器,这件先人制作的精美器物,因种种原因已流失到了国外,现收藏在日本泉屋博古馆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