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虹桥 |
释义 | 双虹桥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镇怒江上,清乾隆五十四年(1759年)永昌知府陈孝升倡建,民国12年(1923年)重建。铁索桥,桥跨怒江江面,在江中礁石上建墩,将桥分成两孔,遥望如双虹,故名。桥东段跨径67米,西段38米,宽2.8米,总长162.5米。分别由15、12根铁链构成,桥两端建关楼,现存东关楼,穿斗式土木结构。为西南丝道上的重要桥梁。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万载县城双虹桥在江西省万载县的锦江河上,也有一座桥名为双虹桥。在万载的人几乎可以忘记自己家的门牌号码,但绝对不能不知道这座桥,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故事与这桥有关。 双虹桥,元季黄竹关建,又名通济桥。史载:“通济浮桥在县学宫九步,” 可见黄竹关所建的是浮桥,也不称双虹桥。明成化十四年水圮,知县陈灿重修,长百尺、宽十二尺、高二十尺,楼七其间,并于桥北立关王庙以镇之。但双虹桥依然命运多灾,明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明万历四年(1576年)夏五月二十四日多次遭洪水冲圮,由邑人宋一凤独资重修,后宋族承先志续修。对此,邑进士郭大经在《重修双虹桥记》中赞曰:“自明阅今上下数百年,不烦官、不役民,而桥之屹然,亭之巍然……此以知宋先世以心济人,大有造于邑者……” 至于此桥为什么叫“双虹”,说法有三:黄竹关建桥祈嗣,后生二子,故名;宋一凤号双虹,故名;明嘉靖间学宫泮池出现 双虹,故名。到底那个说法对,读者不必深究,传说而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