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J管
释义

简介

双J管(猪尾巴导管)

临床应用

双J管又称双猪尾管,因两端卷曲,每端形似猪尾而得名。由于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同时,集合系统不与外界直接相通,可避免肾造瘘所引起的出血、感染;因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感,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术后康复。一般的双J管术后到一定时间需要回当时的手术医院在膀胱镜下拔出!

1)输尿管梗阻的治疗。

2)促使输尿管结石自发排出。

3)输尿管镜检查、体外冲击波碎石及经皮肾镜后。

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切开与重建。

5)恶性肿瘤造成的输尿管梗阻。

6)支架管在女性中末段输尿管结石术中。

特点

1、材料为聚氨脂,抗老化性强,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表面极光滑,结壳倾向小。

2、可曲性好、具有弹性、内径大、管径大、管壁厚、引流量大、管径合适、不会上下移动、X线能显影。

3、为Tiemann尖端,便于进入输尿管。采用聚氨酯材料,柔软,高弹性,侧孔多,流量大,不易变形,支架光滑,易穿过输尿管,生物相容性好, 对组织无伤害,无刺激,不堵塞,X光射线完全显影,便于检查。

4 、 .型号:双尾,单尾,导管外径分4F,5F,6F,7F,8F。

5、 组成:导尿支架,助推管,导丝等。

6、 长度:15、22、24、26、28、30㎝

7、 产品种类:有手术中型、海马管、双端开口、单端开口、肾移植用管等品种。

可吸收双J管

介绍及技术指标 本项目用可吸收热塑弹性体制造输尿管支架管,替代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不可吸收支架管,避免二次手术拔出,减轻病人痛苦是本项目在泌尿外科手术领域的创新。椐了解国外可吸收输尿管支架管的研发已进入临床阶段,但还未见产品上市。

本项目产品特点:

1、 柔软、高弹性:材料拉伸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300%。

2、 完全吸收性:能在3个月内完全吸收,符合临床要求的时间。

3、 生物安全性:无毒,生物安全。

4、 其他:对组织无刺激,不堵塞,降解产物易排除体外,无需二次手术。

应用范围 输尿管支架管(双猪尾导管,或称D-J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以及碎石机碎石、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过程中,它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D-J管多为硅橡胶或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成。但是由于这些材料在人体内均不能降解吸收,现有的D-J管产品在应用方面都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自身缺陷:

(1)必须通过侵入性操作即通过膀胱镜来拔除,这类膀胱镜操作虽然算不上大手术,但病人会痛苦不堪,更为严重的是拔管时会对尿路组织造成程度不一的损伤,使其发生感染和水肿,常需急诊治疗。

(2)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患者会遗忘拔管或推迟拔管,不可吸收的支架管长期留置体内形成尿结石,无法经腔内拔除时,不得不采取开放手术取出,这无疑严重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3)不可吸收的输尿管支架管还常常引起一些并发症, 随着支架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这些材料开始影响尿路上皮与尿液成分,导致支架管周围形成包覆物、细菌生物膜并造成感染,常见的并发症有:腰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感染等。这都是因为不可吸收的导管长期在体内引起异物反应所致。

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自1978年Finney在临床上首先使用双J支架管以来,双J管在泌尿科的肾、输尿管、膀胱手术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以往的肾盂或输尿管手术,为防止吻合口狭窄需行肾盂、肾造瘘,或以导尿管等管状物做内支架。外引流有很多弊病,既限制了患者活动,还易出现导管脱落,易引起感染。外导管的管理很不方便,术后的处理亦很繁琐,住院时间较长,平均约25天,双J管的使用避免了外引流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双J管内引流术的优点:

(1)在肾盂及输尿管的手术中使用双J管内引流使患者的术后管理趋于简单化,因导管内置患者可早期活动,减少了感染机会,护理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2)由于双J管在取材上的进步,管质地柔软、不腐蚀,表面光滑,内径大,管壁薄,弯曲性好,上、下部盘曲在肾盂和膀胱内,有自身固定作用而不易上下移动,患者带管感觉舒适,而且导管扩张效果好,可较长时间留置,有利于肾积水的减少和防止输尿管再次狭窄。

(3)双J管置入、取出方便,如果输尿管狭窄不很严重,膀胱镜下即可完成置管扩张引流。

(4)双J管作为肾、输尿管结石体外碎石术的辅助治疗,可防止嵌顿性石街发生和阻挡较大残石坠入输尿管;可使输尿管适度松弛,尿液通过附壁效应沿支架引流至膀胱,保持尿路畅通;拔除支架时可将积聚于管壁上的结石粉末及小颗粒一同带出,促进结石排净。

临床资料显示:

(1)双J管引流术是治疗上尿路梗阻所致肾积水的理想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感染率低等优点。

(2)双J管引流,术后尿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3)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由于结石的长期刺激,输尿管黏膜常有程度不同的炎性增生甚至息肉形成,切开取石后易出现持续漏尿、狭窄形成等并发症,放置双J管后,由于其内引流和内支架的双重作用,可防止漏尿或缩短漏尿时间、防止狭窄形成。

(4)双J管有较好支撑作用,封闭式引流通畅,可避免肾造瘘或输尿管外支架易发生感染的缺点,可常规放置。

置管期间注意事项

(1)置管后输尿管口抗反流作用消失,术后应用常规留置导尿5~7天。

(2)置双J管引流,尿液中晶体易吸附于尿管壁表面形成尿盐沉积,阻塞管腔致尿液引流不畅;术后应多饮水,酸化尿液。

(3)选用高质量壁光滑的双J管等综合预防措施。

(4)通常不可放置超过三个月,否则导管可能变质、易断裂,不易拔除或产生结石。

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1)膀胱输尿管返流:双J管具有双向引流作用,使用双J管后,膀胱输尿管抗返流机制消失,膀胱压大于肾盂压引起尿液返流。术后应保留导尿管通畅,并常规使用抗生素,拔出尿管后鼓励患者多排尿,使膀胱处于空虚状态。有下尿路梗阻者慎用。感染:双J 管的存在使膀胱输尿管内尿液返流率增高,从而导致肾脏的逆行感染。置管后尿液不断被引流,肾盂输尿管圆锥失去了充盈刺激,致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同时尿液返流率增加。因此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和防止腹压增高。发生感染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增加输液量补充营养。

(2)双J管上移:是应用双J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处理相对复杂,其发生原因可能为:双J管下端插入膀胱过少,下段弯曲不够,膀胱输尿管返流蠕动及双J管刺激膀胱收缩使用双J管缓慢向上回缩移动。放置好双J管后退出内芯时,将下段双J管向上退出膀胱。

(3)双J管下移至膀胱内:术者担心放置入膀胱内长度不够,肾盂端双J管置入过短。且由于患者活动和重力因素,双J管下移脱落至膀胱内。

(4)双J管未置入膀胱。双J管通过壁间段时有一定阻力,进入膀胱后有突破感,同时继续置入4~5cm。

(5)穿通于输尿管外或穿入输尿管膀胱粘膜下 ,通常为暴力所致。

(6)置管后有显著腰痛、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患者对双J管不适应或双J管质地过硬,管径过大。双J管放置位置不佳(下端过长越过膀胱中线,或导管上端位置太高至肾盏处)及双J管放置时间过长。

拔出双J管后,症状缓解。

(7)双J管结石,与长期留置和质量不良有关。

(8)双J管打折扭曲或阻塞。多因放置不当或血块阻塞。

防治方法

(1)术中证实双J管下端在膀胱内的方法:

①置管后轻拉导管有阻力,松开后很快向输尿管内回缩。

②导管进入膀胱后侧孔有尿液流出。

③向膀胱内注入亚甲蓝,挤压下腹部,侧孔有蓝色液体流出。

④术中X片或膀胱镜证实。

(2)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还应注意:

①根据不同患者选用不同型号及质量好的双J管,术前根据静脉肾盂造影片上结石位置,估计双J管向上或下放置位置和长度。

②在双J管尾部缝1号丝线,发生上移后,可通过膀胱镜夹住丝线,取出双J管,从而避免采用手术,输尿管镜等方法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③X片或B超了解双J管位置,必要时通过膀胱镜调整双J管位置。

④长期放置双J管者,应定期更换,避免形成结石。嘱患者多饮水以减少尿盐沉积。

总之,双J 导管留置体内时间越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故应及时取出。一般术后留置4~6 周,确需长期置管者,应每2~3 个月更换一次 。另外,术后复诊也很重要,术中留置双J 导管很容易遗漏复诊,复诊未及时则容易出现并发症或并发结石致取管困难,不但增加患者身体和经济上

的负担,而且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一定要建立严密的复诊制度:手术记录要书写内置有双J 管;术后查房时要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内置有双J 管,说明作用及注意事项;出院病历医嘱上要注明复诊取管时间,并嘱多饮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