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数字音乐 |
释义 | 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乐。无论被下载、复制、播放多少遍,其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目前,数字音乐产业己经确立了它在我国数字内容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传统音乐产业、电信运营企业和数字技术新贵们争相进入这一领域,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代表性企业相继涌现,对在中国市场条件下发展数字音乐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数字音乐的特点(1.数字音乐抛弃了实物载体 2.数字音乐传输速度快 3.数字音乐的音质不会产生损耗) 数字音乐在全球的发展历程(1、在线自由交流阶段 2、在线音乐下载平台出现 3、便携式数字播放器诞生 4、苹果创造iPod+iTunes模式 5、传统音乐产业的擅变) 数字音乐简介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乐。无论被下载、复制、播放多少遍,其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目前,数字音乐产业己经确立了它在我国数字内容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传统音乐产业、电信运营企业和数字技术新贵们争相进入这一领域,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代表性企业相继涌现,对在中国市场条件下发展数字音乐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数字音乐的特点由于是以数字格式记录和存储的,数字音乐具有以下这么几个特点: 1.数字音乐抛弃了实物载体从早期的蜡盘唱片、黑胶唱片到后来的磁带、CD,传统的音乐总是附着在某种实物介质上供人们消费和欣赏。这些音乐载体对应着不同的技术时代,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可触摸的外在形态。 数字音乐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它以数字信号的方式被储存在数据库里,在网络空间中流动传输,根据人们的需要被下载和删除,它的传播不再依仗于某种实物载体。 2.数字音乐传输速度快数字音乐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在网络空间中传输,其速度是以物流方式进行传播的传统音乐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在宽带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数字音乐在传播速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3.数字音乐的音质不会产生损耗传统音乐载体,比如磁带、CD等,在多次使用后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磨损,进而导致音乐品质下降。而数字音乐因为没有实体形态,所以不存在磨损的情况,无论被下载、复制、播放多少遍,其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数字音乐在全球的发展历程互联网和无线网上的数字音乐传播活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本世纪初进入商业化发展的轨道。以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标志,我们可以把世界数字音乐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因为不是按年代进行的划分,这几个阶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数字音乐发展历史的整体认识: 1、在线自由交流阶段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由于网络传输速度很慢,通过互联网共享数字化的音乐被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1993年,MP3音频压缩技术诞生。MP3是MPEG AudioLayer3的缩写,这项技术可以将一首CD音乐压缩到只有几个MB的容量,使之能够在互联网上快速复制流传。该技术出现之后迅速流行,许多音乐爱好者将自己的CD音乐转成MP3格式放到互联网上供其他用户自由下载。这就是最早的数字音乐传播活动。在这个时期,网上的数字音乐传播完全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交流的范围仅限于当时数量并不多且追赶时髦的多媒体PC用户,所传播的也都是没有获得授权的盗版音乐。 九十年代中后期,PC机获得大范围普及,MP3音乐的交流共享活动发展迅速。尤其是在pZp(点对点的档案传输软件)技术发明后,使用者只要安装这套软件,就可以通过一个平台,直接连接到另一台也装了软件电脑上,复制想要的歌曲,音乐在网络中的流通速度和范围都更上了一层楼。虽然这种交流不为版权法所许可,但当时的唱片业尚未意识到其身上蕴涵的颠覆性力量,也从未考虑过有朝一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赚钱。所以虽然互联网上的数字音乐交流 活动愈来愈兴盛,但相关的约束和管理措施却迟迟没有出台。 2、在线音乐下载平台出现网络音乐传播影响的日益扩大让一些头脑敏锐的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九十年代后期,专门的音乐下载网站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Napster、MP3 .COM等。 MP3 .com网站1997年开张,除了提供免费音乐下载和有关MP3发展的各项最新消息,还为具有潜力的音乐家们提供作品发布等服务。在开张第一天,其访问人数就超过了1万。不到一个月,就有许多网络广告商上门寻求合作。投资公司也迅速向其伸出了橄榄枝。MP3 .com很快成为了在线音乐领域的领军者。 Napster网站 1999年成立,它建立在由一个19岁的年轻人尚·范宁(shawnFanning)开发的在线音乐交换程序的基础上。NaPster创新了互联网的沟通方式,短短两年间,使用上的便捷性和完全免费的音乐共享体验使NaPster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其用户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趋势,2001年初达到了惊人的6500万! 在线音乐下载平台的出现为世界各地的乐迷共享音乐提供了极大便利,也预示着数字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基于互联网的数字音乐传播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影响力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个时候的数字音乐传播仍没有进入收费阶段。各网站多是采用以免费音乐资源聚集受众,进而吸引广告商的方式来赚钱。这跟大多数传统媒体的赢利模式实际上是一样的。基于数字音乐传播特性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 3、便携式数字播放器诞生最初的MP3文件只能由电脑来播放,随着MP3的逐渐流行,随时随地欣赏MP3音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些硬件生产厂商抓住机会推出了可以随身携带的MP3音乐播放器。1998年,韩国世韩(SEAHAN)公司生产出了全球第一台Mp3播放器——Mp MANMPF一10。当年年底,美国的帝盟(Dialnond)公司推出了该领域中第一款具有影响力的产品——Rio300型MP3播放器。便携式数码音乐播放器为消费者塑造了一种全新数字音乐欣赏体验,上市后很快就获得了消费者和电子消费品生产商的追捧。索尼、三星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进入这一生产领域,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一时间群雄并起。2001年,时尚卓越的PC厂商苹果公司(ApPle)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iPod。iP0d使用移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SGB的容量可放下1000首歌曲!优良的品质和富于创新性的设计让它成为了数字音乐播放器领域最杰出的代表。 数字音乐的火爆也激发了手机生产商的灵感。2000年,西门子公司(Siemens)推出首部内置MP3播放器的6688智能型GSM新手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知名移动通讯器材生产厂家随后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音乐手机产品。目前,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手机已经成为了移动通讯市场上的宠儿,在市场销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便携式数码音乐播放器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让人们方便地聆听数字音乐,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数字化的音乐走下网络直接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手机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数字音乐播放器,音乐手机的出现进一步扩展了数字音乐的用户群。这两种产品共同刺激着人们对数字音乐的需求,互联网和无线平台上的音乐下载量与日俱增。 4、苹果创造iPod+iTunes模式在数字音乐发展的早期,可行的赢利模式的缺乏使其始终难以驶入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轨道。免费几乎成了数字音乐的代名词。这一难题在苹果公司手里得到了解决。 借助影响力巨大的iPod播放器,苹果公司于2003年创立了iTunes在线音乐商店,创造了将播放器和正版音乐“捆绑”销售的数字音乐销售模式(本文第四部分我们将就 iPod+iTunes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一模式充分保障了音乐版权所有者的利益,下载一首歌9毛9(美元)的收费也贴合美国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因此,iTunes在线音乐商店迅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iPod+ITunes模式成为了数字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它为数字音乐的收费下载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样板,让全世界的唱片公司、硬件生产商、网络服务商等看到在通过网络销售正版音乐的可行性。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一模式在全世界被拷贝。数字音乐由此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阶段。 5、传统音乐产业的擅变如今,国际知名的大唱片公司几乎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数字音乐网站或是积极参与到了数字音乐产业链中。唱片公司与新技术平台的结合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依托新技术平台超强的传播效力,唱片公司可以极大地扩展产品的销售面、提高销售量;而新技术平台拥有了来自内容生产者的丰富内容资源,将会吸引到更多的用户,进而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概况数字音乐在我国已经有了将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基本上保持了与国际同步的发展速度,也同样经历了世界数字音乐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2004年前后,数字音乐在我国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数字音乐市场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虽然发展数字音乐产业的市场条件仍不完善,在销售额上尚不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但中国内地庞大的潜在市场、宽带的高速普及及与世界同步的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却为这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基础。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特殊性因为具体国情的不同,数字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与其在国外的发展存在着一定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数字音乐给中国的音乐生产者带来机会远大于打击; 第二,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走的是无线音乐拉动在线音乐的道路。 机遇大于挑战唱片业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上百年,成熟完善的市场环境和高力度的版权保护政策使这些国家的消费者长期以来养成了正版消费的良好习惯。数字音乐出现后,网络免费下载在短时间里就对唱片公司的销量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的盗版冲击的唱片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找到能够阻截网络盗版、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直到2003年苹果公司推出 iPod+iTunes模式,并从中赚到了大把的真金白银,唱片界才看到了一个能解决自己当下困境的可行方案。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欧美的数字音乐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轨道,但是传统唱片业的衰败已成事实。唱片巨头独享高额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唱片公司只能与网络运营商、数字音乐服务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等共同分享数字音乐这块蛋糕。对欧美的唱片产业而言,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是一场由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发起的利益篡夺,传统唱片产业与新技术的合作更多的是出于被迫而非对其发自内心的追捧。 而在中国,唱片公司的心态却大不同。中国的唱片市场从来未能发育成熟。传统音乐产业长期困扰于盗版对其利益的侵蚀,盗版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5%,发行唱片无利可图是一个公开的事实。在这样的境况下,国内的唱片公司磨练出了一套不靠发行唱片生存的本领,它们大多沦为了经济公司,靠艺人走穴、开演唱会和广告代言勉强维生。数字音乐的到来,使中国唱片业本来就微薄的赢利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但是对于本来就在唱片销售上赚不到钱的唱片公司来说,对这种打击的感受力度远远没有他们的外国同行来得那么强烈。相反,数字音乐对一直在生存道路上苦苦挣扎的中国唱片业人士来说更像是一个扩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新机会,一根救命的稻草。在无线音乐领域上的成功尝试鼓舞了它们的信心。几乎就在转眼间,中国的唱片业就大跨步迈进了数字音乐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心态是积极主动而非无可奈何。 无线拉动有线在欧美,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传统线下渠道—互联网—无线”的过程。也就是说,互联网上的数字音乐销售模式先于无线音乐出现并更早获得成功。但在中国,无线音乐和互联网音乐基本上是同时起步的,中国的唱片公司在数字音乐领域的成功最早来自于无线领域。到目前为止,在无线平台上获得的利润仍然构成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赢利的主体,在线数字音乐领域虽然吸引了众多业内外企业和资本进入,但至今仍处在艰难地探求生存模式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仍然是与中国的盗版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美国, iP0d+iTuneS在线音乐销售模式的成功,是建立在苹果公司对数字音乐版权的有力控制及整个市场的正版消费习惯基础上的。但是在中国,第一,缺乏成熟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和控制措施,第二,人们吃惯了网上的免费的午餐。在没有解决这两大顽疾的情况,在线音乐很难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而在无线平台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无线下载的一大优点是正版率很高。因为无线网具有相对封闭的特征,无线音乐下载由电信运营商统一控制收费,未经授权的音乐产品按规定不能在其平台上销售,这就使得其发展较少受到盗版的困扰。据统计,目前无线平台上的数字音乐正版率大概达到了80%以上,而且在多年来的发展中,电信运营商已经成功地培养起了用户的付费习惯,这与盗版横行的在线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无线平台还具有支付简单的特点,这也是长久以来阻碍在线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以上几个原因,无线音乐业务自2003年在中国开展以来,短时间内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各个门户网站及电信运营商都参与其中。中国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用无数次小额支付的2元钱,让音乐的消费者从之前几百万位购买唱片的核心消费人群,扩展到了到数以亿计的购买数字音乐片段的移动人群,大大拓宽了音乐产品的销售面。上海艾瑞市场研究公司200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3.63亿手机用户当中,使用手机下载铃声和彩铃业务的用户数量分别占72.6%和34.8%。市场上最畅销的彩铃一个月的下载量通常都在100万次以上,一首《老鼠爱大米》曾创下单月下载量600万次的纪录,一个月1200万元的收入,相当于传统唱片70万张的销量收入! 无线音乐的成功运作使唱片公司、网络运营商、硬件生产厂家等看到了数字音乐领域潜藏着的巨大商机。为了抢占产业制高点,大批雄心勃勃的企业开始向在线音乐市场进军。所以说,在我国其实是无线音乐的迅猛发展反过来促进了互联网音乐的成长。或者说,是无线音乐真正推开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大门。 数字音乐版权在互联网领域,数字音乐版权的保护在国内提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基本上都是无疾而终;浅析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版权的保护没有跟互联网用户的根本性利益所挂钩。虽然说,于情于理,版权保护的直接受惠者就应该是音乐人本身、亦或者是音乐内容供应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但是,这并不是十分符合我们国内的互联网游戏规则——数字音乐版权的过渡保护意味着用户获取免费资源的门槛被抬高,唱片的分销和宣传将会成为一个很大问题,唱片商实际上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但与此同时,为了宣传需要,通过网络营销自己的唱片必然会造成版权成本维护上的加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