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数码中间片
释义

数码中间片(英文Digital Intermediate,简称DI)形容电影数码化,及处理其色彩和影像特性的过程,现时通常作为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有别于过带(Telecine)程序,过带指底片扫瞄及色彩处理后作录像及电视发行。数码中间片亦提供了比过带程序更高分辨率及更精确的色彩,而且是全程数码化,没有模拟失真所带来的问题。

简介

虽然数码中间片本来只描述底片扫瞄及记录过程,但亦涉及色彩调整(或调光)及制作原版母带,甚至适用于以数码形式拍摄及/或非以底片发行。这是由于数码拍摄及数码放映的科技进步或胜过以底片拍摄或放映。

在传统光化学冲印程序中,中间片印自原摄影底片(OCN),然后大量印制拷贝正片作戏院发行。色彩调整以不同份量的三原色作曝光来达成。数码中间片流行的其中一个重要技术成就,是可以以查找表来预计一旦印在普通拷贝正片后数码影像的效果。数码中间片设备通常提供影像投映在同一银幕上,以确保过程中的精确调整。

数码中间片程序以数码工具作色彩调整,可以在影像中的独立色彩及区域作更细微的控制,及控制影像结构(如微粒、锐利度等)。中间片就以底片记录器印制影像。实体中间片记录了数码中间片的影像,以中间负片作材料,微粒比以OCN固有地更精细。

发展历史

1990年 - 迪士尼电影神勇敢死队 (The Rescuers Down Under) - 第一部完全由数码档案记录至底片的长篇电影。此动画电影以使用迪士尼及彼思开发的CAPS系统的电脑制作。

1993年 - 迪士尼电影雪姑七友(数码修复)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 第一部完全扫描至数码档案、处理及记录回底片的电影。该数码修复工程使用Cineon系统,以4K分辨率(即影像宽4096像素)及10位元色深作完成处理,包括数码式除尘、除刮痕,及还原已褪去的色彩。

1998年 - 美国电影一人有一点颜色 (Pleasantville) - 第一部电影大部分以数码方式扫描、处理及记录。电影中黑白世界遇上彩色世界的描述,全以彩色拍摄,及以数码方式选择性把画面反饱和化及调整对比。

2000年 - 美国电影逃狱三王(港译)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 数码中间片的第一次完全应用在首轮好莱坞电影,含少量视觉特技。此片由柯达在美国洛杉矶开设的Cinesite公司作数码中间片,利用Spirit Datacine系统以2K分辨率(即影像宽2048像素)扫描,以Pandora MegaDef调色,及以柯达Lightning II记录器输出至底片。

2004年 - 美国电影蜘蛛侠2 (Spider-Man 2) - 第一部数码中间片以4K分辨率应用的好莱坞电影,全部过程由美国冲印公司DeLuxe开设的EFilm公司负责,大部分以2K分辨率制作的视觉特效均增线至4K分辨率。

应用

香港

根据香港电影特效公司FATface Productions创办人高辉先生所述,2004年香港电影大城小事全片在泰国Oriental Post使用数码处理。以后约70%的港产片也在Oriental Post作数码中间片处理。

现时,香港有不少后期制作公司也提供了与数码中间片相关的制作设备,如:

* 中国星制作服务有限公司

* 邵氏兄弟香港

* 香港天极制作

日本

* 东京现像所

* Imagica

台湾

* 台北影业

* Oriental Post 约70%香港电影均由此公司制作数码中间片。

* The Post Thailand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5: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