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述怀 |
释义 | 1 魏徵诗《述怀》《述怀》是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诗作,全诗共二十句,一百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作品。另有一些同名作品,主要有唐代杜甫的五言古诗《述怀》、明代张居正的五言古诗《述怀》与清代吕留良的七言绝句《述怀》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述怀》 【作品别名】《出关》 【创作年代】初唐 【作者姓名】魏徵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作品原文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⑴。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⑵,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⑶,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⑷,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 作品注释⑴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曾为抄写文书的小吏。一日,投笔长叹:大丈夫应立功异域,哪能长期在笔砚间讨生呢? ⑵谒:拜见。 ⑶请缨:西汉终军出使南越,他向汉武帝作豪语道:“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⑷陟:登高。岫:山。 ◎ 作品鉴赏《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抒情诗的名篇。作于唐高祖李渊称帝初期。当时,魏徵初投唐不久,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为报答高祖的知遇之恩,魏徵便主动请缨赴华山以东地区去劝降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军旧部。临行之际,作此诗以抒怀,表达了他重意气不畏艰险,誓报知遇之恩的思想。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主要表现的是诗人投唐前的胸襟怀抱。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诗人弃文就武是在隋末群雄争夺天下的动荡年代。逐鹿,比喻争夺政权。《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投笔,掷笔。《后汉书》四七《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以投笔喻弃文就武。事戎轩,即从军。纵横,合纵连横,引申为谋划策略。战国时苏秦、张仪在列国间游说。苏秦主张齐楚等六国联合抗秦,即“合纵”之计;张仪则主张诸国听命于秦,即“连横”之计。苏秦张仪因此而被称为“纵横家”。魏徵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献策。一介书生,在时局动乱之际,能够为“济世艰”而毅然“投笔”从军,参与中原“逐鹿”,可见其以兴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纵横计不就”,委婉地透露了诗人有苏秦张仪之雄才而不逢明主的苦恼;而“慷慨志犹存”一句,则表示了他百折不挠、壮志未泯的情怀。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四句,主要勾勒诗人自告奋勇出潼关去安抚山东的雄姿,并表现所负使命之重大。“杖策”句透露出他投奔李渊时的果断和义无反顾:“驱马”句又传达出其奉使安抚山东时的豪迈、敏捷和急迫之态。 “请缨”等二句,则用汉终军和郦食其的故事比拟自己的山东之行,表明所负使命的性质之非同凡比。“请缨”句:以汉终军自喻。西汉时终军自请安抚南越,他向汉武帝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意思是只要一根绳索就可把南越王捆来,后来终于说服南越王降汉。“凭轼”句:以郦食其自喻。 西汉初郦食其曾向汉高祖请命,说降了齐王田广,“凭轼下齐七十余城”(见《汉书·郦食其传》),为汉之东藩。“系”、“下”二动词轻捷活脱,生动地表现出其安邦定国的宏图大志,蕴含着大唐江山的辟建就在此行之意,显示了诗人卓越的政治远见。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四句,表现的是想象中出关后征途的艰险景况。“郁纡”等二句,是写因为山路萦回,崎岖不平,所以平原时隐时现、时出时没,反衬出抒情主人公心情因任务艰巨而起伏不平。“古木”等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来渲染旅途的荒凉凄楚;古代森林里寒鸟悲啼,深山夜间猿猴哀鸣,构成了一幅深山老林的凄寒图景,同时也暗寓了诗人告别唐主后心情的孤寂。这里,诗人把复杂的心情,都融汇到生动的旅途景物描写中,做到意境两浑,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艰难和诗人心情的沉重。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四句,既有对出关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伤”二句既表现对故国的怀念又蕴含任务特殊而艰巨,个人吉凶未卜之意。伤千里目:是说远望心里伤感的意思。《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九逝,极言精神之不集中。“逝”一作“折”。“岂不”二句的自问自答,更显示出诗人胸襟的坦荡。“岂不惮”意为有所惮,如同不掩饰自己的感伤一样,不但无损于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增加了人物性格的立体感和丰满感,更突现了他重意气、报主恩的心灵之纯真。 最后四句“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是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重视信义不图功名的思想。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时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诺:答应,诺言。侯羸:战国时魏国人,家贫。 年老时始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监门小吏。信陵君救赵,侯羸出奇计助之,但因年老不能随行,表示要杀身以报,后来果然实践了这一诺言。意气:情谊,《玉台新咏·皑如山上雪》:“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这里,诗人以季布、侯赢自比,表达了自己既然请缨就决不负使命的决心。“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明确地反映出魏徵的人生观。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诗人善于抓住在历史进程中的巍峨奇观,以粗犷的笔触,一扫汉魏六朝绮靡浮艳的诗风,成功地展示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感情世界。魏徵后来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提倡一种将南朝的清绮与北国的气质合一的“文质彬彬”的雅体,《述怀》就基本上实践着这一主张。它一方面措语朴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与声色大开的南朝诗风相异。另一方面又融汇典语,自铸新辞,对仗妥贴,与理胜其辞的河朔诗风不同。因而《唐诗别裁》评论说其“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 作者简介魏徵 (580~643)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玄成,魏州曲城(故址在今山东掖县东北)人,一作馆陶(今河北馆陶县)人。少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密败,投唐主李渊,自请安辑山东,擢秘书丞,后又为窦建德俘获,任起居舍人。建德败亡,入唐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太宗重其才,擢为谏议大夫,历官尚书右丞、秘书监、侍中、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等职,封郑国公。任职期间,敢于犯颜直谏,劝诫太宗居安思危,兼听广纳,轻徭薄赋,躬行俭约,对实现“贞观之治”颇有贡献,为一代名臣。曾主持校定秘府图籍,主编《群书治要》,撰《隋书》序论及《梁书》、《陈书》、《北齐书》总论。 2 杜甫诗《述怀》◎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述怀》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杜甫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作品原文述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⑴;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⑵。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⑶;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⑷。 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⑸;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⑹。 寄书问三川⑺,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⑻。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⑼?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⑾?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⑿。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⒀。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⒁?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⒂。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⒃。 ◎ 作品注释⑴公元七五六年(至德元载)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杜甫不久被俘,至是将一年,故有隔绝久的话。此句是一篇之主。 ⑵由长安往凤翔得向西走。陶潜诗“孟夏草木长”,杜甫脱离长安时当在四月。草木长,则比较容易逃脱,故下句用一“得”字。不要作泛泛写景语看。 ⑶这两句是记事实,也透露了一路上奔走流离的苦况。 ⑷这两句显出杜甫的谦逊,毫不以功臣、节上自居。亲故,即亲旧或亲友。 ⑸公元七五六年(至德元载)五月十六日唐肃宗任杜甫为左拾遗。唐制有左右拾遗各二人,虽只是一个从八品的官儿,但因系谏官,能常在皇帝左右,并向皇帝提出不同意见。因在流离之中,益觉主恩之厚,所以涕泪而受官。 ⑹“柴门”应前妻子。前陷安史叛军中,今逃归,所以说“得去”,即“能去”的意思。吴祥农云:“公不顾家而西走,及得去而不敢言归,大忠直节,岂后世所及?” ⑺三川,县名,在鄜州。 ⑻比闻,即近闻。口语则为“比来闻道”。罹祸,即遭难。 ⑼杀得这样惨,不知破茅屋里还有没有一个人剩下。 ⑽这两句想得更深刻,是希望能够收到妻子的骨头。摧颓,是形容渭头的撑柱狼藉。 ⑾怎能叫人不作此想:这年头有几个人能活着?希望全家团聚岂非作梦? ⑿嵚岑,山高峻貌。猛虎,喻贼寇的残暴。郁结,心上的疙瘩。回我首,摇头叹气。 ⒀十月后,是说已经过十个月之久,不是指这年的十月,因为这年闰八月杜甫已回家了。 ⒁这两句写心理矛盾,极深刻,也极真实。消息不来,还有个万一的想头,消息来了,希望很可能就变成绝望,所以反怕消息来。左不是,右不是,心中是一片空虚。李因笃云:“久客遭乱,莫知存亡,反畏书来。与‘近家心转切,不敢问来人’同意,然语更悲矣。” ⒂唐人多用汉比拟唐。这时长安、洛阳都还未收复,但已有转机,所以说“初中兴”。耽酒,即嗜酒。 ⒃国家已有起色,自己又爱喝点儿酒,假如妻子无恙,该多么好。但仔细思索起来,我这种幻想全家欢会的美景,恐怕要变成孤老儿一个的惨局呢。叟,是年老的称呼,社甫这时四十六岁。 ◎ 作品简析这是杜甫逃脱安史叛军拜官后,惊魂稍定,因思及妻子死活而作的一首诗。全诗分三段。开头十二句为第一段,详叙来历,及得去而又未忍去之故。自“寄书”以下十二句为第二段,说自己既不能分身,那就只有寄书了,寄书又得不到回信,故多想象揣测之词。最后八句为末段,由此时的寄书,更想到上一年的寄书,恐妻子尽亡,自己将成一个孤独的人。 杜甫无时不关心国家人民,从此诗也可看出。观“麻鞋”句,诗人是化妆而逃的。现有出土的汉代麻鞋,形如草鞋。(见一九七八年《文物》第1期) ◎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3 张居正诗《述怀》◎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述怀》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张居正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作品原文述怀 岂是东方隐,沈冥金马门? 方同长卿倦,卧病思梁园。 蹇予柄微尚,适俗多忧烦。 侧身谬通籍,抚心愁触藩。 臃肿非世器,缅怀南山原。 幽涧有遗藻,白云漏芳荪。 山中人不归,众卉森以繁。 永愿谢尘累,闲居养营魂, 百年贵有适,贵贱宁足论。 ◎ 作品简析这首诗当作于严嵩掌握大权之时,当时张居正远远没有后来担任内阁首辅实际执掌朝政的权力,作为一个胸怀伟大抱负的政治家,眼看着严嵩为所欲为,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有见于官场黑暗、政治混乱而生发出的归隐求适的情调,但他又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消极地追求归隐以获一己之自适,而对归隐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的这种归隐思想的产生明显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转移的结果。 ◎ 作者简介张居正 (1525~1582)明代杰出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公元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及第。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得徐阶等器重。历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力主改革。明神宗即位后,任内阁首辅,掌握明廷大权,开始进行改革。居首辅位10余年,多有建树,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主要著作有《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4 吕留良诗《述怀》◎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述怀》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吕留良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作品原文述怀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 ◎ 作品简析吕留良这首诗含有影射当时朝廷的意思。“清风虽细难吹我”:“清”指清朝。意思是说:清人纵然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也绝不会屈服于他们!“明月何尝不照人”:“明”指明朝。意思是说:明朝志士及其斗志还时刻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两句的意思是:寒冷的冰块挡不住前进的流水,干枯的树木还会再次迎来春天。比喻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希望就在眼前。全诗对未来的斗争充满自信,透出一股豪气。 ◎ 作者简介吕留良 (1629~1683)清代思想家、医学家。浙江桐乡人。别名光轮,字用晦,又字庄生,号晚村,别号有耻斋老人、耻翁、吕医山人、南阳布衣等,暮年削发为僧。尝著《东庄医案》一卷,论医生主张严格辨证,反对泥古不化,于立法处方颇有个人创见。又著《医贯注》,对赵献可、张景岳之医论颇有研究与发挥。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