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鼠冠黄鹌菜 |
释义 |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鼠冠黄鹌菜 种拉丁名:Youngia cineripappa (Babcock) Babcock et Stebbins 种别名 :灰毛黄鹌菜(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黄鹌菜属 属拉丁名:Youngia 国内分布:分布广西(大苗山)、四川(天全、汉源、峨眉、雷波、峨边、南川、宝兴)、贵州(雷山、德江)、云南(思茅、蒙自、元阳、凤庆、金平)。生山谷水旁潮湿地、山坡草地、疏林或灌丛中,海拔600—30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思茅。 国外分布:中南半岛及印度有分布。 海 拔:600-3000 命名来源:[Carnegie Inst.Washington Publ 484: 60. 1937] 中国植物志:80(1):138 组中文名:羽裂组 组拉丁名:Sect.Mesomeris Babcock et Stebbins族中文名:菊苣族 族拉丁名:LACTUCEAE Cass. 亚科中文名:舌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ICHORI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一150厘米。 根状茎粗厚或细而短,生多数或少数须根。 茎直立,单生或少数(2—3)成簇生,上部圆锥状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无毛。 基生叶倒披针形、倒卵形、椭圆形或狭倒披针形,长4—14厘米,宽1.8—4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狭成长(达9厘米)或短(至1.5厘米)的狭翼柄,边缘有稀疏的大尖凹齿,凹齿宽三角形,或稀疏圆锯齿,齿顶有小尖头,齿缘小尖头不明显,或基生叶羽状半裂或大头羽状半裂,顶裂片长三角形,顶端长渐尖,侧裂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或椭圆形,顶端圆形或钝,有小尖头,全部裂片边缘全缘或浅波状;有基部渐狭成长柄或短翼柄或无柄;上部茎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5.5—18厘米,宽约2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无柄,边缘全缘或大小不等的凹齿;接头状花序分枝下部的小或极,钻形或线钻形;全部茎叶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小,约含15枚小花,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大型或小型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花序梗细,被稀疏的头状具柄的腺毛。总苞圆柱状,果期黑绿色,长7—8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及最外层短,长三角形或长卵形,长1.5毫米,宽1毫米,顶端急尖,内层及最内层长,披针形,长7—8毫米,宽约1.5毫米,顶端钝或急尖,边缘白色膜质,外面沿中脉被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黄色,花冠管外面被稀疏的短柔毛。瘦果褐色,纺锤状,长3.5毫米,向顶端收窄,顶端无喙,微扁,有10条不等形纵肋,肋上有小刺毛。冠毛纤细,灰鼠色,长4—5毫米,糙毛状。花果期6—10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