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瘦硬
释义

作品名称:瘦硬

创作年代:唐朝

作品出处:《李潮八分小篆歌》

作者:杜甫

基本信息

shòu yìng ㄕㄡˋ ㄧㄥˋ

瘦硬

(1).谓字体瘦细而劲健。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 苦县 光和 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仇兆鳌 注:“《晋书·王献之传》:‘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宋 苏轼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千载笔法留 阳冰 , 杜陵 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观其笔力,果可谓瘦硬通神。”

(2).细瘦而坚硬。 闻一多 《春之首章》诗:“亭子角上几根瘦硬的还没赶上春的榆枝,印在鱼鳞似的天上。”

“瘦硬”之书法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说的是杜甫对书法的优劣标准的看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故称“杜陵”,杜甫曾有诗云:“书贵瘦硬方通神”,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是非常推崇瘦硬书体的。

“瘦硬”之书法,以柳公权为代表。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到了宋徽宗赵佶,更把瘦硬书体发挥到了极致。

而苏轼却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观点,明确提出“短长肥瘦各有态”的主张,认为杨玉环和赵飞燕一肥一瘦,但并不妨碍她们都是倾城倾国的美女,只不过她们美的风格不同罢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