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受精膜 |
释义 | 受精膜 fertilization membrane 指受精后在卵母细胞质膜和卵黄膜之间形成的膜,多见于海生动物,如海胆。精子入卵瞬间发生皮层反应。皮层颗粒内容物被释放到卵母细胞质膜和卵黄膜之间,形成皮层颗粒膜 (cortical granule envelope, CGE)。该膜数分钟后则变硬。海胆的皮层颗粒膜加上自身原有的卵黄膜,变硬后即为受精膜。受精膜在胚孵化以前具有保护膜的作用。孵化时,可被孵化酶溶解。 受精膜的形成是受精后的重要细胞学变化之一,可作为精子入卵的标志。但有些动物的成熟卵,未经受精,只因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卵黄膜有时也会举起。为同受精膜相区别,可以叫刺激膜。并不是所有动物的受精卵都具有受精膜,只是在有些动物如若干硬骨鱼类、所有棘皮动物和某些沙蚕类等特别明显,哺乳类则完全没有受精膜。 受精膜的作用: 1. 阻止多余精子入卵,防止多精入卵现象的发生(polyspermy); 2. 保护受精卵和早期胚胎不受外界干扰; 3. 增加受精卵的渗透性; 4. 受精膜的举起和围卵周隙的形成,便于受精卵在膜内自由转动,使它在适合的方位上发育。 由于不同物质受精机制不同,对于具体物质的受精膜有无及其功能,请参见各主流专业书籍《发育生物学》,具体出版机构及编著者恕不一一列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